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窮困的周帆(求收藏,推薦票,月票)
- 從直播開始出道
- 半開的窗
- 2008字
- 2021-01-10 16:50:00
正午,周帆家里。
周母看著滿地的西瓜皮連連搖頭。
自從在一個月之前的拼拼圖直播中嘗到了甜頭,周帆就把所有的心思用在了搞直播上。
還別說,真讓周帆搞出了一點名堂。
現在他的粉絲已經有10254個了,按照周帆的話來講,出名那是指日可待。
周父和周母眼看著兒子一天天“魔怔”下去,心里不是個滋味。
兒子幾乎每天都在暴飲暴食,晚睡晚起,作息很不規律。
本來看著挺瘦的一個小伙子,現在吃的小肚子都出來了。
這樣下去不是在用健康換錢嘛。
何況還沒換到多少錢,一個月的時間,總共才拿回家2541塊錢,好好上班都不止這些了。
父母二人一要和周帆說這件事,周帆就說不要他們管。
時間久了,父母也就不管他了。
周帆想當網紅,但是自己還沒有特殊才藝,只能通過最簡單的吃東西,來獲得曝光度。
雖然現在自己已經有了1萬多名粉絲,可是這里面有很多都是僵尸粉。
還有一部分,是李訊給自己直播間刷禮物的時候關注的。
如果把這些拋出去,真正每天在看自己直播的人,能有300個就不錯了。
說到李訊,周帆就感到一陣失落。
自從上一次李訊賣衣服遭遇水軍控評之后,“就是李訊”這個賬號就再也沒開播過。
那一次他足足罵了水軍一個多小時,罵是罵爽了,賬號也被封禁了一個星期。
也不知道這個主播現在怎么樣了。
周帆還特意去看過李訊的個人主頁,并沒有顯示被封號。
如果因為自己在他的直播間里罵人,反倒把李訊的賬號給封了,那周帆就自責“死”了。
周帆今天已經“吃”了一個大西瓜,五個檸檬,和三個火龍果。
他現在沒賺多少錢,只能買這些便宜的水果吃。
“淦!”
“這都第幾次了!”
周帆又收到了一條系統警告。
【最帥的小帆帆,您好,根據相關規定,您的一條視頻被下架,請不要浪費糧食,共建和諧網絡環境……】
再播下去估計又要封號了,還是趕緊下播吧。
周帆對著屏幕說完了結束語,草草下了直播。
客廳里,父母正在吃飯。
周母也不知道周帆現在還吃不吃得下,“帆啊,你要是想吃,就自己去廚房盛飯吧。”
周帆的肚子撐的溜圓,哪還吃得下正經飯菜了。
他摸了摸圓滾滾的肚子,自覺地拿起打掃工具,做起了家務。
每天下播后的時間都是最枯燥的。
父母既不想打破周帆的網紅夢,也不想和周帆的關系弄得太僵。
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整個家庭里的氛圍極為詭異。
周帆心里也知道父母的想法,可他就是不服輸,偏要在直播界里闖出個名堂。
“先別干了”,父親把筷子摔在桌子上,“坐過來,跟我和你媽聊聊。”
周帆知道父親要說什么,把拖布放在一邊,低著頭走了過去。
在直播時,周帆不光讓自己保持著微笑,還故意裝作精神亢奮的樣子面對鏡頭。
可在現實中,頹廢,沮喪,才是他的真實寫照。
“你到底要搞到什么時候?”周父嚴厲地呵斥道。
在父母眼里,網紅做到再大,也是不務正業。
沒有五險一金,沒有可預期的未來,誰也不知道明天會不會出現什么意外,導致一切的努力付之東流。
更何況周帆離網紅還遠著呢,每個月3000塊都賺不到,其中還有一大半都用來買直播時要吃掉的道具。
至于什么時候能達到月入上萬?
也許是明天。
也許是明年。
沒有人知道。
母親握住了父親的拳頭,“帆啊,爸媽不是不讓你干這個。主要是我們擔心你的身體,每天吃那么多,你還不愛運動。你姥爺就是這么得的糖尿病,你說你現在年紀輕輕的,真要是得了病,以后可怎么辦啊。”
父親,“是啊,我們也是為你好,你找個工作先干著。回家了該直播就直播,我也不管你。”
父母輪番勸著周帆放棄,說得周帆越來越煩躁。
他掏出手機,想看看今天漲了多少粉絲,結果在私信里看到一條消息。
“你好,我是主播李訊。現在想邀請你為我的公司進行一場帶貨直播,如果可以的話,請盡快與我聯系。”
主播李訊?
看頭像,這還是一個企業賬號,并且得到了官方認證。
認證的企業叫訊直傳媒,一家從未聽說過的公司。
訊直傳媒?難道這家公司是李訊辦的?
這家伙居然這么有錢,難怪一個多月沒直播了,原來是弄公司去了。
可是為什么要找自己帶貨?
難道是為了報答,上次幫他罵水軍?
應該不至于吧。
算了,不管了。
只要這個消息是真的就行。
就是不知道有多少錢拿啊。
“小帆,你干什么呢?爸媽跟你說話呢,能不能尊重一下……”
母親還沒說完,就見周帆舉著手機開心地說道,“爸,媽,有公司邀請我去給他們直播帶貨。”
父親的眉頭一緊,“找你賣東西?他們圖你什么啊?我看八成是個騙子,不許去。”
周帆急忙解釋道,“真不是騙子,你們還記得一個月之前,我第一次直播的時候,就有人給我刷了個2000塊錢的禮物嗎?就是這個人。”
這件事他已經和父母說了好幾次了,而且第一個月從直播里賺到的錢,其中1000塊就是那個禮物的分成。
等于說,李訊已經事先白白送給周帆1000塊錢了。
一聽是刷禮物的人找周帆,父親的態度緩和了一些。
“這個……這樣吧,你現在還小,社會經驗不足,很容易被騙。現在有的公司專門騙你們這些年輕人,給你們簽一份不平等的合同。等醒悟過來,就要賠他們一大筆違約金。我們單位同事家的孩子就是,本來是去找工作的,結果簽了一份培訓的合同。人家拿著他的身份信息貸了兩萬塊錢,到現在都沒要回來呢。你一個人去我不放心,我陪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