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中國·雪域西藏
- 《最美中國》編寫組編著
- 1944字
- 2021-01-29 18:50:53
哲蚌寺 佛門的榮光
哲蚌寺內四大扎倉之一。扎倉是專門研究佛學學科的學院,無數的僧人以能在這里研習佛法而感到光榮。
“白色的建筑承載著厚重的歷史,人數最多、規模最大是它的特征,寄予著令我們靈魂撼動的虔誠。”
推薦指數:★★★★
地理位置:拉薩市西北
關鍵詞:格魯派、最大寺廟、辯經、曬佛
特產:藏香、唐卡、酥油、藏服
旅游資訊
按照藏傳佛教的儀軌,繞寺行走、轉經、轉殿均應按照順時針方向。
要尊重當地人的信仰,不可用手指點佛像,進入大殿后要脫帽、安靜,不能隨便拍照。對轉寺的信徒也請注意不要一頓亂拍,最好能征得被拍攝者的同意。
哲蚌寺的僧人大多友善,方便時也會陪同游客參觀進行講解,可以在購票進寺時問問,若能幸運地有僧人陪同則可了解更多關于哲蚌寺的知識。
行走在西藏的崇山峻嶺間,遠遠的一個巨大的白色建筑群落撞入眼簾,這個白色建筑群落就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哲蚌寺。哲蚌寺修建于明朝永樂年間,由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弟子絳央曲杰扎西巴創立,可謂出自名僧之手,自誕生之日起就得到了貴族家庭的大力支持,從而發展迅速,成為了當地著名的寺廟。
哲蚌寺僧人眾多,常駐僧人有七八千之多,最多時達1萬多人;哲蚌寺面積巨大,占地20萬平方米,沿山勢逐層建立,是全世界面積最大的寺廟;哲蚌寺佛學底蘊深厚,它是歷代達賴的母校,下屬的四個扎倉,是專門研究佛學學科的學院,無數僧人均以能在這里研習經文為驕傲;哲蚌寺聲名顯赫,第二、三、四、五世達賴均在此坐床治理西藏,這給佛光普照的它平添了幾分威嚴。
哲蚌寺依山而建,逐級升高,遠遠望去,仿佛一片白色的城寨般錯落有致,讓路過這里的人們忍不住駐足觀看、贊嘆。
哲蚌寺的建筑群規模非常宏偉,純白的屋舍與紅色的殿堂一排排一列列地鋪滿了山腰,從遠處向這里遙望,山腰上似乎堆滿的是豐收的米堆。觀覽哲蚌寺會先到達哲蚌寺的山門,在這里你會發現哲蚌寺確是身處山坳之中,它三面環山,一面正對著拉薩河與一脈平川,山巒漸高,建筑層疊升起,像神話故事里的一座白色山城。
想要觀看寺內的藏式建筑當然要進入哲蚌寺的內部,白色為底的圍墻和金色屋頂紅色屋檐錯落交織,呈現在眼前,這是藏族特色,艷麗純粹。沿著臺階繼續往前,就來到了著名的甘丹頗章。甘丹頗章在藏語里是“天神宮殿”之意,正殿供奉著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佛像,佛殿里供奉著五世達賴的佛衣,處處顯露出佛法的威嚴與榮光。三、四、五世達賴在這里坐床處理政務,五世達賴更是把這里作為居所長期居住,所以,整個甘丹頗章內飾富麗堂皇,供奉的神器精妙絕倫,墻上的壁畫惟妙惟肖,裝飾風格華貴之中透露著雅致,游覽過的人無一不對其贊不絕口。
哲蚌寺內精美宏大的佛像。
哲蚌寺總周長大約2公里,因此步行下來并不會累,而且據當地人的信仰,當你順時針繞寺一圈的時候,也是在為自己祈福積累善業。這里香火旺盛,在此轉經磕頭的藏族群眾,人數之多,實為罕見,場面壯觀異常,而跟隨朝圣者的腳步一起轉轉經朝拜一下也是難得的靜心方式。另外,在這里最愜意的當屬觀看僧人的辯經儀式。每日午后,哲蚌寺的辯經場上都會有精彩激烈的辯經場景,身著紅袍的僧人們一個個席地而坐,另一個站在其對面彎著腰手舞足蹈,動作夸張地辯論經文,雖然很少有人能聽懂,但僧人們對佛學的鉆研與討論的精神是很令人欽佩的。
寺中精美的壁畫,怒目圓睜的金剛讓人心中產生無限敬畏。
站在哲蚌寺中,滑如絲綢的暖風輕拂臉龐,藍天白云觸手可及,仿佛置身于天堂般令人心曠神怡,每年藏歷的六月底七月初雪頓節的時候,哲蚌寺會有盛大的曬佛儀式,這是拉薩最為盛大的景觀之一,每年都會吸引全拉薩幾乎空城而來共襄盛況,若有幸目睹曬佛的壯觀場面,定會永生難忘。
必游景點
1.措欽大殿
措欽大殿是哲蚌寺的主建筑,它在藏語里是“大法堂”的意思。在大殿內供奉著哲蚌寺的鎮寺之寶——右旋法螺。關于這個法螺還有一個傳說,據說當年絳央曲杰扎西巴決定修建寺廟的消息傳到了師父宗喀巴那里,師父十分高興,對他的做法贊賞不已,決定送他一件禮物,宗喀巴左挑右選不能如意,突然墻角里發出奇異的光芒,挖開地面,看到了法螺。杰扎西巴將法螺尊為佛祖賜予的寶物,在哲蚌寺修建完成后,就把它供奉在大殿之中。
2.乃窮寺
坐落在哲蚌寺東南500米的山腰上,被譽為佛學界的“清華北大”,每年從這里出身的喇嘛,都有很多人考上格西學位。格西在藏語里是博學多才的意思,能夠考上這個學位,是不少僧人孜孜以求的追求。此外,這里的壁畫獨具特色,色彩濃重輝煌,主要描繪白哈爾和他的化身以及他的伴神,完美地展現了諸神的特點,是西藏藝術寶庫中的珍貴遺產。
3.曬佛
寺廟里的曬佛臺,是專為雪頓節而設立的,藏歷的六月下旬是傳統的雪頓節,節日期間,僧人們就會在這里展示一幅巨大的佛像唐卡,名曰“曬佛”。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吸引眾多的信徒和游人前來瞻仰跪拜,祈求福祉,場面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