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實踐錄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研究院) 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編著
- 2027字
- 2021-01-15 16:49:39
前言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傳感網、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的驅動下,人工智能加速發展,呈現出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群智開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等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誕生于60多年前,麥卡錫、明斯基、香農、羅切斯特等人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達特茅斯學院組織了一場學術會議,在場的學者討論了“人工智能”這一在當時看來還遙不可及的議題。
隨著算法的突破、算力的提升、算據的積累,人工智能在經過幾十載漫漫長路的探索之后,終于迎來第三次浪潮,成為當前技術、產業界乃至全社會炙手可熱的詞匯,成為全人類關注的焦點。在許多人看來,這一詞匯、這一概念、這一技術,不但自身是價若鉆石的珍寶,而且還有著“點石成金”的魔力,能夠為經濟社會眾多領域添上創新、升級、騰飛的翅膀。
無論是全球范圍內,還是我國眾多地方,人們都已滿懷雄心壯志邁上智能之路,部署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優化人工智能發展環境,攻關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發展人工智能創新產品,推進人工智能普及應用,意圖在人工智能帶來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中,在人類邁入智能時代的開始階段,率先掌握驅動未來發展的決定力量。
美國國家科技委員會于2016年10月發布《為人工智能的未來做好準備》,并聯合美國網絡和信息技術研發小組委員會發布《國家人工智能研究和發展戰略計劃》;2017年9月,美國國會通過自動駕駛法案;同年10月,美國信息產業理事會又推出《人工智能政策原則》;日本政府于2017年發布《下一代人工智能推進戰略》;韓國第四次工業革命委員會則是在2018年5月發布《人工智能研究與發展(R&D)戰略》;英國政府在2016年12月和2017年10月推出《人工智能:未來決策制定的機遇與影響》《在英國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兩大文件;2011年11月,德國政府提出將工業“4.0”作為《德國2020高技術戰略》的重心,又于2013年發布《保障德國制造業的未來:德國工業4.0戰略實施建議》;法國經濟部與教研部在2017年7月發布了《人工智能戰略》;歐盟則分別于2013年和2017年提出“SPARC計劃”和“地平線2020計劃”。
我國從2015年開始就頒布了各項政策,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相繼出臺《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而國務院于2017年7月推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更是明確部署構筑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7年12月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落實《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在2019年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人工智能”第三次進入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指出,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要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特點,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產業應用為目標,深化改革創新,優化制度環境,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結合不同行業、不同區域特點,探索創新成果應用轉化的路徑和方法,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
誠如各界所認識到的,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算法、算力、算據作為養料,需要科學的頂層設計與協同推進,需要持續的技術攻關和研發創新,這些都缺一不可。但不能忽視、也必須首先看到的是,與先前的多次人工智能浪潮不同,本輪人工智能發展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與應用實踐的緊密結合。
因為有了典型而豐富的應用實踐,人工智能才能走出理論設想、走出象牙塔、走出實驗室,走入大眾的視野和認知,滲透社會的方方面面。如果沒有“阿爾法狗”(AlphaGo)在圍棋領域連續的攻城拔寨,人工智能對公眾的普及速度必然會慢不少;如果沒有教育機器人、清潔機器人產品走入千家萬戶,百姓必然難以感受到人工智能與生活的密切關聯;如果沒有產品質量智能檢測系統、醫學影像智能輔助診斷系統的實際應用,很多企業就仍然捅不破技術與應用間的“窗戶紙”,空望人工智能技術而興嘆。反過來,也正因為與生產、生活的眾多領域的典型場景和典型實踐有了結合,人工智能發展才獲得更多養料、更多錘煉,才能實現今天的迅速發展。
實踐出真知,任何科學知識都要從實踐得來。實踐也出智能,任何人工智能方面的進步,都要靠與實踐的緊密融合。也只有認真觀察實踐做法、系統總結實踐經驗、大力進行實踐推廣,才能推動人工智能更好地應用。
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大幕已經拉開,我們相信,在政、產、學、研、用、金等各方的大力推動下,通過不斷探索實踐,我國一定能夠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搶占全球人工智能制高點,推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
- Instant Raspberry Pi Gaming
- SCRATCH與機器人
- 離散事件系統建模與仿真
- Mastering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 INSTANT Autodesk Revit 2013 Customization with .NET How-to
- 數據掘金
- 液壓機智能故障診斷方法集成技術
- 格蠹匯編
- 電氣控制與PLC原理及應用(歐姆龍機型)
- Excel 2007終極技巧金典
- 中文版AutoCAD 2013高手速成
- Linux系統下C程序開發詳解
- Linux Shell Scripting Cookbook(Third Edition)
- 機器學習案例分析(基于Python語言)
- 計算機硬件技術基礎(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