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新的煩惱
- 十年婚姻路
- 摔手機泡咖啡
- 2030字
- 2020-12-25 12:58:53
周末到的時候,顧文和陳簽帶著城城出去轉了一天,終于選好了新的房子。
兩室一廳,是省城的S大的教工宿舍,周邊學校云集,算是學區房,書香氛圍濃厚。
學區房嘛,租金當然也得對得起地段。
雖然是老房子,只有40個平方,相較周邊的其他房子算是租金比較低的,但每個月也要3500塊的房租費用。
交三個月,押金一個月,一萬四千塊是一下子掏出去的。
陳簽空蕩蕩的荷包里塞了換回來的臨時的家的鑰匙——沉重又興奮。
這比起顧文現在一個月400塊租金的小單間費用翻了八九倍,租金一付,感覺馬上就要吃土。
但咬牙也要挺著,一切為了孩子。
好在這房子雖小,但什么都是齊全的。而且房東老兩口都是S大的退休教授,素質極高,兩室里的那個小房間,是原來老兩口的書房。
小小的房間里,滿滿當當,從底到頂的兩大柜子書,把來看房子的陳簽和顧文都震了震——自己從小學到大學所有的課本和課外書都加起來,估計也沒有這兩柜子的書多。
面對來看房的小年輕一家3口,老太太笑瞇瞇地說:“小朋友,要是你們能愛惜的話,我們的書就放在這兒了。其他的東西稍損壞些沒什么,但書,你們可得在意些,別撕就好。”
然后,還沒等陳簽和顧文答話,城城就響亮地答話了:“奶奶,城城不撕書,城城看書。”
老太太被逗得直樂,撫著她的小腦袋夸獎道:“是個好孩子~以后讓你爸媽多給你買書讀一讀。”
城城似懂非懂地點頭,雀躍地看著媽媽:“媽媽,城城要書~”
看著城城天真又喜悅的眼睛,陳簽哪里還忍心拒絕?一邊答應著給她買書,一邊同房東老太太敲定了這個房子。
當天晚上,一家三口便開始忙活著挪窩。
其實原來的小屋子顧文的東西也沒什么,主要就是幾件衣服,然后是陳簽和城城帶過來的行李,一趟就全部搬過來了。
房是舊房,但家是新的。對誰都是。
顧文和陳簽特地帶著女兒去了趟超市,買了幾樣菜,在新家做了第一頓飯。
顧文吃了幾口,眼眶就有些紅:“快一年了,這是我第一次在家里吃咱自己做的飯~”
城城甩著小腿兒坐在凳子上自己喂自己,抽空還給爸爸答了個話:“爸爸,媽媽說要在家里吃飯,不去飯店~”
顧文摸摸女兒的小臉兒,朝她點頭道:“嗯~聽媽媽的,咱們以后就在家吃飯!”
陳簽看著父女倆的互動,也有些激動:“這才像個家嘛~以后咱們一家三口一齊努力,爭取能早日落下腳,在哪里都好,只要一家三口在一塊兒就行!”
話是說得氣壯山河,大氣磅礴。只是等安排女兒睡下后,兩口子頭對頭的算了一把帳,頭就有些大了。
現在只有顧文一個上班,每個月薪水一萬左右,上下浮動。有的時候發的還不算及時,可能會拖欠半個月才發。
從前每個月400塊的房租,還能給陳簽娘兒倆三千五千的家用,吃食上再省一些,每個月還能有些空余。
可是日后每個月房租就要3500塊,日常一家三口,兩個大人可以湊合一點,但孩子不能委屈著。
城城現在雖然不再喝奶粉了,會省一些,但也不能吃得太差。
按著目前省城的消費水平,單月的生活費也得3000上下,再加點其他費用,基本每個月的收入就剩無幾了。
如果以后城城再去幼兒園,學費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這些都要提前準備好才行。
而且,要保證顧文在公司不能有任何差池,不能再像從前那般任性,無論是被公司炒掉還是炒掉公司,都絕對不能出現,否則日子便可能會面臨“斷供”的危險。
陳簽小聲問:“顧文,你現在這個公司,能呆得住嗎?”
顧文想了想,忐忑道:“我不敢保證。這個不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是金飯碗;也不是國企什么的鐵飯碗,基本上沒什么波動。我現在這個是私企,又不是很大,風險就高。”
他說的是事實,陳簽當然也明白。
如今這種情況,他們是一點兒抗風險的能力都沒有。若是有一點兒問題,重回解放前是小事,甚至可能正常生活都過不下去也有可能。
合計來合計去,目前的情況,還是兩個人都去工作,保證收入,才可以增加抗風險的能力。
想到先前找工作的種種經歷,陳簽莫名有些打憷。每次都被PASS,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打擊。
但眼下沒有更好的辦法,無論如何,都得再找工作走出去。
好在,雖然離開過一段時間,但是畢竟從上大學到離職前一直在省城,所以對省城陳簽還是相對熟悉的。
或許在這邊,工作能相對好找一些?但不論好不好找,目前的情況,都必須得找。
陳簽又開始了瘋狂的投簡歷模式。
先不論好壞,總要踏出第一步。
省城就是省城,相較于其他的地方公司多,機會也多。三天后,陳簽收到了數家公司的面試邀請。
可是,女兒在家,顧文上班,到底要怎么安排去面試呢?
即使面試上,可以去上班。城城上幼兒園年齡都還不夠,又怎么辦?
思來想去,顧文還是給婆婆打了電話,讓婆婆盡快來省城,先幫忙帶幾天孩子,換陳簽出去面試。
婆婆來的時候,還有些小情緒——公公因為還有工作,不能一同來省城,若是婆婆來了,家里便只剩下老爺子一個人了,公公還是有些不愉的。
所以在婆婆臨行前,兩人還拌了幾句嘴。
大意是,公公說,如果需要他們幫忙帶孩子,就干脆把孩子送回去;如果不需要他們帶孩子,那就不要再麻煩婆婆大老遠跑省城。
而婆婆則是覺得,既然小兩口需要那就去唄。如果不是確實安排不開,按陳簽的性子,是不會讓顧文打這個電話的。
聽婆婆講了經過,陳簽不得不說——
婆婆你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