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作始簡,將畢巨:21世紀經濟報道扶貧專題系列作者名: 21世紀經濟報道本章字數: 4字更新時間: 2021-01-08 19:15:45
一、聚焦
社論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走向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中國的扶貧事業要落實并建立長期鞏固的機制,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10月17日是國際消除貧困日與中國扶貧日,今年也是中國扶貧攻堅戰脫貧收官之年,面對疫情的影響,中國正在持續努力完成脫貧承諾和目標,實現人類發展史上的最大規模人群的脫貧壯舉。
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減貧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2020年全面脫貧目標完成后,中國將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招待會上的重要講話曾指出:“70年來,中國人民發憤圖強、艱苦創業,創造了‘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劃上句號,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
這個偉大傳奇源自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在過去70多年持續接力,為實現共同富裕而奮斗。鄧小平同志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提出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的著名論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扶貧工作經歷了體制改革扶貧、專項計劃扶貧、注重區域性扶貧和精準扶貧四個階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脫貧攻堅戰作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進行部署。
今年年初疫情肆虐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挑戰,貧困地區勞動力外出務工受阻,扶貧產品銷售受到整體消費環境沖擊的影響,扶貧項目被迫停工。在這種背景下,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并在講話時強調,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依然面臨一定的困難和挑戰。為了打好這場最后的硬仗,各省區市都層層簽了軍令狀。“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一定要履職盡責、不辱使命。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挑戰,都不能動搖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決心,已經作出的莊嚴承諾必須兌現。
中國的扶貧事業不能僅停留在數字和指標上,而是要落實并建立長期鞏固的機制,以確保扶貧成效。在去年年底,中央就組織對已脫貧的9300多萬人口開展全面排查,查找漏洞缺項并要求整改到位。中國的扶貧標準也是務實的,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始終堅持“兩不愁三保障”扶貧標準。“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是底線任務和核心指標,符合我國現階段發展實際。要堅持這個標準,既不降低標準影響質量,也不調高標準吊高胃口。中國扶貧方式是多樣的,關鍵是通過工業化、城市化為更多的貧困人口提供就業,通過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實施產業扶貧,對中西部地理環境惡劣的地區進行易地搬遷扶貧,做到因時而異、因地制宜、標本兼治的精準扶貧并建立了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人民的莊嚴承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重要方略。在這即將勝利的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表示,鄉親們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脫貧摘帽后,還要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意味著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的長征還要繼續。
21世紀經濟報道 2020-10-19
- “雙碳”目標下的金融創新發展(《北大金融評論》2021年第3期)
- 醫保談判塵埃落定,布局醫藥藍籌正當時(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45期)
- A股加速“美股化”(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25期)
- 雪球專刊第090期:徐翔其人其事
- 中歐商業評論(2022年7-8月刊)
- 中歐商業評論9月刊
- 迎接全面注冊制,“看門人”開啟“大考模式”( 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09期)
- 現代經濟信息(2021年第8期·中旬刊)
- 金融智能化時代的中國思考(《北大金融評論》2020年第2期)
- 中國企業家(2015年第21期)
- 哈佛商業評論·下一個十年,為戰略起點做好準備【精選必讀系列】(全10冊)
- 雪球專刊247期:一位成長股投資達人十四年的修為路
- 數量經濟研究(2020年·第11卷·第4期)
- 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2016年第34期)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