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3章 國政暫平鬧家事 流氓惹禍造時機

江南國主親手制作送給皇帝十卷宣紙,代表的是誠意。可在劉承訊看來,李煜親手制造的宣紙并沒有什么價值,既不能吃、也不能提高軍力。不過,劉承訊還是最終同意了江南國的請和,在這一點上,他也被李景達看透了。

十卷宣紙,三個老婆每人兩卷,還有四卷進庫房。李沁那兩卷隨手轉贈給了皇后和慧妃每人一卷。皇后呢,現在更喜歡于真送來的羊脂白玉,只給自己留了一卷,把李沁送來的宣紙又加上自己的一卷轉贈慧妃。這下鐘芳芳大豐收,一下子收到了五卷宣紙貢品。

大漢朝廷和江南國議和停戰了,漢國禁軍全部從安慶返回汴京,只留下五千水師。李煜不想再響應岳父周宗的“限制齊王軍權”的策略,將新成立的軍隊從哪里來送回哪里去。主力還給了奉化軍節度使,剩下的還給了寧國軍節度使,寧國軍留下六千人守衛池州。

林仁肇帶著檢校太尉、節度使的空頭銜回到了金陵,當然還有原來有實權的職務樞密副使。

馮延魯添油加醋的介紹,如何與漢朝皇帝劉承訊據理力爭,為先帝要回帝號,為陛下早日登基,自己立下了赫赫功勞。李煜心想,既然馮延巳已逝,就正式封馮延魯為太師,讓他繼續參與御書房議事。

一切歸于平靜,乍一看,國與國之間的斗爭全部停止了,天下太平了。

這日,劉承訊正和李沁在宮中用膳,鐘芳芳急沖沖進來,見皇帝也在,連忙請安。

承訊見鐘芳芳走的面色通紅,疑惑地問,“芳芳何以如此行跡匆匆?”

鐘芳芳面色嚴肅的稟告皇帝,“恕侯府上管家前來告知,恕侯夫人自殺了。”

承訊聽說此事也是無話可說。饒是李沁此前一直希望皇帝能殺了馮嬌,可是一切隨著時間的流逝,李沁對曾經的“女兒”的仇恨也慢慢減弱了。乍一聽此話,李沁“啊”了一聲,也說不出話來。

過了一會,承訊才反應過來,問,“承勛現在怎么樣?”

鐘芳芳說,“問過了管家。官家說恕侯一句話也不說,不哭不鬧、不吃不喝。”

承訊沉吟了片刻,跟李沁商量,“此事要不要告訴太后呢?”

李沁跟承訊說,“能哄哄承勛的人也只有太后了。”

曾經以為淡漠了的兄弟之情,此時劉承訊才感覺到它的珍貴,可是事已至此,他已無言以對。承訊讓李沁和鐘芳芳負責把此事委婉的告知太后,他想一個人先靜一靜。

一個人來到御花園,劉承訊席地坐在柳樹下,閉上雙眼久久沉思。

已經有宮人去告訴皇后。片刻后,蕭淑沂趕來荷塘邊陪承訊,笑問,“訊哥這是學佛祖在菩提樹下悟道啊?”

承訊反問,“為何不會是乘涼呢?”

“三月乘涼?”蕭淑沂甜甜的問承訊。

承訊沒有再掩飾什么,告訴蕭淑沂,“恕侯夫人自殺了。承勛不吃不喝。有時候我都困惑,是我太不顧及兄弟之情了嗎?把兄弟關押了這么久,他唯一摯愛又陪伴他的夫人也算是間接因我而亡。”

蕭淑沂安慰承訊,“此事不是訊哥的錯。”

蕭淑沂分析,沒有訊哥,就承佑或承勛那水平,百分之百成為契丹人的階下囚,即便皇叔也難能幸免。陛下黃河之戰實為扭轉乾坤。訊哥一路征戰,令中原太平,沒有訊哥,哪來的兄弟坐享太平。

