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最后的愛,啼笑皆非
- 莫問歸處:藏在宋詞中的繾綣往事
- 云葭
- 1798字
- 2021-01-05 11:01:10
古代的文人們分好幾種,人各有志。有的懸梁刺股想考科舉做官,考不上呢就寫寫文章抒發一下自己的懷才不遇;有的對入仕當官不屑一顧,就想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隱居,閑來種種花草謝謝詩詞;有的喜歡一邊游山玩水一邊引吭高歌,大筆一揮寫幾篇佳作贊美一下大好河山……
張先不屬于以上任何一種,他似乎沒有別的愛好,就喜歡少女,越嫩越好!所以他到八十歲的時候還娶個十八歲的少女做妾,他的朋友一點都不覺得奇怪,而他本人也引以為豪,甚至在一次聚會上寫了一首事歌頌此事。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發。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這么直白的詩,其義顯而易見吧?不愧是張老色鬼寫的,果然盡顯其本色啊!在場賓客不知有沒有未婚小姑娘,如果有的話,估計各個都要面紅耳赤了。
蘇軾聽了之后,馬上和了如下這首詩來調侃張先: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梨花”對應的是“白發”,也就是一把年紀還色心不改的張先了,“海棠”指的自然就是“紅顏”少女。新婚之夜,滿頭白發的丈夫,嬌艷若海棠花一般的少女,一樹梨花壓海棠……太形象了有木有!
張先這首詩雖然沒什么名氣,但蘇軾那句“一樹梨花壓海棠”把他老年納妾的事捧紅了。那以后,只要是形容老夫少妻,基本上都用“一樹梨花落晚風”來概括。
據說,張先那位十八歲的小妾還給他生了四個孩子,兩個男孩兩個女孩。嘖嘖,張先的身體真是好,完全可以去當匯仁腎寶的活廣告了。
很多人覺得,張先一把年紀了,那位“海棠”姑娘卻正當妙齡,嫁給他圖啥啊?嗯,或許是圖他有錢吧,好歹人家是個官啊。哦,也有可能是仰慕他的才華,平心而論,張先的確是個才子對不對?可是,沒準海棠對張先就是真愛呢,要不然張先死的時候她也不會哭得差點斷氣,過了沒多久就去黃泉路找張先了。所以,誰說老夫少妻就沒有真愛呢。
在張先去世的幾百年后,也有一對大名鼎鼎的老夫少妻組合——柳如是和錢謙益。
柳如是算是秦淮八艷中比較有名的一位了,她自小淪落風塵,但也混得風生水起,艷名遠播。二十四歲那年,柳如是嫁給了六十歲的錢謙益。很多人不看好他們,一來,二人年紀實在懸殊,在那個十七八歲就結婚的時代,錢謙益完全可以當柳如是的爺爺了!二來,柳如是實在太有名了,想娶她的青年才子多得如過江之鯽,憑什么她一朵鮮花要插在那個什么什么上?
可偏偏二人婚后舉案齊眉,生活如魚得水。
錢謙益平日里最喜歡把柳如是抱到自己的大腿上,細細端詳她的花容月貌。柳如是就一戳他的額頭,問他:“親愛的,你最愛我什么呀?”錢謙益回答:“我最愛你白的面,黑的發呀!你呢,你最愛我什么啊哈尼?”柳如是掩嘴笑:“我最愛你白的發,黑的面啊!”
這二人打情罵俏的話語,是不是和張先的“一樹梨花壓海棠”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除了私會尼姑事件和“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典故,張先最有名的大概要數他在《千秋歲》中寫道的那句“心似中絲網,中有千千結”了。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幺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
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大名鼎鼎的瓊瑤阿姨寫過一篇小說,名叫《心有千千結》,她的書名就是化用的張先的詞。而后,“心有千千結”又常被用來形容為情所困的女子,想著心上人而又不能在一起的她們,心中可不就是像打了一千個結么?
張先能寫出這般糾結人心的詞,就憑這一點,我忽然明白了,為什么他那么風流好色,還是有不少女子傾心于他,像蘇軾那樣的文豪也愿意與他相交了。
張先不僅和秦觀同屬于情圣,也同屬于典型的江南才子。他是浙江烏程人,在詞上的造詣,與我們熟知的大才子柳永齊名。而烏程這個地方與她的名字一樣,有著水墨繾綣的旖旎,她似乎總與才子才女脫不了干系。
多少年后,以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融化無數少女心扉納蘭容若愛上了生于烏程的一位女子,這位女子心思細膩如發,筆底煙霞冉冉,她便是極富傳奇色彩的烏程才女沈宛。
這些,也都是那么多年以后的事了。
每朝每代的歌舞妓中,總有那么幾個出類拔萃的人物,南齊有錢塘才女蘇小小,唐朝有掃眉才子薛濤,宋朝有義膽奇女嚴蕊,到了明清,秦淮八艷群芳風姿綽約,不乏才華過人者。這些以“妓”為業的女子們之所以有這么出眾的學識,得以留名千古,恐怕她們之中有大多數人和嚴蕊一樣,“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吧。女孩子家家的,誰不喜歡清清白白做人?墮入風塵,倚門賣笑,實屬身不由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