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CAD 2019快速入門、進階與精通(升級版)
- 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編著
- 8字
- 2021-01-05 17:43:49
第5章 圖形的編輯
5.1 選擇對象
在AutoCAD中,我們可以對繪制的圖元(包括文本)進行移動、復制和旋轉等編輯操作。在編輯操作之前,首先需要選取所要編輯的對象,系統(tǒng)會用虛線亮顯所選的對象,而這些對象也就構成了選擇集。選擇集可以包含單個或多個對象,也可以包含更復雜的對象編組。選擇對象的方法非常靈活,可以在選擇編輯命令前選取對象,也可以在選擇編輯命令后選取對象,還可以在選擇編輯命令前使用SELECT命令選取對象。
5.1.1 直接選取對象
對于簡單對象(包括圖元、文本等)的編輯,我們常常可以先選擇對象,然后再選擇如何編輯它們。選擇對象時,可以用鼠標單擊選取單個對象或者使用窗口(或交叉窗口)選取多個對象。當選中某個對象時,它會被高亮顯示,同時稱為“夾點”的小方框會出現(xiàn)在被選對象的要點上。被選擇對象的類型不同,夾點的位置也不相同。例如,夾點出現(xiàn)在一條直線的端點和中點、一個圓的象限點和圓心或一個圓弧的端點、中點和圓心上。
1. 單擊選取
操作方法:將鼠標光標置于要選取的對象的邊線上并單擊,該對象就被選取了,如圖5.1.1所示。還可以繼續(xù)單擊選擇其他的對象。

圖5.1.1 單擊選取對象
優(yōu)點:選取對象操作方便、直觀。
缺點:效率不高,精確度低。因為使用單擊選取的方法一次只能選取一個對象,若要選取的對象很多,則操作就非常煩瑣;如果在排列密集、凌亂的圖形中選取需要的對象,很容易將對象錯選或多選。
2. 窗口選取
在繪圖區(qū)某處單擊,從左至右移動鼠標,即產生一個臨時的矩形選擇窗口(以實線方式顯示),在矩形選擇窗口的另一對角點單擊,此時便選中了矩形窗口中的對象。
下面以圖5.1.2所示為例,說明用窗口選擇圖形中圓的操作方法。

圖5.1.2 “窗口”選取對象
指定矩形選擇窗口的第一點。在繪圖區(qū)中,將光標移至圖中的A點處并單擊。
指定矩形選擇窗口的對角點。在命令行
的提示下,將光標向右移至圖形中的B點處并單擊,此時便選中了矩形窗口中的圓,不在該窗口中或者只有部分在該窗口中的圓則沒有被選中。
注意
當進行“窗口”選取時,矩形窗口中的顏色為紫色,邊線為實線。
3. 窗口交叉選取(窗交選取)
用鼠標在繪圖區(qū)某處單擊,從右至左移動鼠標,即可產生一個臨時的矩形選擇窗口(以虛線方式顯示),在此窗口的另一對角點單擊,便選中了該窗口中的對象及與該窗口相交的對象。
下面以圖5.1.3所示為例,說明用窗交選取圖形中的圓與矩形的操作步驟。

圖5.1.3 窗交選取對象
指定矩形選擇窗口的第一點A。
指定矩形選擇窗口的對角點B,此時位于這個矩形窗口內或者與該窗口相交的所有元素均被選中。
注意
當進行窗交選取時,矩形窗口中的顏色為綠色,邊線為虛線。
5.1.2 在使用編輯命令后選取對象
在選擇某個編輯命令后,系統(tǒng)會提示選擇對象,此時可以選擇單個對象或者使用其他的對象選擇方法(如用“窗口”或“窗交”的方式)來選擇多個對象。在選擇對象時,即把它們添加到當前選擇集中。當選擇了至少一個對象之后,還可以將對象從選擇集中去掉。若要結束添加對象到選擇集的操作,可按Enter鍵繼續(xù)執(zhí)行命令。一般情況下,編輯命令將作用于整個選擇集。下面以MOVE(移動)命令為例,分別說明各種選取方式。
當輸入編輯命令MOVE后,系統(tǒng)會提示,輸入符號“?”,然后按Enter鍵,系統(tǒng)命令行提示圖5.1.4所示的信息,其中的選項是選取對象的各種方法。

