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宋之問

宋之問(656?—712?),字延清,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高宗上元二年(675)登進士第。在朝曾任尚方監丞等職,武后朝預修《三教珠英》。因依附張易之兄弟,神龍元年(705)被貶瀧州參軍。次年遇赦北歸,授鴻臚主簿。曾任考功員外郎,知景龍三年(709)貢舉。景云元年(710),流徙欽州。玄宗初賜死桂州。之問為武后朝重要宮廷詩人,與沈佺期齊名,二人對律詩的定型多有貢獻,所作律詩稱“沈宋體”。

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題壁,慨然成詠[1]

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2]

豈意南中岐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

云搖雨散各翻飛,海闊天長音信稀。

處處山川同瘴癘[3],自憐能得幾人歸。

注釋

[1]端州:今屬廣東肇慶。驛:官府所設的旅舍。杜、沈、閻、王均為一時遭貶嶺南者。詩作于貶瀧州時。諸人姓氏后的五、三、五、二,是他們在兄弟中的排行,此乃唐人稱名之習慣。

[2]南中:此指嶺南。

[3]瘴癘:嶺南濕熱氣候中致人疾病的毒氣。

陸渾山莊[1]

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巖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藥行。

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2]

去去獨吾樂,無能愧此生。

注釋

[1]陸渾山莊:在河南嵩山,其地有詩人舊宅。

[2]“山鳥”句:鳥鳴聲即鳥名。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1]

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2]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3]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4]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注釋

[1]途中:貶瀧州途中。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為寒食節。黃梅:縣名,今屬湖北。崔融:詩人在洛陽時同僚。

[2]屬:與上句“逢”意同,動詞。

[3]洛陽人:指崔融。

[4]北極:以北極星喻指朝廷。南溟:指貶地瀧州,地近南海。

題大庾嶺北驛[1]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2]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3]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4]

注釋

[1]大庾嶺:五嶺之一,在今廣東、江西交界處。

[2]陽月:農歷十月。相傳大雁南飛不過五嶺。

[3]瘴:瘴氣,見前《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題壁,慨然成詠》詩注。

[4]隴頭梅:大庾嶺南頭的梅花,氣候暖故開花早。

度大庾嶺[1]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2]

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3]

山雨初含霽,江云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4]

注釋

[1]大庾嶺:見上篇注。

[2]國:指東都洛陽。軺(yáo):輕便馬車。

[3]翥:飛。北枝花:《白孔六帖》:“大庾嶺上梅,南枝落,北枝開。”

[4]長沙:漢代賈誼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常怨恨不能回歸朝廷。

渡漢江[1]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注釋

[1]神龍二年(706)北歸途中作。

新年作[1]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注釋

[1]此詩又見劉長卿名下,論者多傾向是劉長卿詩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山县| 锡林郭勒盟| 马鞍山市| 黑河市| 郓城县| 京山县| 武冈市| 德保县| 茌平县| 邵东县| 永嘉县| 湟源县| 白玉县| 盐源县| 苍山县| 通州市| 灯塔市| 永城市| 柳河县| 泾川县| 监利县| 保康县| 尖扎县| 沅江市| 灵丘县| 建水县| 闽清县| 工布江达县| 沈丘县| 新乐市| 枝江市| 开阳县| 西和县| 平原县| 宝兴县| 府谷县| 屯门区| 仙游县| 肇东市| 繁峙县|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