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發(fā)招賢令
- 朕要開始撒野了
- 尋痕皇子
- 2010字
- 2021-01-12 18:25:08
“陛下~大才~”
扶蘇看著虞姬微笑,稍過了會,只聽虞姬驚嘆~
她美目輕抬,臉泛崇敬和羨慕,那一抹羞紅夾雜在其中,用著堅定的目光與扶蘇對視,進(jìn)而凝視~
該詩撇開一切雜念來說,主看詩句和其中韻味,真乃一首好詩也!
將其描寫的很唯美~
好詩!
好詩啊!
她,很喜歡!
“姑娘,說話算話哦!”
扶蘇看著虞姬愣了下,緩過神來后,他猛的眨了下雙眼,輕笑道。
華夏唐詩宋詞一大堆,今后,有得你忙了!
虞秘書!
“陛下放心,這是自然。”
虞姬收眼,沖著扶蘇溫柔行禮。
“好,甚好。”
扶蘇轉(zhuǎn)身,笑著行去。
身后,小德子也是喜笑開顏,今后,虞美人就是陛下身邊的隨身秘書了!今后,就可以經(jīng)常看到虞美人了!
真好!
見此身影,虞姬輕輕一笑,快步跟上。
反正隨時都可以走,怕甚!
看陛下這般模樣子的人,不像是無賴~
虞美人,說實話,扶蘇剛才對此心動了!
這虞姬,不得不說,是真的美!
在扶蘇心中,方才,有那么一刻,那種美,簡直就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扶蘇真恨不得~
且說,自家后宮也已有羋幼薇和田微棠,也都是美人,可這~
唉!這就是做了皇帝的通病!
人,終究還是人!
運氣好,來到了這,做了皇帝,如若不放縱點,那豈不是糟蹋了!
但無奈,扶蘇對此,實在不能~
畢竟,實史上,虞美人跟霸王項羽有過一段孽緣,傳奇的不能再傳奇了~霸王別姬~
所以此等良機(jī),扶蘇不能就此因為一己私欲從而摒棄,否則,收服項羽將會成為自己的另一大煩惱。
就算到時無法一擊即中~
但至少,有虞姬在,對于收服項羽,扶蘇的信心也會更足一些,哪怕到時,異況百出,有虞姬在,扶蘇相信,也不會有天壤之別!
~
時間流逝,待扶蘇步入書房之后,此刻,他覺得有一事得趕緊落實,否則,他心有不安。
那就是,頒布招賢令。
顧名思義,進(jìn)而招攬?zhí)煜掠⒉拧?
扶蘇想著,能與其共治大秦,是最好不過的!
如,漢初三杰,張良,蕭何,韓信,以及陳平,項羽高參~范增,著名縱橫家~蒯通,還有戰(zhàn)國四大戰(zhàn)神,武安君白起之孫,李左車~等等等等~
這些英才,定天下,謀華夏,各個都是佼佼者,一想到這,扶蘇就忍不住身形一顫,雙眼一瞪,深吸一氣,將其緩緩呼出。
如若能將其全部都招入大秦為官,為大秦效力,那對自己,對大秦,對華夏而言,簡直就是如虎添翼,何懼亂世,何懼匈奴,更何懼不能定世界啊!
且,扶蘇其實從來到這~至今,內(nèi)心更是早早的就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從某天開始,定要將這全部都招入麾下的心愿給一一實現(xiàn)了。
如若不從,那就要看對方的意圖了!
畢竟,這些人說到底都是六國遺留下來的隱患,都想要復(fù)辟自己曾經(jīng)的家國~
比如,張良~就有過前科!
博浪沙行刺自己的父親,始皇一事~
所以,如若這些人中有人不從,但能安詳,那扶蘇自然也不會過多為難,也不會逼迫,絕對讓其安渡一生。
可如若有人不僅不從,反而還不聽勸阻,一直跟自己對著鬧,鬧個沒完沒了,那不好意思,朕,只能跟你說抱歉了!
要么,無期徒刑,要么,死刑!
好似民國時期的張學(xué)良一樣~
到了關(guān)鍵時刻,扶蘇也絕對不會手軟,管你大才還是什么才。
又如,漢初,韓信被殺~
不過說到底,還是看情況,如果此才聽勸阻,有所轉(zhuǎn)變,那自然是好。
你給朕面子,朕就給你機(jī)會~
而更好的,便是直接投入懷抱的那種~
而扶蘇之所以將此事一直拖至今日才辦,也是有原因的。
畢竟,雖身為扶蘇,但剛剛登基帝位時,什么表率和功績都還沒做出來,你就直接頒布招賢令,對六國英才,天下英才來說,豈不是有點大洪浪突然被一小小的瓦片擊中,只能泛起點滴浪花,除了讓人家以此免費的看個熱鬧之外,還有何用?
說到底,始皇帝剛駕崩時,自己剛來此時,天下的格局,其實還沒有多大的變化。
最大的變化,無非就是自己改變了扶蘇,讓其登了帝位,僅此而已。
故此,也可以想象,六國隱患見始皇帝一死,早已隱忍了許久想要復(fù)辟舊時家國的心,不知會燃到何種高度。
倘若這時再將招賢令丟出,無疑是自找無趣。
而現(xiàn)在丟出,就不一樣了!
隨著扶蘇登基以及時間的見證,在天下人的眼中,扶蘇推行了主儒輔法的治國政策,廢除了殉葬,罷免了李斯,且,接下來,還有大赦天下等一系列改革方針相繼推出。
這時,再推出招賢令,猶如鯉魚得水,搞不好,還能借此時機(jī),一躍而上,飛過龍門。
不過說到底,這也只是扶蘇的遐想而已,具體結(jié)果,還是得看實際情況。
不過這個時候,是扶蘇以為,最適合推出招賢令的時候。
就算到時結(jié)果不如意,也不會比早些時候推出招賢令來的差,這一點,扶蘇是始終相信的。
“寫好了嗎?”
不多時后,書房中,扶蘇轉(zhuǎn)眼看向左側(cè)正跪地而坐的虞姬。
此番招賢令,扶蘇親念,虞姬親寫。
借此機(jī)會,扶蘇也想先看看,虞姬對隸書的掌握。
“陛下,寫好了。”
虞姬放下手中細(xì)筆,抬眼,直視扶蘇,微笑道。
扶蘇趕忙挺直腰桿,板正身子,挑眼,朝著虞姬身前的矮桌面上看去。
“嗯!”扶蘇點了點頭,“寫的不錯。”
扶蘇以為,虞姬寫的,比起自己,至少要好。
“謝陛下~”
招賢令:
當(dāng)今華夏,四海八荒,已凝其一,
故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至此,朕,誠心誠意,招賢納士,愿與華夏各地的英才們,共治大秦。
大秦二世皇帝,
扶蘇,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