圖5.1.4 命令行提示信息
1. 單擊選取方式
單擊選取方式的操作步驟如下。
在命令行中輸入MOVE命令后按Enter鍵。
在命令行
的提示下,將鼠標光標置于要選取的對象的邊線上并單擊,該對象就被選取了。此時該對象以高亮方式顯示,表示已被選中。
2. 窗口方式
當系統(tǒng)要求用戶選擇對象時,可采用繪制一個矩形窗口的方法來選擇對象。下面以圖5.1.5所示為例,說明用窗口方式選取圖形中的圓的操作步驟。

圖5.1.5 窗口選取對象
在命令行中輸入MOVE命令后按Enter鍵;在命令行中輸入字母W后按Enter鍵。
在命令行
的提示下,在圖形中的A點處單擊。
在命令行
的提示下,在圖形中的B點處單擊,此時位于這個矩形窗口內的圓被選中,不在該窗口內或者只有部分在該窗口內的矩形則不被選中。
3. 最后方式
選取繪圖區(qū)內可見元素中最后繪制的對象。例如,在繪圖區(qū)先繪制圓形,后繪制矩形;在命令行中輸入MOVE命令后按Enter鍵;再輸入字母L后按Enter鍵,系統(tǒng)則自動選擇最后繪出的那個對象——矩形。
4. 窗交方式
在定義矩形窗口時,以虛線方式顯示矩形,并且所有位于虛線窗口之內或者與窗口邊界相交的對象都將被選中。其操作步驟為:在命令行中輸入MOVE命令后按Enter鍵;再輸入字母C后按Enter鍵,分別在圖5.1.6所示的A點、B點處單擊,此時位于這個矩形窗口內或者與窗口邊界相交的所有對象都被選中。

圖5.1.6 窗交選取對象
5. 框選方式
該選項涵蓋了“窗口”和“窗交”兩種選取方式。其操作方法為:在命令行中輸入編輯命令(如MOVE命令)后按Enter鍵;輸入字母BOX并按Enter鍵;如果從左向右繪制矩形窗口,則執(zhí)行窗口選取方式,如圖5.1.7所示;如果從右向左繪制矩形窗口,則執(zhí)行窗交選取方式,如圖5.1.8所示。

圖5.1.7 從左向右框選圖形

圖5.1.8 從右向左框選圖形
6. 全部方式
選取所有對象(除了在凍結圖層或鎖定圖層上的對象以外),有些在屏幕上不可見的對象(它們可能在顯示區(qū)之外或在關閉的圖層上)也將被選取。因此使用該選項時,要考慮到當前不可見的對象是否要被選取。其操作方法為:在命令行中輸入MOVE命令并按Enter鍵;輸入字母ALL并按Enter鍵,此時圖形中的所有對象都被選中(假設在圖層上沒有設置鎖定或凍結的操作)。
7. 欄選(圍線)方式
通過構建一條開放的多點柵欄(多段直線)來選擇對象,執(zhí)行操作后,所有與柵欄線相接觸的對象都被選中。“欄選方式”定義的多段直線可以自身相交。其操作方法為:在命令行中輸入MOVE命令并按Enter鍵;在命令行中輸入字母F后按Enter鍵;依次確定圖5.1.9所示多段直線的A、B、C、D、E五個位置點,按Enter鍵后與多段直線相交的矩形都被選中。

圖5.1.9 欄選方式選取對象
8. 圈圍方式
通過構建一個封閉多邊形并將它作為選擇窗口來選取對象,完全包圍在多邊形中的對象將被選中。多邊形可以是任意形狀,但不能自身相交。其操作方法為:在命令行中輸入MOVE命令并按Enter鍵;輸入字母WP后按Enter鍵;依次指定多邊形的各位置點(圖5.1.10a所示的A、B、C、D、E五個點),系統(tǒng)將產生一個多邊形,按Enter鍵后完全包圍在多邊形中的元素都被選中,如圖5.1.10b所示。

