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一次買下兩棟酒樓
- 大唐一品廚
- 颶風狂舞
- 3059字
- 2021-05-03 00:09:48
第199章一次買下兩棟酒樓
街道兩邊開張著茶樓、酒館、當鋪和作坊,它們不斷地朝兩邊延伸,始終延長到城外較安靜的郊區。長而筆直的街道上,有挑竹擔趕路的,有駕牛車送貨的,有趕毛驢拉車的,有駐足欣賞長安光景的。路邊上的曠地還有不少張著棚布的小商販。吹糖人的、賣糖葫蘆的、賣唱的、雜技表演、耍猴的等等。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王東和林佩涵跟隨著擁擠的人流,一步步的走了去。從南走到北,這三公里路有二三十家酒樓和客棧、七八家茶室、棋藝館、妓院等等也是好幾家,很熱鬧。遺憾的是,人家酒樓經營的紅紅火火,沒有一家轉讓的,這倒讓王東作了難。
“東子,走,去前面那個十字路口,拐了彎不是還有一道街嘛,我們去看看吧。”
林佩涵見王東一籌莫展的表情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又指了一下前面的路口。
“我知道,走吧,去看看。”
王東點了點頭,兩個人就一起走了過去。
也許是經營不善,亦或許位置偏僻的原因,這道街有五六家酒樓,可關了四家了,還剩一家苦苦硬撐著。兩個人通過觀察,商量,最后選定了靠在街頭又緊挨在一起的兩家酒樓。
“怎么?你一次想租兩家?”
林佩涵見王東拿定了主意,驚訝的問道。
“我是想一次買下。一家酒樓的面積太小了,如果兩家酒樓打通,那面積就大了。客棧、酒樓連在一起多好……”
王東笑著說道。
“嗯,有道理,可如果買下酒樓,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啊。”
林佩涵覺得王東一次性買兩棟酒樓,費用太大,萬一收不回來,那會賠的很慘。
“咱是差錢的人嗎?”
王東回頭瞄了一眼林佩涵,不以為然的一笑。話畢,他兩個人就按照告示地址,先來到了“聚義”酒樓房主的家。
半個多時辰后,王東最終以兩千兩銀子買下兩棟酒樓。
“哎呀,大功告成了,擇日就找人打扮一下,煥然一新,就開業。”
王東把房契遞給了林佩涵,鎖上門抬頭仰望著二層小樓感慨萬千的說道。由于剛來長安,人生地不熟的,他想著裝飾酒樓的事,還是先通過香蘭的親戚找人比較好。
“嗯,頭等大事完成了。王掌柜的,那接下來就跟我去買胭脂水粉吧。”
林佩涵歪過頭,沖著王東俏皮的一笑。
“好吧。”
王東點了點頭,只好跟著她朝前走去。哪曾想,這個時期的女子和他上世的女人一樣,貨比三家。有幾家賣胭脂水粉的,她得去幾家,對比后再確定去哪家買。
在路上,他就說過,不差那倆錢,看中就買唄,不用看價格。可她就是不同意,還說他不懂得勤儉節約,搞得他哭笑不得。
直到下午時分,兩個人才走出街道上了馬車。
“哎呦,腳都磨出泡來了。”
王東翻身上了馬,瞅了一眼林佩涵,發覺她也是一臉疲憊。
“還挺嬌貴啊。回到家后,我燒一下銀針直接用針給你挑破就是。”
林佩涵意味深長地瞄了他一眼,知道他這是故意的向她訴苦。
“別,我怕疼。駕——”
王東立刻阻止了她的想法,翻身上馬后拍了一下馬屁股。
兩個人回到府里以后,苗管家也把四個丫鬟買回了家。一夜無話,翌日上午,王東就去了皇宮來到了“紫宸殿”門口。
“王大人,您來了?稍等啊,皇上在里面訓人呢?”
守在門口的小太監看見王東來到了門口,微微一笑悄聲說道。
“訓誰呢?”
