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文明尋脈·大連掌故作者名: 韓悅行本章字數: 653字更新時間: 2021-02-07 18:51:28
簡仁南創辦仁和醫院
簡仁南(1897—1969),字靜村,臺灣省臺南市人。父母早亡,家庭貧困。1917年,考入臺灣醫學專門學校。在校期間,他參加臺灣文化協會,宣傳愛國主義思想。畢業后,先后在臺南市醫院、臺南安仁堂醫院行醫。1922年4月,因參加抗議日本當局成立“臺灣協會”的簽名運動受到迫害。
1923年,他流亡到大連,在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大連醫院任外科醫生、中國人病房主任。1926年6月,參加大連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任會長兼平民學校校長,此間,他組織醫生到市郊為農民治病。1925年,考入日本東京醫學專門學校,獲醫學學士學位。1928年,在大連奧町(今民生街)78號處創立仁和醫院。1938年,在寺兒溝設立分院。他同情貧苦病人,經常免費為碼頭工人治病。1940年,以《動脈硬化癥的實驗研究》論文獲博士學位,此后又發表10余篇醫學論文,成為日本外科學會、滿洲醫學會和熱帶病研究會等學術團體的成員。他是大連西醫事業開創者之一。
1945年8月大連解放,他將自己的兩所醫院獻給了人民政府。同年9月,他被選為旅連臺灣同鄉會副會長、大連市醫師公會副會長。曾任市衛生局衛生科科長、衛生局考試委員會委員、大連醫學會監察委員。曾任大連大學醫學院解剖學教授。參加過遼沈戰役遼南軍區手術隊,任隊長。在抗美援朝期間,參加過大連后方醫院對傷員的搶救治療工作。
簡仁南先后被選為臺盟旅大特別支部主任委員、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大連分會委員、遼寧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連市第四屆人民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69年4月,簡仁南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終年72歲。1979年得以平反昭雪,恢復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