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伯,跟我去揚州”,少伯一聽,簡直樂壞了。上次跟伯益提出去揚州,被訓斥了一頓,在也不敢說。現在伯益自己提出去揚州,那是太好了。少伯趕緊說道:“我去準備,什么時候走?”
“今天就走”,少伯一聽趕緊去準備了。馬車是必須的,一輛是讓伯益乘坐,一輛是生活用品和必需品。這一次去揚州,一定要帶上四個武將。這四個人是伯益建立嬴城之后,從家族總選出的頂尖武士。
嬴北,嬴南,嬴東,嬴西,四個人不但是武藝超群,還擅長騎馬射箭。萊蕪不缺馬,乘坐的都是上好的馬匹。一行人就即日出發,趕往揚州。自從公輸班發明馬車之后,舜帝下令,九州之內鋪修管道,現在是十分的方便。
尤其是伯益發明的石拱橋,更是讓九州之內的管道四通八達。一路上沒有什么阻礙,來到了揚州之后,伯益沒有驚動揚州的官府,而是住在了一家普通的客棧之內,開始了他的任務。
伯益來揚州的目的,主要是兩個,一個是想辦法,尋找合適的茶樹樹種,移栽到萊蕪,第二個是看看,南方的桑樹,究竟是比北方的好,還是壞。當伯益走上街頭,就豁然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街上的百姓,不是以前穿的獸皮和麻衣,是一種更加細密的東西。一問之下財知道,這種衣服也是麻制造的,只是用了一種新式的技術。伯益很是感興趣,追蹤索源,來到了一家制造新式麻衣的作坊,看到了制做過程,感慨不已。
“揚州百姓真是了不起,這種新式的麻衣,又輕又薄,最是適合夏天穿著。伯益高興之余,也購買了幾件。也讓自己的隨從都船上這種新式的麻衣。隨后,伯益訪查了附近的茶山,果然就發現了一種可以移栽的茶樹。
據當地的茶農說,這種茶樹,隨便插在地里就能成活,伯益就選中了這一種。在下山的時候,伯益找到了桑樹,真的發現了桑樹上的桑蠶。這種蟲子,當地的百姓不喜歡,尤其是有了桑葚之后,影響采摘桑葚。
伯益摘下一個蠶繭細看,無意之中拉出了細細的長絲。一拉之下,竟然無窮無盡。伯益就采摘了幾十個,放進自己的身上。回到制造麻衣的作坊,問他們:“這樣細的絲能紡織成麻衣嗎?”
麻衣工細看之后,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能是能,可有什么用處呢?”伯益笑道:“你能用這個東西,織出麻衣一樣的衣服,我就有很大的用處”。麻衣工笑道:“看來您是當官的吧,喜歡稀奇古怪的東西”。
伯益問道:“你叫怎么名字?愿意不愿意,跟我去東州?”“我叫麻婆,老百姓一個,沒有姓氏的,您叫我去東州,哪里?”伯益說道:“我是東州的萊蕪王,我叫嬴益,你如果肯跟我去萊蕪的話,我保證你衣食無憂”。
“啊?您就是大益王?我愿意跟您去”,伯益道:“那好,過幾天,等我準備好了,你就跟我去萊蕪”。隨后幾天,伯益收集了一整車的桑蠶,又叫揚州的商人,給自己準備幾千棵的茶樹苗,給運回東州萊蕪。
麻婆一家也跟著伯益來到了萊蕪,伯益就帶來的桑蠶,孵化出蠶苗之后,就用本地的桑葉喂食,等出繭之后,讓麻婆抽絲做麻布。麻婆也真厲害,想出了潲絲的辦法,能將整只的蠶繭,拉成一根長絲,隨后制成麻布。
雖然不如真正的麻布耐用,但及其輕柔。伯益又讓公輸班,幫助麻婆制造了合適的紡絲車,麻婆試驗了多次之后,終于織成了光滑潔凈的新式麻布。伯益看了大喜,就給這新式麻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絲綢。
