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欲說道:“大王,此時需要專人去做,我弟弟沉名適合做這個”,伯益經常跟沉欲聊天,知道他有個弟弟叫沉名,做人很低調,也很細心。伯益就派沉名帶著重禮去了帝都,不敢別的,就是討好各個官員。
伯益在跟少伯聊天,麻婆進來求見。伯益問道:“麻婆,最近絲綢做的什么樣了?”麻婆說道:“我已經發展了300戶作坊,出產的絲綢各式各樣,只是有個問題,單靠他們自己賣,賣不了很多,這樣下去,紡織戶會下降”。
“說的也是”,伯益也有這樣的想法,萊蕪之地,只是種桑養蠶的戶,就有三千多家了,加上周邊地區的蠶絲,足足夠500家作坊使用。作坊多了,絲綢就會多。以前的老百姓,都是穿的粗麻布,經濟實惠。
這絲綢雖然好,但制作工藝復雜,價錢也就貴了很多。萊蕪之地,雖然富裕,也不是所有的百姓都買得起,穿的起。少伯建議道:“大王,那就賣到帝都去,哪里權勢達官貴人,舍得花錢買”。
伯益問沉欲:“先生覺得如何?”沉欲說道:“我覺得在帝都買賣不好,帝都是大官最多的地方,咱們去開市,有些不妥,不如在萊蕪之地開市,要吸引九州的商人來購買,咱們的底盤,咱們說了算”。
“這個主意好”,伯益問麻婆:“麻婆,那個地方產絲最多?”麻婆道:“就在此去東南20里,有條淺水河,兩岸的百姓作坊最多,出產的絲綢也最好”。伯益想了想,說道:“那好,就在那里建立絲綢的市場,吸引九州買賣人”。
大王決定的事情,自然是快。加上淺水河附近的部落,絲綢的作坊最多。伯益派遣公輸班,現在淺水河的陽面,劃出了一塊200畝的地塊。隨后就規劃處縱橫街道。四縱四橫,儼然又是一個都城。
絲綢市場開建,伯益給這里起了個響亮的名字“吐絲口”,并派出了九十人作為九州各地的使者,把吐絲口這個部落市場宣傳了出去。吐絲口還沒修建完畢,各地的買賣生意人,就蜂擁而至。
麻婆一看,可是高興壞了。自己主導的這件事,能有如此的成功,也是倍有面子的事情??墒?,就在麻婆高興的時候,幾個外地的買賣人,找到了麻婆訴苦:“麻婆,您給評評理,我們來的時候,可是付了定金的,他們現在要漲價”。
麻婆一問,果然是這樣,俗話說的好,蘿卜快了不洗泥。麻婆查了一下,有一半的作坊趁機漲價。麻婆找到漲價的作坊,勸說道:“做生意不能這樣,要講誠信,你們這樣,會毀了咱們吐絲口的招牌”。
這些作坊,哪里會聽麻婆的話?麻婆只是一個管理紡織作坊的臨時負責人,無官無職。還嘲笑麻婆:“你算老幾?在這里咋咋呼呼的,南方蠻子”,一句話就把麻婆氣得半死。
麻婆只好找到伯益,說了此事。伯益一想,這件事可不是小事,這關系到自己的名聲,更關系到萊蕪數萬人的生計。千萬不能讓這些目光短淺的作坊,毀了吐絲口的招牌。于是,伯益立馬賞賜麻婆為千戶長,主管吐絲口全部事宜。
不僅如此,伯益還拿出王府的金子補貼作坊絲綢戶。但是有一條,就是不能漲價,誰要是擅自漲價,就廢除誰的作坊,趕出吐絲口,永世不能做絲綢作坊。還別說,伯益的這一招十分的管用。
加上麻婆現在是吐絲口的地方官了,誰敢不聽?這吐絲口的名氣,就越來越像了。隨后,九州其他的地方,也有建立絲綢作坊,效仿吐絲口興建開市的,但始終不如吐絲口的絲綢,既好又便宜,自然就站得住。
麻婆在吐絲口成了千戶長,不僅僅是伯益的封賞,最關鍵的是麻婆的紡織技術,在吐絲口是最棒的。就是因為這個,才會得到廣大的作坊的敬佩。麻婆對于自己的技術,也是最得意的。