蕭淑沂繼而說及,長兄如父。承勛非要娶馮家之女,抗旨不遵,訊哥沒有治罪。接下來,承勛一會兒在訊哥出征前弄個幺蛾子,一會兒又在我倆失蹤之時差點鬧出個謀朝篡位。雖然那些事母后說不怪三弟,難道怪訊哥嗎?而且生在帝皇家,三弟傻的可以讓人這么利用,本身也是一種罪過啊!訊哥大事化小,連殺頭之罪都罰一半免一半。有些事情該做都做了,訊哥不需要自尋煩惱。承勛不理解,那是他蠢;太后不理解那是愛子心切;您可以理解母后,但是不能照著母后的意思來,更無需理解三弟。三弟的思想已經走偏門了…

蕭淑沂想要表達的意思是,能理解神經病的只有神經病,只是她沒法直說而已。最后,蕭淑沂總結道,“總之一句話,訊哥不該自責,有些該堅持的還是要堅持的。”

果真,除了孤獨的那一面之外,蕭淑沂是很了解夫君的,也知道劉承訊苦惱的雙重原因。聽了蕭淑沂的安慰,承訊心情好多了,說了一句,“人生真是有了淑沂才完美。”

蕭淑沂似乎還不滿意,笑說,“淑沂是十全九美,有了芳芳才完美!”

分析的很透徹,承訊用微笑掩蓋自己的想法,知我者淑沂也!

正說著,長公主劉繼樰來了。一晃,劉繼樰已經是十二歲的大孩子了,站在皇帝和皇后的中間,給父親和母親請安。

承訊讓她坐在兩人中間,問,“怎么樰兒跑來花園了?”

劉繼樰說,“聽聞父皇一個人坐在池邊,以為父皇遇到什么煩心事了,所以樰兒來看看父皇。”

承訊喜笑顏開,說,“父皇見樰兒,就不煩惱了。”

劉繼樰一會把頭放在父親的肩膀上,一會又靠靠母親,一家其樂融融。

太后那邊聽說了恕侯府的情況,放下了齊王世子,慌忙讓宮人們陪她出宮,去探望三兒子。

到了恕侯府,見到母親來了,劉承勛放聲大哭,就像一個小孩子似的。太后看著劉承勛數日不見就又瘦了一些的臉龐,看著他無神的雙眼,也是黯然神傷。摟著兒子的肩膀,觸碰兒子突出的肩胛骨,太后心事重重地勸慰兒子,“承勛啊!一定要想開一點,未來的日子的日子還很長啊!”

太后一邊哄著兒子,一邊讓下人端上熱粥小菜,勸兒子吃點東西。劉承勛愣愣的,眼睛似乎看著太后,又似乎沒看到,不住嘴里反復嘟囔,“嬌兒睡著了,她怎么還不起來,怎么還不起來啊?”

太監把粥送上了,太后哄著,劉承勛答應著,好歹吃了幾口飯。朝廷派來了治理喪事的官員,太后將恕侯交給太監,讓一定要照看好皇弟,自己則起身返回皇宮。

回宮后,太后左思右想,叫來李沁和鐘芳芳,要求一會兒皇帝來了,無論母親向皇帝提什么要求,兩人一定要幫著母親。鐘芳芳不知所措,李沁則追問,“母后,到底什么事情?”太后正要說,劉承訊按照母親的傳喚,帶著蕭淑沂和劉繼樰來了。

太后見皇帝來了,心里惦記三兒子,直奔主題,“承勛實在可憐。哀家想讓你三弟住到皇宮里來,也好照應。”

本來有些心虛的劉承訊,經蕭淑沂的一陣開導,底氣十足的回答母親,“母親,絕對不行!”

太后質問道,“承勛是你的三弟啊!這次這么大的不幸,沒有我這個做母親的照顧,他會絕食的!”

