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緣計算與算力網絡:5G+AI時代的新型算力平臺與網絡連接
- 雷波等
- 725字
- 2021-01-07 18:28:25
2.2 邊緣計算的性能指標
隨著邊緣計算和5G的興起,多個標準化組織和產業聯盟提出:運營商和大型OTT的企業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兩級數據中心,它們是核心數據中心和邊緣數據中心。
未來,邊緣計算業務也將主要部署在這兩級數據中心中。要求低時延和實時性交互的應用部分將部署在邊緣數據中心,而需要高性能計算和非實時性的業務將會部署在核心數據中心,然后通過邊緣數據中心和核心數據中心之間的云邊協同最終向用戶提供各類邊緣計算業務。
如何在核心及邊緣數據中心分別部署業務單元歸根結底是根據該邊緣計算業務所要求的性能指標來決定的。滿足邊緣計算業務的性能指標主要分為三類:高帶寬、低時延和大連接。不要求這三類指標同時被滿足,但是邊緣計算基礎設施演進的方向是盡可能地同時滿足以上三類性能指標。例如,智慧安防類的邊緣計算業務,需要在邊緣數據中心內部署基于訓練好的深度學習模型的智慧推理業務單元,而進行深度學習模型訓練的業務單元就需要在資源更加充裕的核心數據中心部署,在最終提供該類邊緣計算業務時,需要部署在邊緣數據中心的推理業務單元和部署在核心數據中心的模型訓練業務單元進行云邊協同配合并最終實現向用戶提供高帶寬、低時延和大連接的成熟邊緣計算業務。邊緣計算因為其業務場景眾多,要求的性能指標繁雜,主要分為計算和網絡兩類。計算領域主要在通用計算以外,增加了對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及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并行計算資源的要求。網絡領域牽涉因素較多,為了更容易梳理出體系化的性能指標,我們把從用戶側到第一個計算節點的網絡稱為邊緣計算接入網絡,把計算節點內的網絡稱為邊緣計算內部網絡,把計算節點之間的網絡(這里主要指的是運營商的廣域網絡)稱為邊緣計算互聯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