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部11月8日隆重舉行第二屆“中國消防忠誠衛士”表彰大會暨消防救援紀念章頒發儀式,對30名全國消防救援戰線優秀代表進行表彰。YN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二中隊中隊長謝孳向獲頒消防救援紀念章,并被授予“中國消防忠誠衛士”稱號。
大家還記得那個“追著火跑”的英雄嗎?
2021年11月21日,謝孳向帶領特勤大隊二中隊連續51小時晝夜橫穿原始林區哀牢山,翻越34座高山,順利完成3名失聯人員遺體搜救轉運任務,并為其他救援隊伍人員提供救助,完成了被業內堪稱世界級救援難度的搜救任務,創造了原始林區救援奇跡,轟動全國。
2022年8月24日,正在比武集訓的謝孳向突然接到馳援重慶山火撲救的緊急電話。面對中隊首次跨省增援滅火、首次處置夏季滅火、首次在極端高溫環境下滅火,且往返機動行程近2000公里,他立刻檢查攜帶裝備、給養物資、車輛性能和防暑降溫藥物,帶領著特勤大隊作為YN省森林消防總隊增援重慶火場的第一梯隊。
2022年8月24日凌晨,隊伍向集結地域開進,連續行車13小時,他沒有合過眼,全程提醒駕駛員行車安全,提前研究地圖,在每一個路口前兩公里對后續車隊進行提醒,查找重慶山林水文有關資料,讓指戰員提前熟悉火場情況。在加油站調整間隙,他顧不得自己休息,組織駕駛員檢查車輛,督促指戰員補充能量、準備物資。在不到13個小時的時間里,穿越滇、黔、川、渝4省市,從24℃的春城到42℃山城,抵達火場,最終車隊比預計集結時間整整提前5個小時到達集結地域,為之后滅火戰斗搶占有利戰機爭取了寶貴時間。
最終靠著頑強的毅力,打贏了BS區滅火攻堅戰和縉云山保衛戰。
2022年8月26日凌晨3時,萬人關注的璧山火場受高溫和陣風影響,飛火越過百米隔離帶引燃火場西北面森林,直接危及縉云山國家森林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安全。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謝孳向臨危受命,帶領指戰員在身體極度疲勞的情況下,迅速奔赴火場,面對近70°的陡坡和爆燃的竹林樹冠火,他指揮隊員架設水泵,始終堅守陣地,連續鏖戰12小時,筑起了重慶北碚人民的“防火墻”,個人因此榮立二等功。
同年10月,他再次帶領中隊指戰員千里馳援廣西桂林撲救森林火災,歷經11個晝夜艱苦鏖戰,首戰靈川三街、轉戰灌陽新圩、回援決戰灌陽水車,成功保護了堯山旅游區、千家洞風景區、灌江大拐口碼頭等10處重要目標。
謝孳向從事森林消防工作以來,始終指揮在一線、戰斗在一線,滅火經驗豐富,救援指揮能力突出,先后帶領中隊圓滿完成了安寧青龍“5·09”、麗江玉龍“4·23”、玉溪江川“4·11”等省內滅火作戰100余次,先后參加了玉溪華寧森林草原火災應急處置實戰演練、紅河建水地震演練、麗江玉龍高山峽谷地質災害演練等多場大型聯合實戰演習。
勇挑重擔、破解難題,打造特勤鐵拳
2018年隊伍轉制改革,謝孳向所在的原武警安寧市森林大隊重組為YN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全災種、大應急”的綜合救援任務、全國森林消防隊伍“10+2”特種救援大隊的定位,讓他深刻感受到肩上的責任更重了。
中隊剛剛組建,由于人員成分多元、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思想不統一,工作形不成合力,訓練水平也不高。曾經承擔的是防火滅火任務,現在職能任務拓展到地震、水域等綜合性救援,對特勤每一名隊員都是一個全新的考驗。謝孳向作為新組建后的第一任中隊長,發現問題后,第一時間組織調查研究和形勢分析,找準了問題根源,他立刻收集整理指戰員意見建議,積極推動中隊管理制度改變和訓練模式改善,讓全體指戰員有了“家”的歸屬感并提升了訓練積極性。至此以后,全體指戰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他嚴格落實“野外綜合一日化實戰救援訓練”模式,始終堅持在真火實煙中練戰術、在極端條件下練生存、在復雜環境下練膽魄。面對專業教練員嚴重缺乏的局面,他帶領干部骨干研究新裝備、琢磨新戰法、解決新問題,帶頭研究特種救援訓練大綱,帶頭攻克重難點訓練課目,并采取“自我研學+送出去訓+請進來教”的模式,破解了救援缺技術骨干的難題。
面對訓練場地短缺問題,他依托駐地螳螂川、寧湖水庫錘煉水域救援能力,依托訓練大隊橫渡訓練塔、營區周邊懸崖山谷提升山岳救援能力。在謝孳向的帶領下,中隊綜合救援水平得到了質的改變和提升,具備了應急處置綜合自然災害和事故的能力,在完成歷次綜合救援任務中發揮了尖刀鐵拳作用。
謝孳向告訴記者,那段時間,他白天與戰友摸爬滾打在訓練場,晚上就泡在圖書館,從書本和網上查找資料,研究訓練方法和裝備操作技巧。“救援沒有演習,生命只有一次,救援沒有失誤,開不得玩笑。”提到救援,他一下嚴肅起來。
精武強能、專攻精練,勇當比武尖兵
謝孳向始終認為,過硬的專業技能和精湛的身體素質是保證救援任務圓滿完成的前提和基礎。他對待訓練始終精益求精,不敢有絲毫懈怠。這些年,在比武場上總是能夠看到他的奮勇拼搏,連續3年參加總隊“火焰藍”比武,帶隊取得佳績。
在2020年,他作為總隊的比武尖兵,參加了森林消防局的比武活動。然而,這次比武中有一個對他來說完全陌生的項目——游泳。盡管他是零基礎,但他并沒有因此而退縮,反而主動提出了“加練”的要求。當其他隊員選擇休息的時候,他卻在泳池邊觀看游泳教學視頻,一遍又一遍地學習游泳的技術。他不僅僅是看,更是通過模仿和實踐,一點一點地掌握游泳的技巧。其他隊員下水訓練一小時后,就會選擇上岸休息。而他,卻選擇在泳池里一待就是一上午,甚至一整天。他的身影在泳池里來回穿梭,他的汗水在水中飄散,他的努力在水中留下痕跡。