劉承訊也已經厭倦了和母親無休止的爭論三弟的事情,態度依然堅決的說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母后,承勛是成年人了,他會扛過去的。您擔心三弟,可以給他再物色合適的妻子,也可以多去陪陪他。您想想過去他做的那些事吧!朕這么做才是不讓他以后再犯大錯,才是為了三弟好啊!”

太后看向李沁和鐘芳芳,劉承訊反應很快,怒聲說道:“淑沂、婉兒、芳芳,此事與你們無關,不需要你們表態!”

皇帝的弟弟已經成年,豈能常住皇宮?劉承訊見母親說要把三弟帶入皇宮,又見李沁和鐘芳芳都被太后叫來,心知太后想拉上兩個人。為了避免兩人為難,同時表明自己堅定的態度,一開始就把話說死了。皇帝這樣一說,李沁和鐘芳芳自然也就不表態了。

長公主劉繼樰此時竟然適時跳出來支持父親說道:“父皇說的對,就像我長大了就不能常住在宮中了。”

劉承訊見女兒幫自己說話,說道:“十二歲的長公主都明白的道理,母后何必苦苦為難我呢?”說完,拉著長公主拂袖而去。

五月,漢朝的第一次春闈結束了,主考官正在忙著閱卷。此時,發生了兩件不大不小的事情。第一件事是江南國武昌軍節度使皇甫繼勛闖禍了。

皇甫繼勛是個貪財好色之徒,這次惹誰不好,惹了武昌軍的軍花林仁姝。林仁姝已經二十三歲了,至今未嫁,武昌軍中仰慕者眾多。皇甫繼勛想“潛規則”加“非禮”,毛手毛腳就上去了。林仁姝可不是吃素的,把皇甫繼勛一頓打,揍得鼻青臉腫。

武昌軍行軍司馬把節度使打了,這下鬧大了。本來武昌軍就是林仁肇一手帶出來的,現在鬧出此事,武昌軍不少軍官群情激憤,紛紛要求朝廷嚴懲皇甫繼勛。

節度使大人挨了打,還沒來得及發飆,卻發現自己很被動,只能先忙著擺平此事。他也知道搞不好鬧兵變,自己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沒有想到的是,此事在金陵發酵了。兵部、吏部、御史頗有些人上書要求嚴懲皇甫繼勛。李景達一邊暫壓此事,一邊去信把皇甫繼勛痛罵一通,說他簡直不可救藥,連林仁肇的妹妹都要惹!李景達又告訴皇甫繼勛,參你的大臣很多,你盡快安撫武昌軍。金陵這邊,我會幫你推脫的。

皇甫繼勛的困境對于漢朝來說不是好事。重金投資沒有把人送進金陵統治的核心圈,現在連守邊主將的職務都有可能受到威脅。皇甫繼勛一邊自己忙活,一邊求農墾司二部的聯絡人向朝廷求救。

王守成向皇帝報告了此事。劉承訊想了良久,覺得自己的連環計所缺少的關鍵一環可能快要有了。他沒有再多問此事細節,而是讓王守成立即責成皇甫繼勛設法弄到林仁姝的筆跡。

林仁姝是行軍司馬,弄她寫過的文字簡直易如反掌。急于自保的皇甫繼勛立即按照要求,找了很多林仁姝寫過的文書。

當文書由王守成送到劉承訊的桌案上時,劉承訊立即找來張浦和范質討論,能否利用此時機,模仿林仁姝的筆跡,假設林仁姝和林仁肇與漢私通,意在妃位。

現在,諸多金陵的官員揪住此事不放,不論是真打狗,還是打狗給主人看,張浦認為都可以一試。如果皇甫繼勛連武昌軍都呆不住了,那他就沒有大的利用價值了。只是這封信,要弄成什么樣才能致人死地,還要仔仔細細的商量。

皇帝把林仁姝的文書拿給范質,問他,“愛卿,你能不能模仿這名女子的筆跡?”范質表示要回去好好研究研究。劉承訊覺得事不宜遲,范質先去研究練習,要他千萬保密,自己則與張浦和王守成研究信到底寫什么內容。

