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龍泉寶劍
- 劍仙的自我成本
- 塵埃之悟
- 2127字
- 2021-07-06 08:22:44
三人之間陷入了一陣沉默,最后還是城隍開口化解尷尬。
“自封印那頭鬼王之后,我就向天庭提出指派一位新城隍來接替我。
可惜三次都是石沉大海,導致我不得不繼續干這份差事。”
說完,城隍自顧自的笑了起來,滿眼皆是無奈。
這時王瞎子也湊了過來,向李竹說道:“少俠以為我家老爺,沒有為沙嶺之事奔波嗎?
我家老爺可是鞍前馬后干了不少事呢?
就連那縣令想到延請高人這事,都是我們老爺托夢開導他的。
不然那位死腦筋縣令,怎么可能違背圣賢書中的那句:子不語怪力亂神呢?
而且就連城里這些大戶人家,延請哪些高人,老爺都有一些指點。”
李竹此刻已沒有責怪城隍的意思,他生氣的原因,只是以為城隍不作為,導致佛門大師與柳道人的死去。
至于那些被關押起來的人,他雖然飽含同情,但并沒有親身接觸,也就只能停留在同情這一層上面。
如今知道了這些內情,他也就沒有生氣的理由,畢竟城隍并不是不想管,只是實力有限罷了。
既然如此,還能說什么呢?
于是李竹繞開這個話題,說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城隍大人,我此行前來一是好奇我的行蹤,二是為了自己的一件私事前來。”
城隍大人胸有成竹道:“你是來問璽山在何處吧?”
李竹再次瞪大眼睛,一臉的不可思議,隨即大叫道:
“不是吧,我進入你的地界,被發現行蹤我沒話可說,可我在南安縣境內,還沒有提到璽山兩字?你怎么知道的?”
城隍只是大笑不止,然后對著王瞎子大手一揮,就見王瞎子點頭之后就跑到城隍廟大殿里去。
而城隍也招手讓李竹隨他一起朝城隍廟大殿走去。
王瞎子繞到城隍神像后,將一件用明黃綢緞包裹住的長條形物件取了出來。
城隍接過物件,一邊慢慢打開,一邊對李竹說道:“三年前陳之威來過這里一次,他說幾年后云天宗會有一位年輕人從這里經過,他讓我試一試你的實力如何。
若是能過關,就讓我把這柄劍交給你。若是不能過關,就讓我把你收在這城隍廟里幾年,等什么時候實力足夠了,再讓你去找他。”
聽到這里,李竹反應過來,原來是陳之威有過交代,于是趕忙躬身對著城隍就是一揖。
城隍點點頭微笑著道:“云天宗衰落百年,早已沒有聽說過還有什么傳人了。
當時我還奇怪呢!
如今看著少俠這般英武,總算明白陳之威那時候為什么那么開心了。”
“城隍大人知道我云天宗?”
“知道,知道。”
說著城隍陷入回憶之中,隨即臉上一抹微笑浮起:“可惜那時的我還只是一個凡人,很多事情沒有機會親眼目睹,基本上都是成了神之后,聽以前人說起過的。”
“那,城隍大人,你又是怎么和陳上仙認識的?”
城隍開懷大笑起來道:“當年我是隋城縣令,而他未成仙之時,有一段時間在隋城生活,我們相識于那時。”
這時城隍也已經將黃布包裹的寶劍取出,然后拿起劍指著劍鞘上陽刻著的“龍泉”二字道:“此劍名龍泉,乃是一柄非常適合修士使用的寶劍,威力非凡,屬于可遇而不可求之劍。
陳之威對你可謂是煞費苦心啊。
少俠莫要負此美意啊!”
李竹本來正沒劍用,若不是游俠那柄刀太過于笨重,李竹可能現在就是背著那把刀了。
沒辦法,李竹只好等有機會再尋一把合適的劍,可沒有想到陳之威居然幾年之前就把這事給安排好了。
看來當初陳之威所說,會為李竹準備好修仙路上的所需物品,看來是真的有準備。
一念及此,李竹趕忙伸手接過寶劍。
龍泉出鞘,李竹瞬間感覺一陣寒意,自劍鞘中撲面而來。
細看劍身如鏡面一般光潔,清晰倒映出周圍環境,比李竹見過的銅鏡都要光潔。
而這幾年李竹折損的鐵劍,沒有五百也有三百了,已經可以做到寶劍上手,就能識別優劣的地步。
這龍泉劍一上手,李竹就知道城隍所言非虛,每一把劍都有自己獨特的氣息,龍泉劍的氣息直接給李竹一種從頭到腳的震撼。
好劍,好劍,好劍!
此刻李竹能說出來的就這兩個字了,雖然簡單至極,但卻是他真實的心里話。
不過李竹突然頭疼起來,按照自己那種用劍方法,怕是什么神兵利器都無法長久使用。
城隍把李竹的反應都看在了眼里,不由微微一笑道:“就你小子那樣用劍,即便是把陳之威的“燼雪劍”給你,也扛不住半年。”
李竹可明白了,這城隍老頭前天怕是一直蹲在后面看著呢!連他怎么用劍都知道。
李竹攤攤手道:“我有什么辦法啊,師父什么都不懂,上仙呢放下幾本小冊子就跑了,剩下的全靠我自己領悟。”
“哈哈,也對也對!你小子不錯了,三年打通十方天地,放在這青州那些仙門之中,也是佼佼者了。”
“至于這用劍的方法,老朽不懂,但是怎么運氣,老朽還是可以助少俠一臂之力。”
有人教,李竹求之不得,當即喜笑顏開,等著城隍爺的指點。
城隍一笑,接過龍泉劍道:“你已經會發劍氣,證明氣府已成。
只需要在出劍之時讓氣府氣息流出,包裹住劍身,這樣被加持過的寶劍,在遇敵之時就會由外面的氣息先行傷敵。
你的氣府氣息越強勁,你的劍就會越鋒利,這樣只要不是實力勝你許多之人,基本做不到傷毀寶劍,你也就不用擔心留不下自己喜歡的劍了。”
說完城隍還看了李竹背上的劍一眼,弄得李竹不由尷尬的撓了撓頭。
李竹基礎已經非常扎實,差的其實就是一些指點,劍氣這玩意李竹也是在十方天地戰斗之時,一邊看書一邊自己摸索出來。
不過他一直太注重傷害,并不在意武器的損毀一事,所以也就沒把心思放在劍身上面。
如今經城隍這么一提醒,瞬間明白自己這幾年純粹就是浪費武器,但凡當初多為手中鐵劍考慮一下,怕是就悟到這里了。
換個角度一想,茶館說書先生口中的大俠們,筷子殺人,樹葉封喉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