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6章 功成名就

上一回說到楊笑帶著八佰壯士,終于為望山府的三十萬冤魂報仇雪恨。楊笑等人回到西梁境后迎接他們的是犒賞還是懲戒,這些先暫且按下不表,只說那三個月后大周的圣京城內,迎來了一場盛大的登基儀式。

當初的西梁王,如今的大周皇帝武昭,繼承大統后正式的登基大典!

齋戒三日后,這天一大早武昭便沐浴更衣,之后率領百官前往前往太廟祭祖。

太廟乃是一朝一國之大廟,是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廟,占地廣闊,其內古木參天,郁郁蔥蔥,象征著皇朝的千秋萬代,繁榮昌盛。

整座太廟坐北朝南,以享殿,寢殿,祧殿為中軸依次展開。主殿面寬十一間,深四間,安放于三層白玉須彌座之上,內里陳放神座,香案,銅爐等物。寢殿寬九間,深四間,以石露臺與享殿相連接,是供奉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大殿正中擺放的便是太祖皇帝的靈位。祧殿門五間,殿九間,是存放祭祀用品的地方。

三座大殿均為重檐廡殿頂,沉香木為梁,金絲楠為柱,金磚鋪地,重檐列脊,斗拱飛檐,描金貼銀,雕梁畫棟,上覆黃琉璃瓦,給人一種金碧輝煌,欲要騰空而起的感覺。

東配殿內供奉著皇室歷代宗親,西配殿內供奉著對皇朝有重要貢獻的功臣。三座大殿,輔以東西配殿,整座建筑的氛圍氣勢恢宏,莊嚴肅穆,處處遵循著“敬天法祖”的禮制。

為了迎接新帝登基祭祖,整個太廟內外早已掃灑干凈,一應祭品、禮器、樂器等物也已備齊。

辰時,紅日高升,有“龍乘時”之意,與帝王“真龍天子”的身份相呼應。隨著禮部主祭官員的一聲唱賀,祭祀儀式正式開始。

奏樂迎神,皇帝率領百官從神道進入太廟大殿,行三跪九叩大禮,接著是奠帛祭酒,以對祖先表達敬意。之后由禮部官員宣讀祭文,陳述功績,以祈求祖先庇佑。宣讀完祭文皇帝再次敬酒,整個過程莊嚴肅穆。之后撤去祭品,送神,焚燒祝文及帛。隨著禮部官員唱賀一聲“禮成”,整個祭祀儀式才算結束。

整個流程嚴格遵循禮法,彰顯皇權天授與對祖先的尊崇。

太廟祭祖的同時,已有禮部官員代表皇帝分別前往專門的場所向天地禱告,以向天地祈福,獲得庇佑。

太廟祭祖罷,皇帝乘坐鑾輿率領百官立即往皇宮趕去。好在兩地相鄰,距離并不遠。

時至正午,皇帝的登基儀式正式開始。

大周皇朝近百年來天災人禍頻發,國勢衰退,民生艱難,又剛剛經歷了一場內戰,說是風雨飄搖并不過分,此種境況之下還能擊退強敵,驅除韃虜,實為不易,實是萬幸。

之所以選這個時辰舉行登基大典,正是取正午陽氣最盛,可鎮邪避兇,以求國家安定,百姓安居之意。

此時,有欽天監主事官員于觀象臺上高唱:“吉時已到!”

有伺時的太監接著傳唱:“吉時已到!”

“吉時已到!”

一聲聲高唱一直向遠處傳開。

隨著這一聲聲唱時聲傳開,從鐘樓和鼓樓上有一聲聲低沉和洪亮的鐘鼓聲響起。

“當!當!當……!”

“咚!咚!咚……!”

鼓聲沉悶,鐘聲悠揚。

鐘鼓聲中,皇宮城樓上有禮部官員高唱道:“吉時已到,典禮開始!”

立時鼓樂齊鳴,琴笙交響,樂師們卯足了勁,將莊重典雅的宮庭樂章演奏起來,力爭達到最好的效果。

禮樂響起,又一禮部官員從宮門內走出,在宮門一側站定,高唱道:“恭迎陛下!”

皇帝武昭高坐龍輦之上,從御道緩緩行進皇宮正門。

高大的宮門威嚴肅穆,氣勢雄偉,像征著皇權的神圣。

御道兩旁站滿了文武官員,在京七品以上,京外五品以上官員將領盡皆到場。

文武官員的身后是一排排明盔亮甲,威武不凡的御林軍。

再后面是負責典禮各項事務的管事,宮女太監和雜役們。

很快,龍輦行至奉天殿前。宮女們侍候皇帝走下龍輦,待皇帝站定后又為皇帝整理一下龍袍冠冕。

武昭抬頭看向奉天殿。這大殿聳立千年,不知見證了多少風云變幻和權謀爭斗。如今,皇權傳到了他的手中,而皇朝百廢待興,百姓困頓艱難,這副擔子……著實不輕。想到這里,武昭輕吐口氣,胸中涌起無限的抱負。

胸懷江山黎民,目中神彩萬千。武昭抬腿邁步,拾階而上。

從始至終,眾文武官員目送皇帝登臨大殿,端坐龍椅。

這是百官僅有的,可以正大光明的,理所當然的,直視帝王的時刻。

“拜!”

