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館員角色的轉變
復合圖書館階段,由于服務手段的變化,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人們的管理理念和服務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圖書館館員在此階段所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也發生了變化,過去圖書館管理人員常被稱為咨詢員、輔導員、管理員,而現在被稱作信息素養師、網絡導航員、知識管理員和學科館員等。
信息素養是一個復合概念,它包括了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信息文化。在當今的信息社會中,人們獲取信息如同衣食住行一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之必須。信息素養的教育不僅在中小學,有的地方甚至在街道居民區也開展這方面的教育。由于圖書館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圖書館館員也將在信息素養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①培訓用戶。培養和提高人們獲取信息、加工處理信息、吸收并創造信息的能力,培養人們進行信息交流的能力。②閱讀督導。既有傳統意義的讀書,又有現代化意義的讀書,但更重要的是學會在網上閱讀和學習。③指導組織學習。主要是指導在網上知識共享意義上的學習。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網上信息資源給讀者帶來越來越多的實惠和方便,讀者越來越依賴圖書館的服務,越來越感到各種各樣的數據庫就像浩如煙海的知識海洋,他們有時會不知所措,無從下手,不知應該如何尋找自己真正所需要的信息。而此時圖書館館員的作用就在于:①熟悉各專業和重要的網絡平臺及本館的數據庫,充當網上資源與用戶的中介;②提供網上信息發布和信息推送服務;③提供網絡信息資源組織和網上信息的智能化的檢索;④研究個人、團體與社會的信息需求,開展個性化信息服務;⑤進行網絡信息資源的評價。
20世紀80年代后期,國內就試圖把圖書館學的理論基礎定位在知識交流論中,這種說法在當時圖書館界曾風行一時,但沒有人繼續深入系統地闡述。到20世紀末也有人預言,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到來的時代,知識成了可以取代土地、資金、設備等企業原本賴以競爭的要素而備受世人注目。作為知識交流集散場所的圖書館同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知識組織學、知識交流學和知識管理學等在圖書館界也成了熱門話題,由此產生了對圖書館館員的重新定義——知識資源管理員。其主要作用在于:①開發利用知識資源,提高知識資源的效用;②引導知識資源的生產和傳播,有效地實現知識資源的營銷;③熟悉知識人力資源,善于發現隱性知識,組織虛擬知識庫;④熟悉各種載體的文獻、數據庫和網上資源的知識產權,確認作品的合理使用并保護知識產權。
盡管當今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知識層出不窮,而在海量的知識面前,人們有時想尋找某一方面的知識資源時會感到困惑和迷茫,但是我們知道知識本身有其內在的必然聯系,是可以分門別類的。高等院校是知識資源利用和開發最為集中的地方,作為高等院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應該懂得如何對各種知識資源進行分類和排列,如何滿足讀者對知識資源的需求,學科館員的概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這也是近幾年高校圖書館界談論的熱門話題。可以說學科館員是高校圖書館知識資源管理員的細化。作為學科館員,他必須具備:①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運用能力;②熟悉某類或某幾類的館藏資源和網上資源;③熟悉某個或某些學科知識,為相關讀者提供深層次的、有針對性的服務;④良好的信息素養和奉獻精神,還要有熱愛讀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