王東停下腳步,好奇的往里看了一眼,小聲的問道。
“好像是中書令,袁大人。”
小太監皺了皺眉頭說道。
得知袁園挨訓,王東心里一陣暗喜,這老東西!該訓。大約半柱香工夫,袁園佝僂著身子耷拉著臉走了出來。
“哦,這不是袁大人嗎?哎,你這氣色不太好啊。皇上每日為國事操勞,很勞累,你要有點精氣神……”
王東見袁園黑著臉低著頭從身邊經過,伸手就攔住了他,話語里帶著譏諷嘲笑的意味。
“哼——”
本來袁園挨了罵,心情就很郁悶。那曾想在門口又遇到王東的冷嘲熱諷,氣得臉都綠了,張了張嘴卻沒說出話來。冷哼一聲,甩了一下袖子就走開了。
“宣美食司長——王東進殿。”
這時,里面傳來太監高力士的喊聲。
“臣王東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王東聽見皇上宣他,就快步走了進去。
“王愛卿免禮,比你向我承諾的晚了兩個月啊,”
批改著奏折的唐玄宗見王東來了放下了奏折,流露出了柔和的目光。
“唉——這一路來的可是就死一生啊……”
于是,王東就把在隴西叢林的遭遇,詳細的復述了一遍。
“哦,竟然還有這種事?強盜如此猖獗,橫行霸道,這都怪當地的州府、縣衙處事不力。”
唐玄宗得知隴西叢林強盜近兩千人后,拍案而起,立刻口諭道:“命吏部佐之英為親差大臣,命楊達成為副將立刻前往隴西縣整治官吏,肅清強盜……”
一旁的高力士接到口諭后,立刻就快步走了出去。
“王愛卿,坐,坐,別這么拘謹。”
唐玄宗見高力士領命出去以后,微笑著指了指右側的椅子。
“謝皇上隆恩。”
王東見唐玄宗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了,在他的示意下就壯著膽子坐了下來。
“王愛卿啊,半個月后,朕還要出宮狩獵,這次不走遠了。朕命你也去,不得有誤。”
唐玄宗盯著王東露出了精亮的光芒。
“多謝皇上,臣遵旨……”
王東得知皇上狩獵再次跟隨,內心一陣激動,當下跪地謝恩。
按照慣例,只要王東見到皇上,必做一盤紅燒肉才能完事回府。走出紫宸殿,王東摸了摸圓滾滾的肚皮,想著剛才陪皇上用膳的情景畫面,心中忍不住一番感慨,這個老李還挺和善的啊。
初秋時節,微風習習。
從紫宸殿出來,王東來到了御醫殿,找到林佩涵女醫官,塞給了她一封信箋,請她立刻轉交給央華宮的香蘭。
過了好大一會兒,王東才看見香蘭快步走了過來。兩個人相見,會心一笑。
“這是我姑姑家地址,你找到她,把這信箋交給她,她自會按照信箋上所寫的去做。”
香蘭說著就把手里的信箋遞給了王東。
“蘭姐姐,你真好,數月不見,你還是那么好看……”
王東接過信箋瀏覽了一遍,就小心翼翼地裝進了兜里。
“貧嘴,都老了,哪好看?”
香蘭被王東夸贊的眉開眼笑,嬌嗔的瞪了他一眼。
“都好看,嘿嘿……對了,蘭姐姐,我回長安之事,你千萬別告訴華妃娘娘。”
王東叮囑道。
“哎,你不知道,上次你們見面后,華妃娘娘回宮以后郁悶了好幾天……”
香蘭絮絮叨叨的說了一大堆,見有其他妃子走了過來,立刻轉身就離開了。
出了宮以后,王東買了兩盒糕點提著就來到了香蘭的鄉下姑姑家。她姑姑接到信箋后,由于不識字,就找了鄰居看了……
由于古代房屋裝飾不像現在那么講究,那么花哨。七八個壯勞力,用了三天時間就把原先的酒樓搞得煥然一新。接下來就是買桌椅、鍋碗瓢盆等一些炊具。客棧用的床鋪、被褥什么的就交給林佩涵去買了。
酒樓名字還是用王東創立的老字號——聚賢閣。菜品除了保持臨安縣原有的外,他還新上了十個菜系。由于泡豆芽的技術沒有傳到長安,他只好臨時教給苗管家的娘子泡豆芽技術了。一是解決問題做菜的原材料;二是也給他家里帶來了收入,一舉兩得,這個買賣只賺不賠的。
其實,在臨安縣苗管家就有意想把泡豆芽的技術接過來,可他一直沒有好意思提。當他今日得知老爺把泡豆芽技術傳給他時,情緒激動的話都說不出來了,只好跪下一連給王東磕了三個響頭。
如果想經營好酒樓,除了有名廚外,最重要的就是食材的采購了。這個尤為重要,直接關系著酒樓的長遠發展。
一天晚上,王東把柳林叫到了前廳里,說:“林子,你除了是掌柜的之外,每天早晨還要擔著去市場采購食材的任務。”
在臨安縣,柳林就很感激王東的照顧。今晚臨時又給他加了活,他二話沒說就直接答應了下來。
“老爺,行。這點小事,小的會做好的。”
柳林點了點頭說道。
經過七八日的精心準備,聚賢閣酒樓隆重的開業了。為了拉攏人氣,在開業的前兩天,王東從振威校尉營選了十個人,披紅掛綠圍著長安主干道走了幾圈作了宣傳,同時開業當天推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活動。其中最吸引客官的活動就是,點一個菜贈一菜,而且酒水半價。
工夫不負有心人,開業的當天,酒樓的客官爆滿。用餐高峰,甚至還排起了隊,等待用餐。一連三天,酒樓客棧都是滿員,這下可累壞了廚子和忙里忙外的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