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崗子之西崗街
日本侵占時期,青泥洼橋至東關街段的長江路叫榮町通,東關街至北京街段的長江路叫西崗街,顯然與今日出入很大。“西崗”一名源于小崗子,今北京街教堂附近就是原來的崗子,過去也叫下洼子。東關橋洞附近即鞍山路和長江路交會處原是銷售消防器材的國營大連興安服務公司,最早是日本侵占時期的小衙門。1932年,日本人為了讓劉長春代表偽滿洲國參加奧運會,曾在這里傳喚過他,并對其實施秘密監視,但是劉長春卻擺脫了日本人的監控,千里單騎獨闖奧運。大連解放后,這里也是派出所,不過主人卻已變作了中國人。
長春賓館是20世紀90年代的建筑,日本侵占時期這里原是小崗子郵便局。長途客運站2號門位置也曾有一個小衙門,看來當年日本人很在意這里。
潤德中心東面的位置是小崗子公議會舊址。小崗子公議會就是大連西崗商會,成立于1906年,第一任會長叫杜壽山,第二任會長叫牛作舟,第三任會長叫龐睦堂。1940年,龐睦堂去世,副會長周子揚接任。大連解放后,西崗商會解散。歷史上,西崗商會為商民和市民做了很多好事,如1922年創建西崗子公學堂,1931年開辟新開大街,1932年創辦協和實業學校(中國人學校,位于撫順街小學東,原空軍四六九醫院,已拆)等。
沿電車道西行,便可見潤德集團新建的小區北京公園。北京街站北高樓位置便是小崗子警察署(俗稱西崗子大衙門)舊址。日本侵占初期,殖民者實行嚴格的種族隔離政策,所以中國人區域基本處于自行管理狀態。隨著發展,中國人越來越多,為了維護殖民統治,日本人開始強化小崗子區域的管理。小崗子警察署原是大連警察署的分支機構,建于1908年5月,并于1923年建成辦公樓。1926年11月19日,升格為小崗子警察署。這里留下了大連放火團英雄秋世顯的身影,1940年6月,他曾被關押于此。大連解放初期,小崗子警察署仍把持在日本人手中,因此引起大連人不滿。1945年8月28日,200多名海南丟圍攻小崗子警察署,整個事件一直持續到9月2日。日本人怕事態擴大,連忙請求八路軍工作隊幫助解決。經過協調,小崗子區域治安得到恢復,這里被接收,成立西崗區公安分局。2006年,北京街動遷改造,這座有著豐富歷史內涵的老建筑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