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關于澤州縣2017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8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2018年4月1日在澤州縣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縣財政局局長 賀愛軍

一、2017年預算執行情況

2017年,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下,全縣上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開源節流,勤征細管,財政收入“蛋糕”做大做強,財政改革發展更加穩健,科學理財水平不斷提高,為促進全縣和諧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強的財力保障。在此基礎上,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

(一)預算調整情況

2017年,我縣宏觀經濟形勢穩步好轉,財政收入增長較快。同時,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各項財政支出政策的調整,剛性支出需求及結構發生一定變化,亟需調整預算支出予以保障。基于上述原因,提出了2017年度財政收支預算調整方案,并經縣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批準。

1、一般公共預算調整情況

縣本級財力調增37355萬元,由年初預算255010萬元調整為292365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調增3735萬元,由年初預算255010萬元調整為292365萬元。

2、政府性基金調整情況

政府性基金財力由22997萬元調整為31064萬元。其中:政府性基金當年收入調減5100萬元;上級專項補助收入調增3167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收入調增10000元。

(二)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1、收入預算執行情況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52658萬元,占調整預算的113.08%,同比增長23.35%,增收28902萬元。從征收系統看:國稅系統完成58615萬元,占調整預算的101.01%,同比增長97.26%,增收28901萬元;地稅系統完成48024萬元,占調整預算的141.62%,同比增長20.03%,增收8013萬元;財政系統完成46307萬元,占調整預算的107.54%,同比下降14.30%,減收7724萬元;政策性退稅288萬元。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2658萬元,上級補助收入75530萬元,上級專項補助65570萬元,調入資金22246萬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7229萬元,債務轉貸收入6280萬元,收入共計329513萬元。

2、支出預算執行情況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93731萬元,占調整預算的101.42%,同比增長5.13%,增支14321萬元。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3731萬元,上解支出4313萬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5189萬元,債務還本支出6280萬元,支出共計329513萬元。主要支出項目執行情況:

(1)教育支出56791萬元,占調整預算的106.90%。其中:普通高中學生“兩免一補”投入1411萬元;投入1083萬元支持教育均衡發展;投入486萬元用于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班主任津貼和原民辦代課教師教齡補貼476萬元;投入1070萬元用于加快學前教育發展;投入2100萬元用于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

(2)農林水支出48364萬元,占調整預算的121.51%。其中:農業支持保護補貼66445萬元,惠及11.18萬農戶;特色農產品產業支撐項目貸款貼息134.5萬元,涉及貸款經營主體14家;退耕還林政策補助300萬元;農業綜合開發投入380萬元;低收入農戶冬季取暖用煤貨幣化補貼3268.6萬元,惠及16.3萬農戶;畜牧扶持資金250萬元。

(3)科學技術支出1821萬元,占調整預算的111.38%。其中投入70萬元用于科技項目支出;投入100萬元用于校縣共建農業示范基地建設;投入1423萬元用于光伏發電補貼。

(4)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43361萬元,占調整預算的97.62%。其中: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金1811萬元,惠及41萬人;村衛生所工作人員補助140萬元:計生獎勵政策兌現1942萬元;城鄉醫療救助684萬元,救助對象主要是農村五保戶、低收入群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2162萬元。

(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4880萬元,占調整預算的89.01%。其中:困難群眾生活補助5675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1050萬元;優撫對象撫恤經費、義務兵優待金4454萬元;就業創業資金1901萬元。

(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809萬元,占調整預算的126.17%。其中:投入125萬元支持縣文化館、圖書館及鄉鎮文化站免費開放;投入1800萬元用于農村文化建設。

(7)公共安全支出13486萬元,占調整預算的113%。其中:天網工程投入384萬元;黃標車及老舊車淘汏補貼755萬元,補貼車輛1179輛;投入145萬元支持“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

(8)節能環保支出600萬元,占調整預算的98.41%。其中:投入413萬元用于環境信息與監控環保能力建設;投入2800萬元用于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攻堅行動等污染治理工作。

(9)交通運輸支出18652萬元,占調整預算的86.12%。其中投入200萬元支持農村村鎮公交建設;投入255萬元用于客運班線建設;農村公路養護投入200萬元。

3、“三公”經費情況

“三公”經費財政資金支出1101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10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1069萬元;公務接待費22萬元。