這天,麻婆正在織絲綢,她的丈夫桑伯進來說道:“麻婆,不好了”。麻婆見自己的丈夫慌里慌張的,生氣的說道:“我織布的時候,不要來打擾我,什么不好了?”桑伯說道:“村里出現了一個小姑涼,織的布比你好一千倍”。
麻婆噗嗤一笑:“比我織布好的,恐怕還沒有生出來,我不信”,桑伯說道:“不信拉倒,反正這個菇涼的絲綢,比你的好”。桑伯說完就走了,麻婆卻干不下去了,越想越不對,就想去看看。
來到了這個陌生菇涼的作坊,麻婆很是奇怪。這個女孩很陌生,根本不是村里的人,也不是萊蕪人。對于萊蕪做絲綢的,麻婆都很熟悉。麻婆再看菇涼織的絲綢,竟然是天衣無縫。
這一下子就把麻婆給驚呆了,這哪里是人做的,簡直神了。麻婆問道:“菇涼,你是哪里人,怎么能織出如此無縫的絲綢?”菇涼笑道:“您就是麻婆吧?我是彩霞谷人氏,我叫織女,自幼學會織布,這個不難,你要學,我可以教給您”。
麻婆的臉一下子就紅了,沒有想到,自己這個織布的老祖宗,還不如一個小姑涼。費了好大的的勁,麻婆才緩過勁來。還是織女見機得快,說道:“麻婆,快進屋,小女子給您泡茶”。
麻婆進屋,織女十分的殷勤親切,很快的和麻婆熟絡起來。就像一個很久不見的母女,兩個人很快的就成為了好朋友。此后,織女就把自己的織布技術,一一的傳授給了麻婆,麻婆的技術是突飛猛進。
一晃過去半年,麻婆的技術,已經跟織女差不多了。麻婆很是高興,織女來了,麻婆趕緊招待。麻婆見織女有些羞羞答答,便問道:“織女,你有什么事?說出來,我給你做主”,織女就悄聲說了幾句,臉都紅了。
麻婆聽完就呵呵大笑,說道:“織女,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織女起身相謝就回去了。桑伯很好奇,問道:“織女有什么事情?還神神秘秘的?”麻婆笑道:“桑伯,你不是跟牛郎關系不錯嘛,那我問你,牛郎定親了沒有?”
桑伯笑道:“牛郎這個孩子真苦命,自由失去父母,幸虧伯益見他可憐,送給他十頭牛,牛郎就靠著這十頭牛過日子,哪里會有菇涼看上?”麻婆一聽大喜,說道:“沒人看上?那太好了,走咱們去給他提親去”。
桑伯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跟著麻婆去了牛郎的家里。麻婆就把織女的事情說了一遍,牛郎羞羞答答的說道:“麻婆,我自然沒意見,只要織女不嫌棄我就行”。麻婆呵呵大笑:“織女讓我來提親,自然是沒意見”。
麻婆見牛郎也鐘情織女,自然是十分的好奇。“牛郎,你天天在家養牛,給農家干農活,織女是怎么認識你的?”牛郎就說事情說了一邊,麻婆明白了。原來,織女在吐絲口出名后,牛郎也是好奇,就去看了一眼。
這一看不要緊,牛郎就深深的愛上織女。牛郎很有自知之明,織女貌若天仙,自己是個窮小子,絕對配不上。牛郎就每天干完活之后,就給織女送些水果什么的,放下就走,也不說話,每天如此,從不間斷。
開始的時候,織女沒在意,后來發現,有一個小伙子,天天給自己送水果,也不說話,就打聽看一下。知道牛郎是孤兒,織女就有了惻隱之心。隨后,織女就給牛郎做了幾件衣服,派人送了過去。
漸漸的,兩個人就熟悉了,只是不說話。但兩個人都知道,自己愛上了對方??椗娕@蛇t遲不表態,就來了個主動,請麻婆做自己的媒人,這才有了麻婆上門提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