圖5.1.10 圈圍方式選取對象
9. 圈交方式
通過繪制一個封閉多邊形并將它作為交叉窗口來選取對象,位于多邊形內或與多邊形相交的對象都將被選中。其操作方法為:在命令行中輸入MOVE命令并按Enter鍵;在命令行中輸入字母CP后按Enter鍵;依次指定多邊形的各位置點(圖5.1.11a所示的A、B、C、D四個點),按Enter鍵后所有在多邊形內或與多邊形相交的對象都被選中。

圖5.1.11 圈交方式選取對象
說明
圈圍方式是通過封閉的多邊形窗口選取,窗口方式是通過矩形窗口選取;圈交方式是通過封閉的多邊形窗交選取,窗交方式是通過矩形窗交選取。
10. 加入和扣除方式
在選擇對象的過程中,經常會不小心選取了某個不想選取的對象,此時就要用扣除方式將不想選取的對象取消選擇,而當在選擇集中還有某些對象未被選取時,則可以使用加入方式繼續(xù)進行選擇。下面以圖5.1.12為例,說明其操作步驟。

圖5.1.12 框選方式選取對象
在命令行中輸入MOVE命令后,按Enter鍵。
使用框選方式選取對象。單擊A點,然后從右向左定義矩形窗口并單擊B點,此時位于矩形窗口內或者與窗口邊界相交的對象都被選中。
使用扣除方式選取對象(假設此時圖5.1.12b中的正五邊形被誤選)。
(1)在命令行中輸入字母R后按Enter鍵,這表示轉換到從選擇集中刪除對象的模式。
(2)命令行提示,在此提示下單擊正五邊形的邊線。
說明
還可以不轉換到刪除模式而直接從選擇集中扣除對象,即按Shift鍵再選取需扣除的對象。
使用加入方式選取對象(假設還要選取圖5.1.13b中的直線)。

圖5.1.13 加入和扣除方式選取對象
(1)在命令行中輸入字母A后按Enter鍵,這表示轉換到選擇集中添加對象的模式。
(2)選取直線為加入對象。
11. 多選方式
指定多次選擇而不高亮顯示對象,可以加快對復雜對象的選擇過程。操作要領:在提示下輸入M,然后按Enter鍵。
12. 前一方式
選擇最近一次創(chuàng)建過的選擇集。操作要領:在提示下輸入P,按Enter鍵。
13. 自動方式
實際上是默認模式,單擊一個對象的邊線即可選擇該對象;指向對象邊線的外部或者繪圖區(qū)的空白位置,則自動轉換到框選的方法,以定義選擇框的第一個角點。操作要領:在提示下輸入字母AU,然后按Enter鍵。
注意
選擇下拉菜單命令,在系統(tǒng)彈出的“選項”對話框中單擊
標簽,在
選項組中選中
復選框,則“自動”模式始終有效。
14. 單個方式
在選擇了第一個對象時,對象選取工作就會自動結束。操作要領:在提示下輸入字母SI,然后按Enter鍵。
15. 交替方式
在一個密集的圖形中選取某對象時,如果該對象與其他對象的距離很近或者相互交叉,就很難準確地選擇到該對象,此時則可使用交替方式來選取。其操作方法為:在命令行中輸入MOVE命令后按Enter鍵;將光標移至圖5.1.14所示的圓形、三角形和直線的交點處;按住Shift鍵不放,連續(xù)按空格鍵,被預選的對象在圓、三角形和直線三者間循環(huán)切換,當圖中的圓以高亮方式顯示時,表示它此時正被系統(tǒng)預選。

