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園尋跡·大連古城
- 王國棟
- 801字
- 2021-02-07 17:13:08
3
《大連日報》前些年曾經發表過一篇《追溯大連的城史紀元》的長篇報道,這篇文字是該報女記者秦玉對大連大學東北史研究中心主任王禹浪教授的一個專訪,其中的鏈接資料提供:
莫斯科建城于1147年,因為這一年庫赤卡大公為自己的這個小村莊圍起了第一道木柵欄。
彼得堡建城于1703年5月28日,因為沙皇彼得一世在這一天搭建了一個松木的小木屋,由此開始將該地的小村莊加以擴建,使其形成新的港城,并啟用了圣彼得布爾赫的名字。
再如金邊(1371年)、哈瓦那(1519年)、華盛頓(1791年)、亞的斯亞貝巴(1885年)以及羅馬(前753年)等許多城市,在確定自己建城起始時間時,也多是從發展史中選出能夠標志本地重大變化而且可以確知的年份作為紀元。
其實,確定城市歷史紀元的標準除了以建城之日為準外,還有一種是以設治之日為準的,即以最早由中央政府批準設立最高行政機構之日,為該地之歷史紀元。
前一標準,對于曾經建有城垣的城市來講,是首選方式;但對從未建有城垣的城市來講就不太適用,例如我們熟知的云南麗江古城就沒有城垣。因此又產生了后一標準。
大連市確定1899年9月為建市紀元,實際是以后一標準來確定的。
但如果依照這后一標準,清朝北洋大臣李鴻章1880年奉旨在旅順開始筑港、設海軍提督衙門,再到1887年在大連灣筑港,這算不算開埠呢?那時的旅順有了中國第一個自來水設施。
“百年大連”僅僅是近現代的一個新階段。近現代的大連城市與古代大連地區的城池之間,是存在著性質、功能、規模、形制、作用、布局等諸多方面的巨大差別,但這絲毫不能排斥它們之間在地理和歷史上的文脈關系。如果我們認識到了這種本質上不可分割的聯系,那么我們就會真正懂得追尋古城的意義所在。
這些年的田野調查,我結識了很多默默無聞、埋頭苦干的考古、史志工作者以及業余的歷史文化保護者志愿者,我知道數十年來,他們一直在做著一個最基礎的工作,就是通過他們努力發現和發掘出的文物,把我們的視野從“百年大連”的層面,提升到千年的城史文化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