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著比自己多太多的叛軍,陷陣營就像是沒有感情的機器一般。
舉刀,抬盾,一氣呵成。
生生將在他們面前的眾多兵士殺的膽寒。
似乎是察覺到時機的成熟。
“諸將士隨我沖鋒。”
“殺!”
朱慈烺一馬當先,大戟舞動之間,每一次觸碰之間都要帶走一個生命。
一人一馬將叛軍生生殺到膽寒。
叛軍幾次被殺退,畏畏縮縮難以前進,對面監軍更是連著斬了好幾個撤退的士兵才止住這種情況。
殺戮還在持續,漸漸地原本還悍不畏死的叛軍開始遲疑,直到最后的徹底潰敗。
朱慈烺將手中的方天畫戟一甩,頓時大量的血液從上面滑落。
“我乃大明天子朱慈烺,誰敢和我一戰?”
一聲大喝震懾整個戰場,看著被鮮血已經覆蓋的朱慈烺,就算是守城的士兵也直覺的腿肚子直打哆嗦,更不要對面了。
立于戰場上一人一馬無人敢靠近,此刻叛軍只覺得朱慈烺是魔神下凡,只是看著就已經能夠聞到朱慈烺身上的血腥味。
“皇上萬歲!皇上萬歲!”
“萬歲,萬歲!”
漸漸地聲音逐漸匯聚,--歡呼聲漸漸地蓋住了喊殺聲。
此刻的守軍終于知道是誰幫助了他們。
朱慈烺的卻是面色凝重。
距離天亮之時只剩下半個時辰了,李自成大軍雖然暫時因為摸不清虛實撤出宮城,但是此刻的這外城還有大量的叛軍。
朱慈烺面露遲疑,戰爭之時任何一個決策都顯得無比重要。
“主公,李自成軍隊在城下拉來了兩門紅衣大炮?!?
高順突然的聲音驚醒了正在沉思的朱慈烺。
轟!轟!
突然而來的爆炸讓天地都為之一靜。
“打到什么地方了?”
朱慈烺面露焦急,這兩炮不知道打到了什么地方,希望一切都還來的及吧?。。?
“回皇上,打到墻角了,對墻體損傷不大?!?
一個略作包扎,手臂還在滲血的近衛軍一邊匯報,一邊用崇拜的目光看著朱慈烺。
軍中自古以來崇拜強者,朱慈烺之前已經用行動完全的征服了這里的每一個人。
朱慈烺面色不變,無視這些人的目光,畢竟自己可是皇帝,連這點目光都承受不了,未來怎么做天下共主。
不過這個近衛軍的話還是讓朱慈烺眉頭一挑。
打到墻角了?
.......
李自成大營中。
屬于李自成一派的官員們卻是笑成一團,投降過來的兵部尚書張縉彥和其他新降官員都是面色難堪。
張縉彥急于立功,打下包票自己手下的人只要兩架紅衣大炮就一定可以將宮墻打下來。
誰能想到這些紅衣大炮早已年久失修,而且自己帶過來的人也是多年沒有操持過這些了,所以這第一炮就給打到墻角。
張縉彥離開中軍大營,黑著臉向著紅衣大炮走去,剛剛投誠的他現在迫切需要一些功績來證明自己。
宮墻上朱慈烺自然是看到了從對面中軍大營走來的張縉彥。
張縉彥,朱慈烺還是有印象的,主要是因為這個人的官夠大,兵部尚書。
本身崇禎四年的進士,本身也卻是是一個頗有文采的人。
兵部尚書的位置還是現在這具身體的便宜老爹崇禎皇帝力排眾議扶持上去的。
按照前世記憶中歷史,這大明京城城破說不得就是這個人開的門。
可以很明顯的從朱慈烺的臉上看到對張縉彥的厭惡,無論作為一個現代人還是一個大明末代的太子,對于張縉彥的這種行為都深惡痛絕。
朱慈烺的只覺得一團怒火在胸口處燃燒。
好一個張大人,好一群棟梁之臣,一群生長在大明王朝之上的蛀蟲。
朱慈烺怒極反笑,這些怕是聽到李自成要來的消息時就已經做好了投誠的準備了吧!
看著臉上血跡還未干涸的漢子,再看坐在地上很多已經難以起身的士兵。
而原本應該為國捐軀的大臣們卻是早已收拾好了包裹屁顛屁顛的奔向了李自成的懷抱。
朱慈烺此刻只覺得有什么東西堵在胸口,讓人不吐不快。
嗤......
一口濁氣被朱慈烺吐出,隨著新的空氣進入朱慈烺的身體,此刻的朱慈烺體內的怒火卻是越燒越旺。
隨手拾起兩桿長矛,朱慈烺來到宮墻處,看著在那里擺弄大炮的張縉彥,朱慈烺目光森寒。
似乎是感受到了朱慈烺的目光,張縉彥抬頭看向宮墻,或許是看到有人在看,張縉彥露出一個嘲諷的笑容。
要知道紅衣大炮射程極遠,所以此刻的大炮的距離城墻處至少三百米的距離,再加上身邊還有盾兵守護,防止流矢,所以現在張縉彥卻是沒有絲毫擔心。
這些朱慈烺自然是知道的,可是朱慈烺還是擺出一個蓄力的姿勢。
喝!
一聲爆喝響徹三軍陣營,原本的在朱慈烺手中的長矛化作一支離弦箭矢飛向紅衣大炮所在的地方,甚至在空氣中摩擦出嗚嗚聲。
張縉彥眼角余光之間一個黑影閃過。
嗬嗬嗬......
血沫從張縉彥的嘴角滲出,大量的氣力從張縉彥的身體中流失,此刻的張縉彥的身體向后彎曲,卻又因為長矛的支撐,所以無法倒下。
眼中的光芒逐漸暗淡,最終消失,最后張縉彥腦中只剩下那如同魔神降世的那個身影。
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直到數秒后身體隨著慣性撞擊在地面的聲音才引起了注意。
然而令他們驚懼的是,空氣的嗚咽聲再次響起,另一個想要靠近紅衣大炮的人卻是已經再一次被釘在了地上。
這一次朱慈烺出手之間留了分寸,所以第二個被釘在地上的人硬是在掙扎了半分鐘之后才死去。
霎時間,叛軍陣營人心惶惶,實在是這種死法過于驚悚。
......
李自成面色陰沉的看向大營中的眾人。
他就不明白了為什么只是去簡簡單單的攻打一個已經打開了城門的皇宮而已,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多的事。
張縉彥雖然只是剛剛投誠,但是如此讓釘在了城門之前,對于士氣的打擊是極為致命的。
“去,將張縉彥的尸身收攏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