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是號角,黨徽在閃耀。在增援大理滅火作戰中,BS市森林消防支隊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守初心、擔使命,爬溝過坎、沖鋒在前,將黨旗插在一線,將戰斗堡壘建在一線,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在一線,凝聚紅色力量,齊心共抗火魔,讓黨旗在滅火作戰第一線高高飄揚!關鍵時刻豁得出、頂得住、打得贏,是廣大群眾對我們森林消防隊伍的考驗。練在平時、用在戰時,面對艱難險阻,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身為一名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共產黨員。危難險阻面前,人人叫響“我是黨員,我先上”“看我的,跟我上”等口號,這些話語,最能體現共產黨員的擔當,最能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支隊黨委在火場一線組建黨員突擊隊,將黨組織作用發揮在最前沿。在金甲山,3天2夜的滅火戰斗,武紅斌支隊長、和智政委、政治部邱國海主任,他們帶隊攻堅,堅守救援一線,臨陣指揮果敢,情況研判準確,思想動員高效……在火場上,他們帶領隆陽和直屬兩個中隊克西南線大火、戰北線攻堅滅火,連續作戰,全力救援,為全體消防救援人員做出樣子,“你們看我們的!”
帶隊走在前面,指揮定在戰位,救援擔當先鋒,危險最后撤離,這是他們的真實寫照。“楊曉接隊長,帶領你們的人從這里縱深推進,一定要清理徹底,要水我給你輸送,要人我給你配屬,給你們觀察著風力風向,不清理徹底,不能收兵。”在鳳儀火場,和智政委帶領直屬中隊利用常規機具攻堅滅火。
“楊斌,你們跟著我,砍刀油鋸在前面開路,聽我的指揮,我們一定要在風來之前,將這個火頭‘拿下’!”在金甲山火場,面對西線茂密的植被、近70度的陡坡和熊熊燃燒的大火,關鍵時刻,武紅斌支隊長根據自己多年的滅火實戰經驗,果斷下達命令,一錘定音,帶領隊伍撲了上去。連續奮戰了10余小時,撲明火、打隔離、清余火,直至明火全部撲滅,才坐下來“歇一歇”,全身也染成了“煙熏”色。
黨員就是關鍵時刻頂得上去,扛得住的那群人。“沒事,讓我去!我是黨員”“我們去拿,我們是黨員”這些樸實的話語在大理救援的4天3夜,隨處聽聞。
“植被特別密,油鋸手、砍刀手,你們在前面開路,我們跟進撲打”“我來!”巨鵬飛拿著油鋸沖了上去。3月16日凌晨,隊伍抓住夜間風小、氣溫低的有利條件,快速撲救,巨鵬飛拿油鋸和砍刀為后續跟進撲火人員砍開茂密植被,也為遇有險情時留下快速轉移“通道”。戰斗從15日夜間11時持續到16日上午起風前,巨鵬飛一直堅持在最前面,撤回來休整時,手不受控制的抖動著。“指導員,大風起來了,我們攻堅滅火需要水,你組織幾個人去取水”“報告我去”“我來”聽著對講機里傳來的聲音,巨鵬飛和幾個班長拖著疲憊的身軀,堅定了站了起來,斬釘截鐵的說。
水泵手萬進,是一名戰斗班班長,更是隆陽中隊的滅火尖兵。在鳳儀火場,經地形勘察,武支隊長決定采取架設水泵以水滅火與常規分隊共同配合的方式打開突破口后實施滅火。“1、2號泵很關鍵,讓我們去!”在安排水泵接力順序時,萬進和二優主動擔當,站了出來。“一號泵給油,給油!壓力不夠,水沒有到我這里!”萬進焦急的聲音傳來。“單向閥一定要接上,要不然壓力過大,會影響水泵的效率”“報告隊長,我們供水可能要暫停3分鐘,我這臺水泵需要更換配件和油桶!”上下檢查水帶,聆聽水泵聲音等,及時地判斷情況,是保證輸水效率的關鍵,特別是在高山上架設水泵輸水。萬進在半山腰處架設了水囊,為參加滅火作戰的群眾提供水源,讓他們少走了不少的路。“都是為了救援任務,我能節省一點時間,就是為救援行動做出了貢獻。”萬進說道。
4天3夜的滅火戰斗,巨鵬飛、萬進等多名黨員,始終以身先士卒帶動身邊人,火場最危險、地形最復雜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作為班長,任務面前他先出列;作為黨員,危難關頭他先頂上。有的黨齡長,有的剛加入黨組織不久,但他們都不含糊,都用崗位上喊出的“我來”來正名。
