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與樂山
- 樂山市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 677字
- 2021-10-29 10:39:09
序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化自信,是當前各級政府及文化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
傳統文化是什么?她不是籠統抽象的概念,也不是教科書般的經史子集,而是早已融入了樂山歷史與現實的豐富、實在、生動的文化存在。可以說,樂山地方文化便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派生和組成。
敘寫《名人與樂山》,既要寫歷代樂山生養的名人,也要寫那些到過樂山影響樂山的外籍名人。人,是文化傳承與創造的決定性因素;寫名人,就是梳理樂山文化發展脈落。這是本書編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從梳理文脈的角度去寫名人,無疑是艱難的,不僅需要對個體的認知,更需要從歷史的維度去確定其關聯性和價值所在。正因為如此,我們嘗試性地做了三方面的努力。一是以時間為軸,分“秦及以前”“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和“近現代”八個部分進行敘寫,對每個部分的時代特征予以概括性描述,對某個時間段的人物堅持“歸類同敘”,凸顯那個時代、那個群體、那個人的特定文化角色存在,增強樂山文脈源流的縱深感和繼往開來的遞進感,以及全書的關聯度、清朗度。二是在每篇稿件的構成上,先以“人物小檔案”推介主要人物,再在正文中評述該人物及相關人物的價值影響,由表及里、由點及面,方便讀者把握。三是在敘述方式上,盡可能地甄選配發相關詩文圖片,評詩論人說時代,添加文化元素,增強與現實的關聯度。
這種嘗試是否成功,有待讀者評說。對樂山文脈的梳理,本書也僅僅是開了一個頭,有待方家提出更多的新材料新發現新觀點。樂山地方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就是靠這種點點滴滴的層積迭加嗎?
是為序。
編者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