過了一會兒,皇后和太傅也來了。劉承訊把自己的想法大致跟兩人又說了一下。張浦建議,編造一封林仁姝寫給林仁肇的信,內容是大漢皇帝覺得在池州的雙簧沒能起到應有的效果,決定由鄂州、池州和金陵三線渡江、攻打江南,讓林仁肇盡快除掉現任武昌軍節度使,并讓武昌軍靠得住的人接過軍權,同時要極力讓金陵把注意力放在池州。事成之后,封林仁姝為皇妃,封林仁肇為太師兼樞密使。

劉承訊的想法是,讓皇甫繼勛拿到這封偽造信,當金陵給他的壓力太大的時候,再拿出這封信,意在呼應林仁姝要致皇甫繼勛于死地是別有用心。五人就信的內容討論研究了一晚上。

一連三日,皇帝都匆匆結束朝堂議事,總算把信的內容定了下來。王守成把信寫好后,皇帝、皇后、太傅和張浦四人看了數遍。

整個信中,沒有一處出現二林的名字,大漢皇帝改成訊哥,武昌軍全部改成福家軍。最后的署名也就寫一個妹,又覺得不妥,最后改成不署名。現在,就看左宰相范質的了。

范質這人太老實,原先干監察使實在不合適,又被劉承訊改任為左宰相,還是讓王波繼續干監察使。按照王守成提供的內容,范質毛筆練禿了好幾根,寫廢了一摞又一摞稿紙,終于把此信寫好了。

范質呈上了偽造林仁姝筆跡寫給林仁肇的信,眾人都覺得非常像。可劉承訊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大家再一通細看商討。還是太傅老謀深算,表示說,此信怎么看怎么感覺是對照著林仁姝的筆跡臨摹下來的,不流暢。

劉承訊覺得太傅說到了點子上。江南之人別的不行,詩詞歌賦精通,文字高手如云。萬一被識破,就會前功盡棄。

既然還差一點,范質也很努力,一連又寫了幾十份,每次都覺得更精進了,但是總還是感覺差了么一點。不得已,想起禮部尚書也是字體大家,找來商議。

禮部尚書一語中的。“此女的字柔中帶著剛勁,非常難以模仿。范宰相能寫成這樣,怕是除了此女本人,再找不出來能達到這種高仿境界的人了!”

在大家的商量下,禮部尚書也花了不少功夫和范質一起練。結果就是,禮部尚書刻意模仿秀氣帶著剛勁的效果,寫出來反而更不理想。

劉承訊看著這幾十份書信,在桌邊來回踱步,反復衡量,此事還能不能如此行動呢?幾年來,劉承訊對武昌軍的情況了如指掌,皇甫繼勛還是功勛顯著的。如果書信造假被人識破,弄不好、不、幾乎肯定,偷雞不成蝕把米。

從政治經驗上分析,金陵的反應肯定不是單純的對付皇甫繼勛,一定是想借著皇甫繼勛對付齊王李景達。李景達可能會先保皇甫,保不住就可能棄子。如此一來,拿一封沒有十足把握的信給皇甫繼勛,還不如直接讓皇甫繼勛配合著把武昌軍給端了,以除去一個強敵,正好報江南偷襲水師之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川县| 开远市| 富锦市| 湖南省| 喜德县| 湟源县| 五家渠市| 隆尧县| 喀喇| 定边县| 开江县| 宁南县| 荥阳市| 浙江省| 嘉善县| 营口市| 大洼县| 西青区| 东乡族自治县| 务川| 盐津县| 郓城县| 边坝县| 商城县| 顺平县| 平谷区| 利川市| 中卫市| 五莲县| 玉田县| 故城县| 桂东县| 桐柏县| 祁连县| 吉木乃县| 漳浦县| 观塘区| 西藏| 万州区| 安多县| 永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