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求收藏,求投資!求評論!新書求一切!
“你們年輕人的愛情我不懂,但如果真的打算要結婚了,要一輩子生活在一起,就必須要認真的對待婚姻。”
“婚姻不是兒戲,更不是小孩子過家家,今天高興了,兩個人就在一起高高興興,明天不高興了,就鬧著要離婚,一刻都不想在一起。”
“婚姻既是你們兩個人的事情,又不完全是你們兩個人的事情,婚姻的不幸,必定會影響到你們將來的孩子,也會影響到所有關心你們的親人。”
“所以兩人結婚成家之后,最重要的是學會包容對方,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問題,學會為孩子考慮問題,要明白婚姻對于家庭的義務和責任。
有什么矛盾,雙方要努力的去化解,而不是逃避,互不理睬對方,這樣子只會加深雙方的矛盾和誤會。”
“適當的冷靜一下沒有錯,長時間的冷戰,就會嚴重的傷害彼此的感情,所以冷戰,或者說是冷暴力,是婚姻的最大的敵人。”
“這也是我剛才不是很同意你們在一起的原因之一,德和的父母都不在了,一旦你們鬧了什么矛盾,連個勸和的人都沒有。”
“爸!德和對我很好,很包容我的,你就放心吧!真要有人受欺負,受委屈,那個人也一定不會是你女兒,而是德和。”席衛星笑著說道。
“你這丫頭,你以為爸是在擔心你呀!我就是擔心你心氣高,讓德和受了太多的委屈,到時候萬一又不要你了,錯的又是你,到時候爸也沒臉去求德和原諒你,你說怎么辦?”席永恒說道。
“他才不會不要我的,是不是?德和,趕緊向我爸保證,你不會丟下我不管的。”席衛星沖著歐陽德和說道。
“對對對!老師您盡管放一百個心,我以后絕對拿星子當寶一樣的寵著,絕對不會棄她不顧的。”歐陽德和趕緊信誓旦旦的說道。
“既然你都要娶我的女兒了,還叫我老師嗎?不打算改口了嗎?”席永恒微笑著說道。
“爸,爸爸,你以后既是我的岳父,也永遠都是我的老師。”歐陽德和高興萬分的說道。
“其實我也只是一個小學老師,你們這些學生是否成材了,我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席云恒很謙虛的說道。
“那可不能這么說,你就是我們的啟蒙老師,為我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沒有你的付出,又怎么能有學生們的成材呢?”
“反正在我的心里,你的重要比初中時的老師,要重要的多了。”
“這可不是因為你現在是我的岳父,我才這么說的,而是在我的心里,一直都是這樣認為的。”
……
席衛星親自下的廚,席永恒也沒有跟女兒客氣,用他的話說就是,從席衛星外出打工之后,就很難吃到女兒做的飯菜了。
以后女兒嫁人成家了,就更加很難再吃到女兒做的飯菜了。
歐陽德和也得以第一次,吃到席衛星做的飯菜了。
一嘗之后,歐陽德和的心里更是樂開了花,這以后兩個人在一起,可是有口福了。
雖然歐陽德和也會做飯,而且做的也不算差,但不得不承認,和席衛星的廚藝比,自己似乎還是有點不如。
吃了飯之后,歐陽德和也要回去了,一來人家一家人團聚,有些事不便當著他說,畢竟他對了席衛星家人來說,還是個外人,等到他們真的結婚了之后,才算是一家人了,至少目前他還不方便留下來過夜。
另外,歐陽德和也要回去請人做媒,到女方家提親,該走的過程還是要走的,三媒六聘,各種彩禮,酒席等,一樣都不能少,這也是對女方,和女方家人的一種尊重。
人家養了二十多年的女兒,你不能隨隨便便的就娶走了吧,太容易得到的東西,你會珍惜嗎?
開著車幾分鐘,便回到自己的村里了。其實席家村和歐陽村,也就隔著個三四里路遠,兩個村都是自然村,同屬一個大隊。
不過嚴格的說,大隊是過去的叫法,那個時候鎮上還叫公社。
現在大隊改叫行政村了,也叫村委會,不過大家還是習慣叫大隊里。
田龍村委會是由十幾個大小不一的自然村,組合在一起的,最小的自然村只有六十幾個村民,最大的也就五六百人,湊在一起也就三千多人口。
歐陽村也就二十來戶人家,一百出頭的人口,說白了,整個村嚴格來說只有二戶半人家,其余的都是未出五服的一大家人。
歐陽德和的家,在村里占了大半,堂兄弟就有幾十個,他的爺爺兩兄弟,到了他的父親也只傳下了三兄弟,加上一個堂兄弟共四兄弟。
到了歐陽德和這一輩,有十二個兄弟,歐陽德和排最后一個,他的父親四十多歲才生下他來。
歐陽德和的大哥打過越戰,成了烈士,留下了兩個兒子,大嫂改嫁了,在城里生活,兒子也在城里上學,不過母子三人在村里還有田地,戶口還留在村里,也經常回來看看,農忙的時候回來收稻谷,插秧,其它的農活,由歐陽德和的父親照料。
后來兩個侄子由社辦糧轉成了商品糧,戶口也遷到了城里,吃上了商品糧后,村里的田地也就收回了。
歐陽德和比他大哥小了二十多歲,倒是和他的大侄子一年,只比他大侄子大了三個月,二人小時候經常搶他大嫂的女乃水喝,歐陽得和的母親年齡大了,沒有什么女乃水喝,那個時候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更別指望有女乃粉吃了。
歐陽德和的父親,在他們那一輩中也是最小的,也比歐陽德和的大伯小了二十多歲。
所以別看歐陽德和現在年齡不大,但輩份卻很高,大堂兄都做太爺爺了,大堂兄的兒子四十多歲,見了歐陽德和還得叫一聲德和叔。
歐陽德和的二伯有五個兒子,四個都是泥瓦匠,而且都是跟他的舅舅學的這門手藝。
歐陽德和還有一個二哥,現在和他嫂子都去了福省打工,在工地上做泥水匠,一兒一女在家里讀書,由嫂子的大姐照看,大的是兒子,在讀高中,小的是女兒,在讀初中。
歐陽德和把車開進了大院子里,下了車的時候,對正好奇的堂嫂打了個招呼:“秋紅嫂子,在曬衣裳啊?今天沒有去大隊里呀!”
“德和回來了呀!我還以為是誰來了,這是你買的車嗎?”
秋紅嫂子是大隊的婦女主任,為人熱情大方,村里不管是誰有困難找她幫忙辦事,她都會盡力的幫助。
村里人有什么事,也都喜歡找她商量。
“是啊!有部車回來也比較方便一點。”歐陽德和說道。
“方是方便,但是你還沒有成家啊!你這大手大腳的把錢都花完了,還怎么娶老婆呀!現在娶個老婆要花四五萬,甚至六七萬都要。”秋紅嫂關心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