一聲拜字出口,從皇宮內到皇宮外百官折腰,傾倒了一片又一片,乃至整個圣京城,不分男女,無論老幼,不管富貴還是貧寒,全部都要面向皇城的方向參拜。

這就是皇權!

(當然了,那些下不了床的,還有不會走路的就不要強求啦。)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萬歲的聲浪排山倒海般的響徹圣京城的每一個角落。

武昭輕抬雙臂:“眾卿平身。”

“謝陛下。”

眾官員參拜畢,禮部尚書走出,展開手中的詔書朗聲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侄經以少沖之資,嗣守大業,秉心不孝,更改憲章,戕害諸王,放黜師保,崇信奸回,大興土木,天變于上而不畏,地震于下而不懼,災延承天而文其過,蝗飛蔽天而不修德,益乃委政奸邪,淫泆無度,禍機四發,將及于朕。

朕惟高宗皇帝嫡子,祖有明訓,朝無正臣,內有奸惡,王得興兵討之。朕遵奉條章,舉兵以清君側之惡,蓋出于不得已也。使朕兵不舉,天下亦將有聲罪而攻之者,經曾不反躬自責肆行旅拒,朕荷天地宗社之靈,戰勝攻克,搗之于二山,纖之于寶珠,破之于太和,剪之于上寧,鏖之于玉嶂,轉之于天南,六戰已不國矣。更有強敵扣關,韃虜犯境,幸得神明保佑,祖宗庇護,三軍效命,大散關外驅逐韃虜,勒石燕然。

朕于是駐師畿甸,索其奸回,庶希周公輔成王誼,而乃不究朕懷,闔官自縊,以自絕于宗社,天地所不庇,鬼神所不容。事不可已,朕乃整師入京,秋毫無犯。

諸王大臣謂朕太祖之嫡,應天順人,天位不可以久虛,神器不可以無主,上章勸進,朕拒之再三,爰乃俯徇與情,已于六月十七日即皇帝位,大禮既成,所有合行庶政,并宜兼舉。

欽此!”

宣畢,文武百官再次山呼萬歲。

接著禮部尚書又展開另一份詔書朗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粵稽古典,內治之隆,媯汭嬪虞,涂山翼夏。昔我皇考高宗皇帝龍飛啟運,身致太平,亦惟我皇妣孝慈高皇后坤元合德,克相肇基,日月光華,照臨下土,化成俗美,有關雎麟趾之風。咨爾徐氏,中山武寧王徐孝之女,為朕正妃,內助藩國,二十余年。朕躬行天討,無內顧之憂,濟朕艱難,同勤開國。今寰宇肅清,朕登大寶,允賴相成,宜正位號。今特遣使奉金冊金寶,立爾為皇后。以奉神靈之統,母儀天下,表正六宮。爾尚遠遵古道,謹守高皇后之訓,夙夜儆戒,永保貞吉,耿光萬年。

欽此!”

宣讀畢,有司禮官員高聲唱道:“恭迎皇后娘娘!”

宮門外,有鳳儀鑾駕緩緩而來。

只見那金頂金黃繡鳳鸞輿上面百鳥朝鳳,姿態優雅,栩栩如生,好似下一刻便要翻飛而起,啾啾而鳴。更有各式珍珠流蘇,寶石美玉鑲嵌其中,好一片珠光寶氣。那鸞輿緩緩行來,前有一對對龍旌鳳翣,雉羽宮扇,又有金鎖提爐,焚著御用香,一雙雙美嬌娥捧著冠袍帶履。后面是兩隊威風凜凜的金甲武士儀仗,手持著各色旗幟,迴避牌面,金瓜斧鉞方天畫戟,步伐整齊,彰顯皇家威儀。

鸞輿上端坐著昔日的西梁王妃,如今的大周皇后。

皇后娘娘頭戴鳳冠,身著霞帔。鳳冠上珠光璀璨似有光芒萬丈,霞帔上寶氣蒸騰如有彩霞千條。雍容華貴,神情威嚴,不失一國皇后之威儀;端莊秀麗,面貌慈祥,盡顯母儀天下之姿容。

鸞輿所到之處百官俯首相迎,御道兩旁雖擠滿了大小官員,可除了那典樂之聲外再無任何雜亂之音,甚至那鸞輿上掛著的寶石美玉碰撞出的好聽的聲音也能充耳可聞。

稍事皇后娘娘登臨大殿,皇帝武昭起身相迎,扶著皇后的玉手同坐龍椅。

待皇帝皇后坐定,文武百官齊呼“皇后千歲”。

禮部尚書又取出一份圣旨宣布新皇登基,年號定為“建武”,又照慣例宣旨大赦天下。

眾官員再次山呼萬歲。

至此,登基大典才算結束。

新皇登基,那些在攘平內亂,驅除韃虜時的有功之臣自然要各有封賞,這既是對眾人的獎勵,更是穩定朝堂,安定天下的重要手段。于是,待百官再次參拜后,便到了論功行賞的環節。只見有官員走出敞聲道:“虎威將軍楊笑上前聽封!”

