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穿越篇】 鄱陽湖
- 明朝穿越決雌雄
- 羽化成詩..
- 2297字
- 2021-02-19 00:14:53
“文正,我想和你商量些事情”
“您說”朱文正面對劉延才的突然來訪明顯有些疑惑。劉延才這次來肯定不是有正事,不然不會這么隨意。
“馬上朱元帥就要來了,到時候陳友諒必定解圍,尋找決戰的地方”劉延才一板正經的跟朱文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文正這就很迷惑了,看起來他是在說正事啊,為啥這么稱呼自己。于是朱文正也坐直起來
“為什么”
“陳友諒此行是空過而來,這樣就回去絕對不是陳友諒的性格”
“所以呢”
“決戰一定會爆發”
“您到底要說什么”
劉延才笑了起來,看著朱文正
“我昨夜夜觀天象,認定決戰之地必然在鄱陽湖!為了到時候決戰方便,我打算和李善長去那邊看看,考察一下”
朱文正明白了。
考察是借口,玩才是目的。
劉延才實在受不了高壓環境了,而且在現實社會找不到時間來這里玩。反正決戰在鄱陽湖,趁著山清水秀去看看也不是壞事
就算是借口朱文正也不能不應,因為他早有聽說劉延才料事如神,如果事實果真如此那劉延才去玩玩也沒問題。
于是朱文正同意了
他們在一個神秘的夜晚偷偷溜出了洪都,然后借了一艘小漁船,就踏上了鄱陽湖之旅
鄱陽湖,古稱彭蠡、彭蠡澤、彭澤,位于江西省北部,地處九江、南昌、上饒三市,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僅次于青海湖。
鄱陽湖,是長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也是長江流域的一個過水性、吞吐型、季節性重要湖泊,在調節長江水位、涵養水源、改善當地氣候和維護周圍地區生態平衡等方面都起著巨大的作用。
在那個時候,鄱陽湖主體部分中間瘦,兩頭鼓,著實像一個葫蘆。
他們延九江湖口進入了鄱陽湖。
一進到鄱陽湖,他們就來到了鄱陽湖的西鄱湖。這個西鄱湖非常在當時非常狹窄,里面有一些很有外形特色的孤島,但是數量少,不如東鄱湖多。
第一座吸引他們的小島便是一座形如鞋子的小島。這個小島形如鞋子,位于鄱陽湖口主航道右側的位置。鞋子的兩側和鞋跟均為巖石,且由鞋尖向鞋跟位置慢慢變高。鞋的上面為挺立的松枝所覆蓋,郁郁蔥蔥,令人拍手叫絕。
在松樹中,幾座高塔非常吸引目光。
“這里是鞋山,顧名思義長得像鞋子。看那了嗎,那是小孤山,所以這座山又稱作大孤山。”
“既然如此,他有什么傳說嗎”劉延才突然開口問道
劉延才想了一會
“好像是有一個,就是有一個仙女非常喜歡這里夜游于此,因為太開心了結果把自己的鞋子丟在這里了。好像就是這樣”
劉延才雖然沒有來過,但是又了解過,所以對于一些比較突出的小島還是有些印象的
……
他們繼續往前走,劉延才看到了那傳說中隕石落在湖中而成的小島——落星墩
這座落星墩比較小,總面積不過1800平方米。畢竟是“隕石”,上面的植被很少,但是有比較顯眼的庭院。
酈道元在《水經注》里記錄道:“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傳曰有星墜此以名焉”。王安石詩中所形容的“萬里長江一酒杯”更是千古傳名。
……
這天下了點小雨,另外實在是累了于是到不遠處的青山休息。到了青山的一處地方下了船,一回頭,馬鞍島隱隱約約出現在兩人眼前
“延才兄特意到此,絕對不只是為了勘察地形吧”
他們到了一家小酒館吃飯
“鄱陽湖實在是好看,到了以后,想來恐怕也沒有時間了。難得來此一看,怎能不陶醉于此?”
“您有什么想法嗎”
“難以用文字表達”
飯后,他們到了馬鞍島附近
“這座島叫做馬鞍島。看看就知道為啥了,因為長得像馬鞍”
這座馬鞍島是西鄱湖里最大的一個小島,與鄱陽湖畔的青山相鄰,不過7公里水程,所以才能在青山看見馬鞍島。
在后來,這個島上的一對父子成了舉人和進士,而且設立了行政村,算是西鄱湖小島的驕傲
……
終于,跨越松門山,他們到達了東鄱湖,也是鄱陽湖最主體位置。這片水域水量大,有大量群島,鄱陽湖40多座島嶼大多都在東鄱湖
東鄱湖就是那個形如葫蘆的地方。這里水很清,周圍環繞著群山,隱隱約約能看見其大樣,猶如一幅潑墨水墨畫。沒有清晰的輪廓,卻有明暗之分,配合薄霧,猶如處于仙境之中。這里,令多少詩人情意未盡,令多少畫家留連忘返,令多少攝影家如癡如醉
而且作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里更是非常多的鳥類飛過,排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或于高空翱翔,或靠近湖面用翅膀劃水而行,到了越冬時節,這里更是候鳥的天然樂園
……
長山群島是東鄱湖最著名的群島,也是整個鄱陽湖最著名的群島。不光指他的景色秀美,而且其地理意義也很重要。走到這里,各種商船也就多了起來,上面載滿了木材,瓷器陶器,是商業要道。
長山群島的重點是長山。這個名字也是一步一步改過來的。
“在之前,她是蠡山身旁的一座小山,因性格頑劣被蠡山老母用皮鞭趕到現在的地方,故稱為“犟山”。
島后面是深水湖,無論冬夏,水路都可以直接到達九江、南昌、鄱陽。整個島嶼包括獅子山、繡球山以及下山等一系列小島,按東北至西南方向一字排開,陳列于茫茫的鄱陽湖水當中,是真正的“四望疑無地”!如同鄱陽湖中的小夏威夷,又仿佛是一艘巨大的船只在無邊的鄱陽湖中行駛。下山島在最南端,湖岸線曲折,湖汊較多。最高的山峰為長山島上的尖峰頂,登高遠眺,鄱湖風景一覽無遺,盡受眼底。
這個島上有一些漁民家庭,這些家庭以捕魚為生。這些人可不是普通的捕魚,作為從古至今繼承下來的技術,他們采用最先進的駕駛技術,使用最先進的漁具,簡直是捕魚業中的佼佼者。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琵琶行》
“漁舟唱晚,響徹彭蠡之濱”——《滕王閣序》
……
他們坐在漁船上到處看,不一會雨又下了起來,他們趕緊進到船艙里避雨賞景。
“劉將軍,所以我們來真的就是純玩”
李善長終于憋不住了
“不然呢?”
“要是朱元帥問詢起來,我們可該如何回答是好”
“我們看見了什么,就說什么唄。”
為了不耽誤太多時間,他們沒有呆幾天就離開了鄱陽湖。因為此刻回洪都實在是太危險了,所以他們暫時回到了應天府修整了一下,等待朱元璋到達后與朱元璋完成了匯合。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