火情就是命令,責任重于泰山。“最美逆行者”,是廣大群眾對不畏艱難、義無反顧奔赴救援現場的消防救援人員的高尚道德評價。在“逆行者”隊伍里,中國共產黨的黨旗高揚醒目,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身影無處不在。
劉少勇是直屬中隊中隊長助理,一名擁有15年黨齡的消防員。從“橄欖綠”到“火焰藍”,在16年歲月里,他不記得每次上火場的情景,因為上的次數多;他記得每次上去要干什么,因為那是責任。
在金甲山火場,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谷深林密的復雜環境,劉少勇的一句“跟我上!”總能讓大家找到力量,安心地跟在他的后面,無畏地沖向火線。“哪里能打、哪里不能打,他每次都能帶著我們圓滿完成任務。”直屬中隊消防員魁葉龍說。從入伍到現在,魁葉龍每次出任務都跟在劉少勇的身后,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成長為攻堅班班長。劉少勇帶著經驗豐富的18名黨員組成黨員突擊隊,歷時56小時連續鏖戰,專挑任務中的“硬骨頭”啃、硬仗打,中隊負責的北線火線終被撲滅。“任務交給他,我們放心。”指導員熊自成講。
轉戰鳳儀火場,劉少勇帶著直屬中隊的李江華、楊紹龍幾人配合水泵撲打火場北線東段,背上風力滅火機就在向前推進,好像不知疲倦。“今年是最后一年了,在隊伍的日子過一天少一天,參加滅火救援任務進入倒計時,這是最有意義的時光。”劉少勇在休息時和大家交流。“水泵壓制火頭,風力滅火機、二號工具,跟我上!”短暫的休息后,劉少勇又帶領大家頂在火勢最烈、火情最急的一線,帶領隊員不到20分鐘就撲滅了第一個火頭。
同樣,喊著“看我的!”讓大家感動的還有“戰地記者”。他們實時跟拍隊伍任務動態、感人故事、鮮活典型,定格救援人員滅火“畫像”,傳播“保山森林消防好樣子”,凝聚打贏“正能量”,確保參戰消防救援人員始終熱情飽滿、士氣高昂和斗志頑強。新聞報道員馬開龍為了留下第一手珍貴的素材,跑上跑下,既要隊伍前方攻堅克難的鏡頭,又要兼顧后勤保障的鏡頭,“滅火作戰不只是打火頭、攻險段,后勤保障同樣重要,這些都是很珍貴的素材,一定要留住這些精彩瞬間。”他這樣說,也是這樣做。“記錄不下大家奮戰在一線的珍貴鏡頭,就是失職”。每次任務,他帶著相機、錄像機出現在隊伍行動的各個環節,記錄著各種感人的瞬間。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個小組就是一道防線,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危難時刻,又見遍地英雄。BS市森林消防支隊各條火線臨危不懼、英勇頑強、奮力撲救、連續奮戰的縮影,匯聚成了困難面前豁得出、關鍵時刻沖得上的強大動力,書寫著屬于“守夜人”擔當和奉獻。
3月15日14時50分,DL市鳳儀鎮富成村附近林區發生森林火災。當晚21時40分,接YN省森林消防總隊預先號令,YN省森林消防總隊特種救援大隊迅速出動130名消防員星夜馳援大理火場。火災撲救過程中,大隊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勇挑重擔、率先垂范,以實際行動體現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讓鮮艷的黨旗始終飄揚在滅火一線。
火線蔓延到哪,組織工作就開展到哪
在群山火海中、在戰斗第一線,哪里有災情,哪里就有黨旗飄揚,哪里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滅火戰斗中,各級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迅速建立黨(團)員突擊隊、滅火先鋒隊,串聯起一道沖不散、打硬仗的“防火墻”。大隊于3月16日凌晨2時40分到達指定區域,3時10分,特勤大隊接到前指命令,抵達火場東線后打開突破口,采取“一線推進”戰術,沿火線右翼向北撲打。面對地形復雜、天氣寒冷等惡劣情況,大隊按照“黨團結對、以老帶新、強弱搭配、混編編組”的編隊方式,保證每個分隊都有干部、每個小組都有黨員。任務中,大家相互配合、相互鼓勵、相互扶持,無一人受傷,無一人掉隊。
