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回去煲湯怎樣?”張蕾也是覺得這鹿肉大補,不能浪費了!
而在張蕾心中,不浪費食材藥補效果的最好做法就是用來煲湯,這是陽城人對食物的典型認知……
方梓灃一個外人不敢說什么,所以當張蕾問起他喝不喝湯的時候,他連忙點頭說我喝!
最后秦娘子她們買了糧食和一些生活的必需品,他們這就坐馬車回去了。
回到院子,張蕾先是讓周世鑫和白子青兩人把那兩箱子銀錢搬進他們住的偏院,后見沒外人了才對周子宛他們說了當鋪里的情況……
原來梁玉琴的兒子需要些稀奇物件,梁玉琴看張蕾這手上的珍珠鏈子顆粒飽滿規格一致,在她看來算是很不錯的。
根本不用張蕾抬價,這梁玉琴就出了每顆一百五十兩銀子的價錢要拿下那串鏈子。
張蕾也知道上次周子宛那串手鏈買了多少錢,那會聽到居然有一百五十兩銀子的價錢,當即就拍板應了下來。
于是,這六十六顆珍珠就買了九千九百兩銀子,張蕾要了八千兩的銀票,剩下一千九百兩她都讓梁玉琴換成現銀。
從懷里拿出八張票額為一千兩的銀票,張蕾當著周世鑫的面把這八張銀票分成兩份,一份給了周子宛一份給了周子茗。
“子宛,我們知道你要跟莎莎做事業,這些算是意外之財,媽就不拿著自己手上了!”張蕾說著,眼底沒有一絲不舍。
“至于子茗,你就收著吧,或許有用到的地方!”
“嗯嗯!”
“謝謝媽!”
“子宛,那個玉琴姨如果以后來找你,你記得跟她保持點距離!”
對于梁玉琴的看法,作為朋友張蕾對她的評價不低,但如果是要合作一起做事,張蕾就覺得這女人不是個好的合作伙伴。
張蕾的話,周子宛有自己的判斷,于是朝著張蕾點頭說了聲好的。
回到自己的院子,吃過午飯周子宛小睡了會就繼續她的籌備的工作。
找不到做首飾的師傅,周子宛想給宗莎莎發微信,但想到另外一邊可能已經是深夜,所以她這會拿起手機又放下,只好作罷!
但找不了宗莎莎,周子宛她可以找桃姨??!
于是這會被周子宛找上的桃姨就有些懵了,“什么是做首飾的師傅?”
在桃姨她的觀念中,這首飾根本不用專門的師傅來做啊,會打銅的人就會做。
只是周子宛不知道桃姨的想法,這會也聽懵了,解釋道:“就是首飾店里做頭面的人???”
“不瞞三小姐你說,這買首飾的店多是富貴人家開的,而這些富貴人家家里的多有會打銅燒銀做苦力的漢子!”
桃姨說了一大段話,周子宛愣了好久才反應過來。
第一,這個時代沒有專門做首飾的師傅。第二,在這個時代人的認知中,做首飾就是普通的敲銅煉鐵。
難怪這個時代的首飾審美這么粗狂!周子宛心想,感情你們以為做首飾就想做鋤頭一樣就可以了?
不可置信!周子宛覺得要是她能找到專門做首飾的師傅,加上符合這個時代審美的設計,她能賺個盆滿缽滿!
“桃姨那你幫我看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之前在富貴人家做過這些的人,我需要幾個人幫我做事!”周子宛望著桃姨認真說道。
而這邊桃姨猜是周子宛想自己做首飾,當即就應承了下來,“桃姨明白!”
解決了一件事情,周子宛看下午外面的氣溫不低,心想出去走走回來又是一身汗,所以這干脆就在院子里待著了。
坐在走廊底下,周子宛望著墻角的薔薇藤出神。
已經快兩個月的時間了,這當初剛種下的花藤也舒展開來快速生長,這會已經爬到土墻中間的位置了,幾個花骨朵也在綠葉中若隱若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仰身順勢躺在走廊的地板上,周子宛翹著腳享受著山間清風拂面的感覺。
很喜歡這種感覺,周子宛這一躺又沉沉睡去,直到紅蓮送飯過來看到周子宛睡在走廊上才趕緊把人叫醒。
“三小姐,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需要讓秦娘子到山下叫大夫嗎?”在紅蓮的認知中,估計只有神經病才會在走廊睡著。
只是紅蓮不認為周子宛是神經病,這會只以為她生病了沒人照料是突然倒在走廊上的。
擺手拒絕了紅蓮的提議,周子宛站起來拍拍自己衣服上的灰塵,先是洗了手搽了臉后才到飯廳跪坐下準備吃飯。
而今天的晚餐果然沒辜負周子宛對周世鑫張蕾的期待,因為這湯真是鹿肉湯,菜也是韭菜辣椒炒鹿肉。
只是周子宛吃不慣這鹿肉的滋味,倒是吃得不多。
“你們都有湯喝吧?”紅蓮一直在旁邊等著,周子宛也是一時關心。
點頭,紅蓮笑道:“都喝了,蕾姨說這湯大補老人家喝了好,還讓管家和顧嬤嬤他們這些老人多喝了幾碗!”
“買了兩條鹿腿,估計煮出來的湯也不少!”周子宛見紅蓮能有這般笑容,她臉上的笑意也多了幾分。
“是啊,足足有兩個大陶鍋那么多,蕾姨的手藝就是好!”
“這個當然!”周子宛在為自家母上大人自豪??!
吃過晚飯,周子宛照例到周世鑫他們那邊的院子看看。
一進門,周子宛先是看到兩個身穿粗麻布衣的中年婦人,其中一個就是前天跟她說過話的那個嬸子。
“三小姐好!”不懂這個時代大戶人家的禮數,秦石氏和她的媳婦秦莫氏只好趕緊站起來給周子宛打招呼。
“不用這么客氣!”周子宛朝著兩人笑了笑,越過兩人就來到大廳處找到了周世鑫張蕾兩人。
“爸媽你準備什么時候回去?”周子宛看這幾天送回去的魚蝦雞鴨估計都能把家里堆滿了,所以這會也是順口一問。
只是周子宛能想到的東西,周世鑫也怎么可能沒想到,說道:“在過兩天吧,現在山里的魚不好捉了,而且我想等幾天看會不會下雨,摘些菌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