楊笑聞言出列,著武冠,穿墨袍,上面繡著金絲卷云紋,踩一雙黑底花草紋的長靴,拱首參拜,聽候封賞。

“制曰:

西梁虎威將軍楊笑,忠勇無雙,屢立奇功,得此忠臣良將,天下幸甚,大周幸甚,朕亦幸甚,封護國公,食邑萬戶,襲三世;封兵馬大將軍,授虎符印信,掌天下兵馬;命圣京兵馬司大都督,掌圣京衛戍;命禁軍大統領,統管宮城內外禁軍;賜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賜大將軍府邸。

其姊楊落兒,為國進才,賢良淑德,持家有道,封一品誥命,賜號戚國夫人。

欽此!”

楊笑謝恩參拜后退回隊列。

接下來皇帝又當場封賞任免了十幾個大小文武官員。這些官員將領都是在戰場上立過大功或是朝庭里十分重要的職位,所以才在登基大典上當場封賞,以示皇恩浩蕩。

封賞了各路有功之臣后,便要接受各路藩屬國國主的朝拜。

與朝臣們的俯首躬身參拜不同,各路大小藩屬國的國主們在朝拜的時候行的是三跪九叩大禮,同時要向天朝上國皇帝進獻國書貢禮。

進貢禮品無非就是金銀財寶及境內特產,對一個皇朝來說這些沒什么可稀奇的,倒是那國書里寫的才是重中之重。

通常藩屬國進獻的國書里面首先要表明的當然是禮贊皇恩,忠心臣服,愿奉正朔,永為藩屏等語。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稱臣納貢。之后是向皇帝陛下匯報本國的國情遲況,如國境安定,君主勤政,百姓安康等,還要寫明人口幾何,物產多少,稅賦多少,國庫結余等等。之后寫的是本次朝貢禮品何物,伏乞陛下笑納。最后是乞求庇護與恩賜。總之用詞態度必須極度謙卑,格式嚴格遵循宗主國的禮制規范,體現“天朝上國”與“藩屬外邦”的等級差異。

舊有藩邦遵循舊例便可,新歸化的藩屬或是剛被天朝上國敲打過的藩屬那就更要格外小心了。國書里除了上面的內容外往往還要在某些方面進獻的更多才行。

比如這一次,作為新歸化藩屬,雪番族的大王便親自前來進獻國書,而其國書里面有一條關于兩族和睦,乞求和親的內容更是前所未有:“雪番族王室乞求大周公主下嫁,雪番族上至王族下到大小各部落族長或世子,愿迎娶一名大周女子為正妻,其家族繼承人必定從這位正妻所生子嗣中挑選”。

這一承諾真是太炸裂了,如此一來,雪番族中無論哪個家族世子,只要是想繼承家族族長的,最好是能迎娶一位大周女子為妻,這樣一來你就算是“父憑子貴,夫憑妻貴”,提前拿到了自己老爹的繼承書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樣一來,數代之后的雪番族統治階層便都是大周的血脈后代了。再有幾代人之后,兩族兩國便可慢慢融為一體,不分彼此了。這樣的深層綁定當真是前所未有。

之所以雪番族的國書里會有這么一條,當然是多虧了咱們的楊大將軍。

眾藩屬國使臣紛紛瞠目結舌,用眼神表示:“玩這么狠的嗎?”

而更震驚的末過于同樣是新歸屬的南苑王了。

南苑王本來早就寫好了國書,備好了貢品,本來以為信心滿滿,被雪番族這么一鬧算是給徹底的比下去了。

“你玩這么狠,那本王老爹的那顆人頭又算什么呢?。”

于是一咬牙,當場修改了國書。

俺也一樣!

(莫名的張飛既視感)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市| 额济纳旗| 渝中区| 綦江县| 宝应县| 成安县| 望都县| 安多县| 平江县| 睢宁县| 丰镇市| 剑河县| 察哈| 元阳县| 双城市| 苍溪县| 鹤庆县| 界首市| 自治县| 年辖:市辖区| 庆云县| 恩平市| 即墨市| 泗洪县| 康平县| 章丘市| 勐海县| 寿宁县| 隆昌县| 遂昌县| 上栗县| 谷城县| 林州市| 中牟县| 霸州市| 台南市| 青海省| 三穗县| 桂阳县| 介休市| 鹤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