第115章 爭功
- 萬界包工頭
- 月半油月半
- 2115字
- 2021-02-05 20:32:53
第一百十五章 爭功
劉玄到?jīng)]怎么在意,對面的王鳳臉上露出不滿。
少頃,酒肉上桌,劉玄捧起酒碗,對在場所有人說:“更始已建,皇權當立,目前我們的形勢一片大好,各路豪杰都紛紛前來投奔。”
他說到這里停頓了下,場內(nèi)爆發(fā)出叫好聲。
劉玄看了眼王鳳,見王鳳也在微微點頭,便繼續(xù)說了下去:“王莽逆漢,天下苦其久也,今天更始復漢室萬年功業(yè),我看常安城內(nèi)王莽時日不久了?!?
他說完這話,一口喝干了酒,場內(nèi)大家也紛紛舉碗。
“今天請大家前來,一是這些年來大家勞苦功高,今天好好喝上一次,另一個是,我們內(nèi)部,還是需要將一些官職分配下,也為了讓大家今后各行其職嘛。”
其實場內(nèi)大家都按自己職位坐了,如果要討論,必定有人要讓出現(xiàn)在位置。
沒有人搭腔,劉玄左邊看看,右邊看看,抬起手欲言又止,然后又放下。
方才還是挺熱鬧的氣氛,一下子冷靜下來,大家只顧自己悶頭喝酒。
劉玄面露尷尬,眼睛直瞟向王鳳,希望請求他的幫助。
王鳳等了許久,見劉玄一直在看自己,終于按捺不住了。
王鳳將酒碗放下,長嘆一聲,然后大聲說道:“按理,在座諸位都是最早反抗王莽的,每個人都為更始立下大功,但這里面,也有大小之分,所以,將職位分分清楚,是對大家都好?!?
劉玄忙道:“大司馬說的對,說的極是。”
坐在下首一點的陳牧敲邊鼓,“既然這樣,更始帝可以下旨啊?!?
劉玄連忙搖手,心道,我這個更始帝其實是被你們扶持上來的,手中并無多大權力,你叫我下旨,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嗎?
“不妥,不妥,今天在座都是老人,還是大家商討一個結果吧?!?
“我看,也不用討論了,今天大家這樣的座位就很好嘛,也沒人坐錯,說明大家心里都很明白?!?
劉縯喝干酒,撕一塊肉,邊咀嚼邊朗聲說道。
“這,這,這個……”劉玄接不上話。
王鳳臉色又不好看了,今天本來就是想討論大將軍職位的,雖然按資歷,劉縯坐那里并無不妥,但王鳳不愿意劉縯身居軍權的一把手,暗中和更始帝商量好,想奪了劉縯的位置。
劉縯現(xiàn)在一嚷嚷,直接表明了態(tài)度,他就坐穩(wěn)大將軍職位了,除非直接翻臉,要想動小心思讓他自己讓出這個位置,看來是不能了。
王鳳這一幫人手不少,御史申屠建,曾經(jīng)被王鳳暗示過,如果大將軍職位有空,第一個就推薦他去做。
因此申屠建一見劉縯并不想讓出這個職位,第一個跳出來開炮:“劉伯升此言差矣,更始新開始,當然需要調(diào)整各個官職,比方說我這個御史,其實我沒有進過太學,沒有做過孝廉,現(xiàn)在做著是有心無力?!?
劉縯喔了一聲,自顧自吃肉喝酒。
申屠建見劉縯不當自己一回事,心中火起,“我也算鄉(xiāng)野村夫出身,但我跟著當年的渠帥,出身入死,也打過好些仗,統(tǒng)帥過不少弟兄?!?
他口中的渠帥,就是指最早王鳳王常兄弟,他們最早聚義,以渠帥自居。
“我手下現(xiàn)在有步卒五萬,伯升,你說說看,我能不能坐大將軍之位呢?”申屠建公開挑釁,將話題拋給了劉縯。
申屠建這樣講話,惹惱了劉縯這邊的人,手下一個叫樊崇的,手握腰間刀把怒目而視,大聲斥責,“不得無禮。”
劉縯擺擺手,將眼光投向申屠建說道:“我以為,大將軍大司馬兩職,乃是更始政權的棟梁職位,一左一右,一文一武,卻原來御史以為,自己可以和大司馬平起平坐了?!?
這句話將軍得好,因為申屠建不過是王鳳手下之人,這樣一來,等于貶了王鳳。
王鳳臉色愈發(fā)難看,但聽申屠建還在強詞奪理:“這大將軍職位,理應憑著軍功,若論軍功,渠帥,喔,大司馬乃是更始第一人,這還有異議嗎?”
“哈哈哈,”劉縯放聲大笑,“看來這更始的大司馬和大將軍之位,要一人坐了。”
坦白講,如論功勞,目前的更始前生就是綠林軍,而綠林軍主要開創(chuàng)人就是王鳳王常兄弟,而且在昆陽之戰(zhàn)中,王常還英勇陣亡,功勞確實最大。
而劉氏兄弟也是綠林軍的主要力量,但卻是后面投進來的,從這點比,劉縯比不過王鳳。
但王鳳已經(jīng)擔任了大司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職,如再當大將軍卻是亙古未有,豈不是笑話。
而除掉王鳳,論軍事素養(yǎng)和號召力,目前更始政權里面,就是劉縯了。
因此也是劉縯不爭大司馬職位,而是主動對位在大將軍位置上的原因。
但是王鳳確實又不愿意劉氏兄弟坐大,而且他已經(jīng)隱約感覺到,隨著劉秀往東面去,劉氏兄弟的實力在不斷壯大,已經(jīng)形成了朝里朝外互相呼應的局面。
劉玄在中間坐著,見雙方話不投機,連忙出來打圓場,“各位,各位,都是勞苦功高,何必在意這一點點官職呢,取代王莽才是正事。”
申屠建可不愿讓事態(tài)平息,他梗著脖子和劉縯叫板。
“按伯升的意思,你可以和大司馬平起平坐?”
劉縯將大眼一瞪,朗聲說:“當年綠林舉事,各處都是小股人馬,行事也是各自為主,渠帥等人的功績自是擺在眼前,但其余眾人,時而聚之,時而分之,何來綱領?”
他講的是綠林軍剛開始造反之時,其實都是小股土匪,平時嘯聚一起打家劫舍,沒事干的時候又分散開來,有的又變成莊稼戶或者山民。
“我等劉氏宗親,南陽各宗族弟子,本著綠林反抗王莽而來,來之即打出復高祖之業(yè),定萬世之秋之大旗?!?
當年,劉縯等劉氏之后,響應綠林軍起義,在南陽舂陵起兵,號稱舂陵軍。
有了他們這一股宗室弟子的加入,綠林軍從原來的土匪,逐漸形成了一股抗衡朝廷的力量,加上他們打出的復興漢室的政治大旗,又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義士。
可以說,綠林軍從最初的散兵游勇,發(fā)展到有組織有規(guī)模的反抗大軍,以及到現(xiàn)在和朝廷分庭抗禮的更始政權,劉氏兄弟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