圖5.1.14 交替方式選取對象
5.1.3 使用SELECT命令選取對象
使用SELECT命令可創(chuàng)建一個選擇集,并將獲得的選擇集用于后續(xù)的編輯命令中。其操作步驟如下。
在命令行中輸入SELECT命令后,按Enter鍵。
查看命令的多個選項。此時如要查看此命令的所有選項,請在命令行中輸入符號“?”并按Enter鍵,系統(tǒng)將在命令行列出選取對象的各種方法。
選取對象。被選中的對象均以高亮方式顯示,按Enter鍵結束選取。此時即創(chuàng)建了一個選擇集。
驗證選擇集:在命令行中輸入MOVE命令后,按Enter鍵;在命令行中輸入字母P后,按Enter鍵。此時剛才選取的對象又以高亮方式顯示,表示已經被選中。
5.1.4 全部選擇
選擇下拉菜單命令,可選擇屏幕中的所有可見和不可見的對象,例外的是,當對象在凍結或鎖定層上則不能用該命令選取。
5.1.5 快速選擇
1. 概述
用戶可以選擇與一個特殊特性集合相匹配的對象,比如選取在某個圖層上的所有對象或者以某種顏色繪制的對象。
選擇下拉菜單命令(也可以在繪圖區(qū)空白處右擊,然后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
命令),系統(tǒng)彈出圖5.1.15所示的“快速選擇”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用戶可設置要選取對象的某些特性和類型(如圖層、線型、顏色和圖案填充等),以創(chuàng)建選擇集。

圖5.1.15 “快速選擇”對話框
圖5.1.15所示的“快速選擇”對話框中各選項的功能介紹如下。
◆ 下拉列表:指定用戶設定過濾條件的應用范圍,可以將其應用于“整個圖形”或“當前選擇集”。如果有當前選擇集,則
選項為默認選項;如果沒有當前選擇集,則
選項為默認選項。
◆ 按鈕:這是選擇對象按鈕,單擊該按鈕,系統(tǒng)切換到繪圖窗口中,用戶可以選擇對象。按Enter鍵結束選擇,系統(tǒng)返回到“快速選擇”對話框中,同時自動將
下拉列表中的選項設置為“當前選擇”。選中
單選項,并取消選中
復選框時,此
按鈕才有效。
◆ 下拉列表:用于指定要過濾的對象類型。如果當前沒有選擇集,在該下拉列表中列出當前所有可用的對象類型;如果已有一個選擇集,則列出選擇集中的對象類型。
◆ 列表框:設置欲過濾對象的特性。
◆ 下拉列表和
文本框:設置所選擇特性的取值范圍。運算符如圖5.1.15所示,其中有些操作符(如“>”和“<”等)對某些對象特性是不可用的。
◆ 選項組:包含兩個單選項。
● 單選項:表示滿足過濾條件的對象構成選擇集。
● 單選項:表示不滿足過濾條件的對象構成選擇集。
◆ 復選框:將過濾出的符合條件的選擇集加入到當前選擇集中。
2. 應用舉例
下面以圖5.1.16為例,說明用快速選擇方式選取圖形中直徑小于200的圓的操作過程。

圖5.1.16 用快速選擇方式選取對象
打開隨書資源文件D:\cad1901\work\ch05.01\select5.dwg。
選擇下拉菜單
命令,系統(tǒng)彈出“快速選擇”對話框。
設置選取對象的類型和特性。
(1)在該對話框的下拉列表中選擇“圓”。
(2)在列表框中選擇“直徑”;在
下拉列表中選擇“<”;在
文本框中輸入值200;在
選項組中選中
單選項。
單擊該對話框中的
按鈕,此時在繪圖區(qū)中直徑小于200的圓以高亮方式顯示,表示符合條件的對象均已被選中。
- UG NX10.0從新手到高手
- Wordpress 3 Complete
- Photoshop CC中文版基礎與實例教程(第7版)
- AutoCAD 2018中文版基礎教程
- Photoshop+CorelDRAW平面設計實例教程(第4版)
- 中文版CorelDRAW X6基礎培訓教程(第2版)
- Python Testing: Beginner's Guide
- Photoshop電商設計與產品精修實戰(zhàn)(微視頻版)
- 中望3D從入門到精通
- Mastering Zabbix
- PKPM 2010結構分析從入門到精通
- Photoshop CC平面設計實戰(zhàn)從入門到精通
- Maya腳本應用手冊:表達式與MEL語言
- AutoCAD 2021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
- 中文版Photoshop CS6建筑效果圖后期處理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