每天的訓練強度都非常高,以至于他經常因為過度勞累而嘔吐不止。然而,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他知道,只有這樣的“魔鬼式”“超負荷”的訓練,才能讓他在短時間內掌握游泳技術。就這樣,他用十天的時間,成功地掌握了自由泳和仰泳兩種泳姿。他的努力和堅持,讓他在這次比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每年比武,他都會提前和參賽隊員做準備。身為中隊長,他主動帶頭參訓、攻堅克難,作為帶隊人員,他必須掌握全部比武科目,操艇繞標、靜水救援、翻船自救、懸崖向上救援等比武科目,他利用自己比武經驗主動攻關專業技能難關,帶領參賽隊員一遍又一遍反復研究實踐,常常都是“白+黑”連軸轉,踏實嚴謹、愛崗敬業的模樣,隊友們紛紛對他豎起大拇指。
2021年他帶領中隊獲得總隊特種救援技能比武第一名,2022年帶領中隊獲得總隊滅火專業技能比武第一名,2023年帶領中隊獲得總隊特種救援技能比武第二名,個人也創造了干部綜合成績第二名的佳績。因為素質過硬,謝孳向再次帶隊出征,參加2023年“火焰藍”比武,帶領5名特勤消防員在舟艇駕駛、地震救援科目分別取得第一名和第三名,并最終斬獲全國12支特種救援大隊綜合成績第一的好成績。
工作中的好榜樣,生活中的好大哥
謝孳向在工作上對中隊隊員嚴格要求,但在生活上關心關愛隊員,經常和隊員們開玩笑,解決思想包袱。在哀牢山任務結束回到大隊晚上洗澡的時候,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傷痕,有的地方都不敢打沐浴露,但他身上的傷痕就更多了,腿上數不過來劃了多少個口子,磕破多少塊皮,腰上也紅了,肩膀上也是紫的,他看到后說:“這些都是榮譽啊,大家休假回家的時候可以去炫耀炫耀了,我們也有紋身了”,大家都被他的幽默給逗笑了。
平日里,謝孳向很細心地觀察隊友們的思想狀況,緊密貼合實際,不同于教科書式的談心交流,更加注重走到他們心里,與他們一起打球、一起娛樂,引導新消防員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實際問題,是他們工作中的好榜樣,生活中的“老大哥”,他說,“作為一名干部骨干就要心系組織、情系隊友、無私奉獻”。“我去、我行、讓我上”是謝孳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入伍10年以來,謝孳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畏艱險、敢打必勝,赴湯蹈火、恪盡職守,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貢獻,所帶中隊連續3年被總隊評為“基層建設先進中隊”。個人先后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被總隊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
記者手記
每一滴汗水都代表著一份拼搏,每一個傷疤都是他們的勛章!
在寫稿的過程中,我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采訪謝孳向的場景。我之前都是在哪里采訪他的呢?是地震搜救訓練場、山岳救援訓練場,還有比武場地上。在我印象中,每次采訪謝孳向時,他總是一副“灰頭土臉”的模樣。采訪時,我從未第一時間找到過他的身影,他的隊友總是告訴我:“馬老師,請稍等,我們隊長正在訓練場上。”當我看到他時,他正在訓練場上;而當我看不見他時,他則在水泥管里進行狹小空間救援訓練。
有一次,在等待采訪的間隙,我在地震救援訓練場上目睹了一場“方寸之間”的救援行動。隊員們迅速破拆、打穿水泥板、剪斷鋼筋網,開辟救援通道。整個救援過程環環相扣,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動作迅速。隊員們沉著冷靜,操作行云流水,在狹小空間內展開營救,最終成功將被困人員救出。每個隊員之間的默契程度讓我震驚不已。我在想,他們經歷了多少次的訓練和磨合,才能達到如此默契的程度。
當謝孳向從管道中爬出來時,他的臉上汗水夾雜著泥土,使他的臉更加黝黑,滿身灰塵。他笑著對我說:“比之前的訓練快了幾分鐘,以后要更快一些。”是啊,哪怕是快幾分鐘也讓他非常開心。因為在救援現場,快一分就有機會多救出一個人。正是這樣一支隊伍,讓我明白了森林消防員的職責不僅僅是滅火。
獲得第二屆“中國消防忠誠衛士”稱號后,他在朋友圈中寫道:“感謝云南森林消防總隊這個光榮的集體,感謝昆明森林消防支隊這個團結奮斗的大家庭。這是榮譽,更是責任。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所了解的謝孳向,便是如此熱衷于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摸爬滾打。一切榮譽的取得源自日常的刻苦訓練。只有平時苦練本領,關鍵時刻才能頂得上。
鮮花獻給勇士,榮譽獻給英模。赴湯蹈火的英雄們真是了不起!愿所有消防員能在每一次任務中平安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