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晚,大理州森林消防支隊直屬中隊結合防火緊要期實際,把中隊拉到大理州鳳儀鎮的一處山頭,開展野外實戰化夜訓,下面,就請跟隨鏡頭,走進林區腹地,零距離感受一下森林消防員的“夜生活”。
“看到前面的那個山頭了嗎?我不管你們用什么戰術,今天的目標就是拿下它。我們現有的裝備只有2臺水泵,一個水囊,30根水帶共計900米,目測我們現在距離山頂約1.2公里,我就是一個觀眾,你們是主角,這場仗怎么打,怎么配合,使用什么戰術你們自己決定。”直屬中隊中隊長和濤在宣布作戰任務后,拿著對講機就向車后走去,掏出小本將這次實戰訓練的整個過程都記錄下來。據悉,這次野外實戰訓練就是為了鍛煉一下副中隊長徐根傳的指揮能力,鍛煉各班的協同配合默契程度。
直屬中隊副中隊長徐根傳是去年剛任職的干部,實戰經驗少,指揮次數少,第一次組織野外實戰訓練,不免有些小緊張,但是想著有經驗豐富的班長在旁邊配合,心里踏實多了,正好借這個機會多學習學習。演練過程中,一班長趙舉主動請纓,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次我們使用的是新配發的車載重型森林泵TBQ120/100,主泵手由駕駛員擔任,提前做好熱機,爭取一遍啟動!一二班負責在林緣地段架設第一臺水泵,三四班負責的第二臺水泵為機動泵,在山腰壓力不足時,適時架設增壓,所有人要保持清晰思路!明確此次演練所分配的任務!各個銜接口要利索迅速接上管帶,在鋪設和撤收時有突發狀況要及時用對講機溝通……”
此次訓練任務是通過架設串聯泵的方式將水輸送到距水源高差近300米、坡度近70度的目標點,水泵架設難度大,涉及水泵、管帶、減壓閥等裝備配件眾多,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會導致供水失敗,想要實現快速供水滅火,需要主泵手,副泵手甚至各個鋪設管帶的隊員之間的默契配合。
密林中,天色漸漸昏暗,直屬中隊的消防員卻不受任何影響,熟練穿行其中,一根根管帶連接起來,在山林中蜿蜒盤繞通向山頂的目標點。“我已到達目標點,加壓供水!加壓供水!”“一號泵收到!”“二號泵收到”,隨著最后一根管帶連接到達目標點,在各個環節的隊員默契配合下,一股“水龍”從槍頭噴涌而出,手握槍頭的消防員楊海軍滿頭大汗卻開心的笑了,“是真的很累,但當水從槍頭噴出的時候,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雖然水已經成功輸送到了目標點,但一班長趙舉卻沒有放松下來,“各位置的同志沿著管帶進行檢查,特別注意管帶連接處是否漏水!”“各水泵手注意油量!”“天黑路滑,大家注意腳下。”對講機里他的聲音一遍遍響起。“供水成功只是第一步,要實現高效安全的滅火,就要確保持續供水,任何一個裝備,任何一個人員都不能出現失誤,否則都是前功盡棄!”趙舉這樣說道。
趙舉這樣說道。“近年來,水泵在滅火實戰中已成主體,我們組織開展此次訓練,就是要結合駐防環境突出實戰、緊貼實戰,結合新配發裝備與車輛輸送水源,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我們應對突發森林火災的處置能力,確保防區森林資源絕對安全。”直屬中隊中隊長和濤在訓練總結時談道。
下步,直屬中隊將持續以冬季大練兵為契機,不斷將操場訓練、營區訓練向野外實戰訓練延伸,加速人裝結合,促進隊伍戰斗力整體躍升。通過實戰訓練,不斷探索總結出適合駐防區域滅火作戰的戰法,嚴陣以待應對駐防區域的森林防火形勢,切實擔當起保護生態環境安全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