伯益為了推廣這種絲綢,先讓萊蕪的百姓種桑養蠶,再讓麻婆潲絲織布。最后,伯益成功的讓麻婆成制造了兩套絲綢的衣服,進貢給了舜帝。舜帝見如此漂亮的絲綢,大喜過望。在獎勵了伯益黃金萬兩之后,讓伯益推廣這種絲綢。
最后還是揚州人厲害,將麻婆的技術學到家,在揚州開設了許多絲綢的作坊,最后讓揚州了成了全國的絲綢之鄉。倒是萊蕪之地,種桑養蠶的少了,只是嬴王府的人還在做,制做精良的絲綢,成了舜帝最喜歡的貢品。
揚州的商人,把伯益要的數千棵茶樹苗運到萊蕪之后,伯益在王城北面的山坡上,把茶樹都栽培好,派人跳水澆灌管理,長勢不錯。等茶樹生長旺盛的時候,采摘茶葉制茶。
南方的制茶方法很簡單,就是將嫩茶葉放在陶罐里炒制,等水分去掉一大半的時候,晾曬干掉就行了。這種茶葉殺口,有一種澀味。伯益雖然喜歡喝茶,總是覺得不是很舒服。
伯益就想,如果把茶葉炒熟會怎樣?等伯益把茶葉炒熟之后,再曬干,竟然有一種濃濃的香味。經過反復試驗,伯益覺得,嫩茶葉,反而不如老葉子炒制的茶葉好喝。只是這種茶,不如揚州的茶葉好看。
伯益給這種茶葉起了一個接地氣的名字:萊蕪老干烘。由于這種茶葉,香氣濃,比南方的茶葉味道好,一時間成了萊蕪百姓生活必備的東西。伯益就把萊蕪老干烘進貢給舜帝,舜帝喝了之后,也是喜歡,就是樣子不是很好看。
媯槐找上門來,問伯益:“大益王,您搞出了“萊蕪老干烘”確實不錯,怎么不把桑葉做成茶?”伯益笑道:“媯槐,桑葉茶我也喝過,確實不如老干烘好喝啊”。媯槐不以為然,說道:“大益王,話不能這樣說”;
“你發明的萊蕪老干烘,是生活用品,我這桑葉茶,卻是治病救人的東西,還請大益王三思”,伯益笑道:“你想怎么做?”媯槐說道:“我要是有本事自己做,就不來找你大益王了,我就是一個窮郎中罷了”。
“呵呵呵,好,媯槐,如你所愿,你提出個規劃吧,我給你做主”,媯槐大喜,當即說出了自己的希望。伯益一聽也不麻煩,南方炒茶,都是以嫩葉子為主。自己炒制的萊蕪老干烘卻是大葉子為主。
這媯槐說的桑葉茶,竟然是霜的最好,那就更好了。秋深之后,桑樹的葉子落地,根本沒有用處,要是收集起來做霜桑茶,這叫做廢物利用。春秋兩季,桑蠶不愿意吃的老葉子,拿來做桑葉茶,也未嘗不可。
伯益當即撥出了經費給媯槐,并給媯槐撥出了人手。媯槐一看,伯益答應了自己的要求,歡天喜地的走了。姬松喝娰柏又來了,說道:“大益王,您給媯槐制做桑葉茶,怎么沒有我們的份?”
伯益笑道;“萊蕪三賢,向來是不分你我,媯槐有了,難道你們撈不著?”姬松笑道:“大益王,媯槐是郎中,自然喜歡桑葉茶,我們兩個又沒病,喝桑葉茶做什么?我們喜歡南方的綠茶”。
“你們不喜歡我發明的萊蕪老干烘?”姬松說道:“老干烘雖然不錯,但是不雅致,我們想在三賢祠的旁邊,自己種茶,怎么樣?”伯益一聽,問道:“你們自己制茶?你們有這閑工夫”。
姬松說道:“我們不多要,只要大益王給我們2畝地就行了”。伯益笑道:“這好說,明天我讓少伯去,給你做了地契,就把三賢祠附近的20畝地,都送給你們,怎樣?”姬松大喜,有些不好意思。
“大益王,我們是想要2畝地,您卻給了20畝,這個情分就大了,怎么還?”伯益笑道:“拉倒吧,你們天天讓我請客,你們還了幾回情分?”姬松呵呵大笑:“誰叫你是大王來著,不吃你吃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