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奇妙,永不停止發問

這一天過得開心極啦。然而,說“開心極啦”卻還難以形容那飛涌而來的萬千歡愉。我獨自一人在巴西的森林中悠然漫步……寂靜與嘈雜以一種奇異的形式交織在一起,在樹影婆娑的林間彌散開來。昆蟲發出的聒噪之聲很響,一到晚上,就連停泊在離岸邊幾百碼1碼約為0.91米。——編者注遠的船上的人也能聽到。然而,在森林的深處,當你置身其中,周遭的一切似乎處于靜止狀態。對于一個熱愛自然歷史的人來說,像這樣的一天,帶給他的那種強烈的身心感受,或許以后再也無法經歷了。Keynes, R. D., ed. 2001. Charles Darwin’s Beagle Dia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經常有人問我,假如達爾文今天還活著,以我之見,他最感興趣的會是什么?我敢肯定,當他聽聞人們發現了DNA的消息,他一定會欣喜若狂。因為作為遺傳機制,DNA無疑會力挺他的進化論。我認為,達爾文還會狂熱地支持保護大自然。當然,他不會把自己用鐵鏈拴在推土機上,也不會搬到樹上去住,畢竟他是一個謙遜且私底下很含蓄的人。但我知道,達爾文一定會像他在19世紀時所做的那樣,繼續向盡可能多的受眾講解自然界的奇跡。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是為廣大的普通讀者寫的,并非針對專業讀者。當時這本書甚至在火車站都能買到,而且出版當天就一舉售罄。如今,在許多人的家里,你都有可能在書架上找到這本書,只不過它上面或許落滿了灰塵,而且也不像出版之初那樣會有那么多的人爭相傳閱。漢娜·斯特拉格寫的這本絕妙的書,給我們展示了達爾文奮斗的一生,將達爾文私人生活的逸聞趣事及他的各種發明,同當今科學和自然保護的最新發展交織在一起,讀來引人入勝。《達爾文傳》對觀照達爾文的事業提供了一個當代的視角,有助于我們了解自己在這個星球上的位置。

達爾文意識到人類是動物王國的一部分,并提出所有生物都有同一起源的觀點,而這也得到了當今科學研究的支持。今天,我們應當把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的觀點,看作達爾文曾提出的那些更為重要的觀點之一。我認為,我們需要改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必須緊急調整我們的行為,這樣我們才能與自然同生共存。

2009年,我有幸參與了一次探險活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次探險讓我比以前更接近達爾文。我們搭乘荷蘭“阿姆斯特丹城號”快速帆船,沿著19世紀30年代達爾文乘坐英國皇家軍艦“貝格爾號”的航線航行。該項目出自漢斯·費爾斯的創意,并由荷蘭電視公司VPRO組織實施。我們環游世界,去了達爾文180多年前到過的許多地方,包括佛得角群島、火地島,當然還有加拉帕戈斯群島。我們制作了總共35集的電視系列片《物種的未來》。在巴西,那個達爾文曾以他那典型的低調方式(參見上述引文)對其熱帶雨林經歷大加夸贊的地方,在整個拍片的過程中,我的心里縈繞著兩個令人不安的問題:人類是否越來越脫離大自然了?果真如此,那這對于大自然和人類來說是否很重要呢?

我們稍微研究一下文獻就會發現一些答案。顯然,人類與大自然的聯系越來越少了。我們的孩子比我們小時候花在大自然上的時間要少,而我們也相應地比我們的父母花在大自然上的時間要少。這對于我們和大自然來說,都是很悲哀的。我們人類整體的生存需要大自然,而我們每個人也需要大自然,因為它使我們更快樂、更健康。此外,研究表明,肯花時間親近自然的人更愿意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

所以對我來說,達爾文帶給我們的最重要的洞見之一,就是所有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橡樹、紅毛猩猩、海洋中的魷魚和雨林中的蘭花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當然,這所有的生物中也包括我們人類。我們也只是生命之樹上的一根枝條,我們與地球上其他生物擁有共同的祖先。照理來說,這一知識將使我們有更強烈的意愿同自然加強聯系,甚至使我們對與我們同生共處的其他生物抱有責任感。但現實顯然并非如此。

人們通常認為,要體驗大自然,就得到遙遠的熱帶雨林去。但其實,大自然就在你我身邊,就在我們的公園、花圃和當地的自然保護區里。事實上,在加入“貝格爾號”的團隊之前,達爾文就對英國當地的生物多樣性了如指掌。他花了相當多的時間研究地質學知識和他家周圍的動植物。這方面的淵深知識,一定有助于他認識到,他在巴西雨林或加拉帕戈斯群島所看到的一切,與他在英國國內所經歷的截然不同。這一點,對他掌握我們今天所說的廣博的生物多樣性的知識必定大有助益。

例如,今年春天,為了創建柏林地區夜鶯種群分布的聲音地圖,我和兩位從事夜鶯研究的科學家一起創建了www.nightingale.berlin網站。在這里,民間科學家會用智能手機對當地的夜鶯進行錄音,他們可以將這些聲音文件添加到城市的地圖上。這個項目不僅讓我們有機會與當地的四季變化建立聯系,以及在我們之間建立起聯系,也讓我們有機會與這種非凡的小鳥一起慶祝春天的到來。了解我們本地的自然,可以帶給我們一種恰如其分的歸屬感。

在結束了五年的航行后,達爾文再也沒有離開英國。自從和妻子艾瑪及他們不斷壯大的家庭成員搬到鄉下,他就很少離開自己的花園和周圍的鄉野。事實上,他為進化論所積累的大部分證據,都是他在當地發現的。

達爾文對大自然一往情深。其實,大自然是他的靈感之源。正是由于這種對自然的深情,才有了他后來的發現。他與自然的關系,不僅僅涉及情感,還與智識密切相關。大自然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歡樂,也是他獲取知識和理解世界的不竭源泉。也許這就是我從高祖父那里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睜大眼睛,敞開心扉,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奇妙,永遠不要停止發問。

薩拉·達爾文博士(達爾文第四代孫女)
2016年9月于柏林

薩拉·達爾文是一位植物學家,也是研究加拉帕戈斯群島野生西紅柿的專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辛集市| 扶余县| 寿宁县| 海南省| 新民市| 习水县| 汉中市| 吉林省| 饶河县| 绥宁县| 信阳市| 图木舒克市| 扎赉特旗| 宝丰县| 丰镇市| 太保市| 措美县| 怀宁县| 新津县| 潮州市| 翼城县| 巨野县| 女性| 天台县| 松潘县| 高清| 苏尼特左旗| 连江县| 虹口区| 富平县| 马公市| 金阳县| 淳安县| 镇雄县| 平原县| 武夷山市| 宜兴市| 行唐县| 固安县| 中山市|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