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茶書(“大家茶坊”系列)
- 蘇眉
- 1171字
- 2021-01-29 19:04:25
每一棵樹都是孤獨的
是秋日。陽光清冽,沒有風,然而滿世界都是空氣旋轉(zhuǎn)的花紋,那是因為在山間的緣故,一朵朵全是墨綠色的笑意,抬頭便見那些鋸齒植物、寬掌葉片、胭脂紅夕顏紫的花朵,天然的藤條柵欄,隔出一條幽窄小道,道上鋪著鵝卵石,踩上去一點聲息也無。人在山里,再肆意還是寂靜,樹與路之間、葉片與枝蔓之間、石頭與泉水之間流傳的是來自天上的言語,人的聲音裸露在外,就成了空,包在心里,還是靜,這是山間天然的能量,把繁花勝景襯出一種虛無來,這虛無,不是幻滅,是此時無聲勝有聲,所以有一種別樣的悠然。
我總是迷戀一些舊物的痕跡,時間變成了有形的東西,故事鋪陳開來,變成傳奇。這和植物的生長是有關(guān)聯(lián)的,一圈圈年輪滲透到空氣里,像湖的漣漪,每一枚葉片的脈絡(luò)、盤錯的根莖都記錄了當年陰晴的日子、風霜雪雨飄過的氣味,所以花草有靈,樹也是,更何況是一座山。回憶盛開在面容上,當下的陽光穿透時光往事,走在一座山林中,更像是做夢。
寺廟、鐘聲、佛陀、禪幡、打坐的僧人、長滿苔蘚的石壁、雕花殘柱、幽深洞穴,里面曾經(jīng)供過菩薩,還有一枚泉眼,諸多景象,共同組成一個夢境,名曰“樹山”。
“樹”這個詞的構(gòu)架有趣,拆開來看,是一棵樹,又一棵樹,寸長寸生,綿綿不絕中把時光的印記一點一點雕刻下來,衰老成一棵樹的模樣。然而再古老的樹每年也有蔥綠枝丫,歲月留下的只有神秘和庇佑,不會有衰敗,這是所有植物的吉光爛漫之處。再拆,“木”和“對”,植物和靜默的生命總是有著充足的智慧,無語勝千言,時光再曼妙,也脫不開一個“空”字,于是緘口。再拆,“又”和“村”,這樣來看,樹和人多少有點關(guān)系,惺惺相惜的樣子。這個世界千奇百怪,然而內(nèi)核是恒定的,能量的自在轉(zhuǎn)換,通過一些微小的印記顯現(xiàn)出來。樹山在最古的時候,叫“圌山”,“圌”意為盛谷的圓囤,囤米是離不開人與村落的。“樹”字拆成“又一村”,是冥冥中一個善意的玩笑。
樹山頂上本有個云泉寺,荒廢多年,因為斷層,所以似大夢初醒的樣子,光影依舊是迷離的。每每走過那些殘碑斷壁,就嘆,要是還在多好,因為心中抱憾,更覺著有一種殊勝的美感。
新的云泉寺造在山腳下,沒有圍墻,是長在山里的,與蔥郁樹林一體,這是寺中住持的意思。住持法名覺慧,眉眼清朗,穿明黃色僧袍,在自己題額的臨陰閣里接待我們,泡一壺茶,斟了,道聲“請”。中午留我們吃齋,寺里自己做的飯食。大家各自安靜吃完,并無浪費。又去他小小的禪院,大樹下臥著石頭桌子石頭圓凳,有清亮的蟲雀聲,吱的一聲,然又全無聲息。交流了許多,最后全無印象,只得一個“空”字。性空緣起。
回去的時候,在大片的茶樹林邊看到古老石獸,有相關(guān)書籍考證后將它喚做“年”,而我認為不是,年是十分兇猛的動物,有角,而這石獸卻有一種溫和靈異之態(tài),在綠色的茶樹邊兀自站著,形成奇異的氣場,而我真愿意是那水袖盈盈的古人,在樹下站著,傾聽那光影流動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