“我的崗位就在這里”
任務考驗擔當。火情面前,黨員干部義無反顧沖在最前,趟山路、披荊棘,頂濃煙、戰火魔,身先士卒、并肩作戰。滅火行動中,戰斗員、報務員、衛生員始終堅守在崗位上,身先士卒、英勇作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影響和感召隊伍,發揮了關鍵少數的關鍵作用,成為了此次滅火救援戰斗的中流砥柱。
越是艱險越往前
關鍵時刻沖得出去、危難時刻站得出來,沖鋒在一線的黨員,把滅火戰斗作為檢驗黨性的磨刀石,在關鍵時刻彰顯先鋒本色。“逆火前行,黨員帶頭,黨員突擊隊在行動!”特種救援大隊二中隊溫榮斌同志叫響了“我是黨員,跟我上”的口號,作為一名班長,他沖鋒在前,哪里最危險、最困難、最緊急,他就出現在哪里。他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哪怕我的身體再累,我也不會倒下,我要起到一名黨員的作用,為全體隊員做好榜樣,勇挑重擔,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一面面鮮紅的黨旗、一名名的黨員沖鋒在前的身姿,成為引領全體救援人員全力滅火搶險、勇上一線的指向航標,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本色,讓黨旗更紅、讓黨徽更亮。
DL市森林火災發生以來,YN省森林消防總隊特種救援大隊共投入130名消防救援人員、滅火裝備600余件套、通信設備70余件套、各類車輛13臺。在救援一線始終擔負著打火頭、攻險段的“排頭軍”,多次克服了部分急難險重地段撲救任務,真正發揮出了尖刀拳頭分隊作用。在高強度高壓力的森林滅火行動中,是政治工作“生命線”的獨特魅力和強大效能激發了他們敢打必勝的內在動力。
緊跟任務進程,救援現場,在支隊黨委的統一領導下,該大隊始終能夠及時做好動員部署,分時段,分階段明確任務安排,細化責任分工,第一時間向全體參戰隊員傳達上級黨委慰問電精神,激勵全體消防救援人員始終牢記囑托期望。實現政治工作與滅火戰斗統一部署、統一步調,協同運作。
戰斗中,黨委就是克險降魔的核心,支部就是攻堅克難的堡壘,黨員就是沖鋒陷陣的旗幟,2個黨員突擊隊,20余名黨員把“好樣子”灑在滅火救援一線,并在休息間隙組織全體黨員莊重的舉行了一場重溫入黨誓詞活動,鏗鏘有力的誓詞回蕩在群山之間。
按照前線政工安排部署,大隊兩個參戰隊伍嚴格落實戰時經常性思想工作機制,見縫插針地開展談心談話、心理疏導,及時準確了解掌握參戰人員思想動態,確保斗志不減、作風不散、思想不亂。
“兄弟們,大家一宿未眠,此刻肯定特別疲憊,但是我們特勤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總隊支隊首長都和地方領導說我們特種救援大隊是總隊救大險,抗大災的尖刀拳頭力量,我們一定要敢打必勝,不辜負首長地方政府對我們的信任和囑托”特種救援大隊一中隊指導員李曉明說到。
堅持人文關懷至上,該大隊及時開展“家屬熱線”,主動聯系參加此次滅火作戰廣大消防員家屬,向他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通過打電話、發消息、組織參戰隊員與家屬視頻連線報平安,有效緩解了家屬們的牽掛擔憂,贏得了他們的支持與理解,極大鼓舞了參戰隊員的斗志,也得到了全體消防救援人員的一致好評。
政治工作永遠是消防救援隊伍的“生命線”,任務進行到哪里,政治工作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它能夠源源不斷為消防救援人員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激勵他們培塑攻堅克難、敢打必勝、勇于挑戰的過硬作風和優秀的政治工作能力,讓“生命線”煥發生命力,催生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