(三)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政府性基金收入12905萬元,上級補助收入4468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0000萬元,上年結余8583萬元,收入共計35956萬元。政府性基金支出25734萬元,調出資金9594萬元,上解資金11萬元,支出共計3539萬元。收支相抵,結余617萬元。

1、收入預算執行情況

政府性基金收入12905萬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8841萬元;農業土地開發資金收入218萬元;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699萬元;城市公用事業附加收入400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1747萬元。

2、支出預算執行情況

政府性基金支出25734萬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20576萬元;彩票公益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743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50萬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3131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付息支出690萬元。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社保基金總收入69962萬元,加上上年滾存結余111824萬元,收入總計181786萬元。社保基金總支出46928萬元。收支相抵,滾存結余134858萬元。

1、收入預算執行情況

社保基金總收入69962萬元。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39476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3668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6818萬元。

2、支出預算執行情況

社保基金總支出46928萬元。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2914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2998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1016萬元。

(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國有資本經營收入8876萬元,全部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使用。

(六)落實縣人大預算決議情況及財政主要工作成效

1、構建綜合治稅大格局,超額完成財政收入任務

狠抓綜合治稅工作。明確方向抓稅收,制定全縣綜合治稅工作方案,敲定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職責,確保工作有部署、真落實見效果。堅持例會促稅收,嚴格執行月例會制度,共享涉稅信息,分析收入形勢,研究解決問題。加強監督保稅收,對綜合治稅工作不力、造成稅款流失的,在全縣范圍通報。

加強非稅收入管理。牢固樹立非稅收入是財政收入重要組成部分的新觀念,嚴格落實收入計劃,及時進行任務分解,將征收督收任務落實到責任單位,確保非稅依法依規征收,及時足額入庫,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調整測算財政收入。一方面,積極開展稅式支出測算、水資源稅調査、環境保護稅稅源調査、重點企業稅源調査等工作,及時掌握稅源基礎,進一步提高財政收入計劃制定的科學性。另一方面,根據經濟發展形勢和財政收入狀況,按法定程序進行收入預算調整,為全年財政預算執行奠定了基礎。通過有力舉措,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任務超額完成,收入總量、增幅均排名全市第一。

2、落實積極財政政策,不斷夯實經濟發展基礎

穩步推進“放管服效”改革,打造“六最”營商環境。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確定財政行政審批事項8項,做到“一個窗口”受理。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對財政法律法規規章全面梳理,明確執法檢查事項,納入隨機抽查事項清單,100%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實行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的目錄清單管理制度,切實做到“收費項目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收費、目錄之內嚴監管”。

用活用好財政激勵政策資金,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國發(2017)42號文、山西省鼓勵投資政策(2017年版)、晉城市招商引資十條和招才引智十條優惠政策,制定全縣創新招商引資體制機制,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積極爭取中央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1533”工業行動獎勵資金、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上級資金近億元,有カ支持了企業健康發展。

不斷規范投融資管理服務,實現政府銀行企業“三贏”。充分發揮中小企業還貸周轉金保障作用,按照“政府引導、公益運作、周轉使用、互利共贏”的原則,通過中小企業還貸周轉金平臺,幫助35家企業完成倒貸9.5億元,使用周轉金4.72億元。切實發揮政策性擔保機構的紐帶作用,通過縣金諾擔保公司的融資擔保,在保企業22家,在保金額4545萬元。

大カ推進應用PP模式,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按照“成熟項目重點推進、擬定項目協助推進”的要求,嚴格規范運作PPP項目,確保項目實施質量。全縣PPP項目庫儲備試點項目10個,總投資達到115億元。其中:衷園學校項目作為市縣示范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金村新區一期路網、生活污水處理、“四好農村路”等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3、持續保障改善民生,助推社會事業和諧發展

全力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積極落實惠民補貼政策,發放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并通過“一卡(折)通”發放到戶。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爭取1000萬元省級獎勵資金,用于巴公鎮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全力實施生態環境改善、宜游鄉村體驗等五大工程建設總投資3000余萬元。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實施項目98個,財政獎補資金779.9萬元,惠及群眾6.5萬人。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被列為全省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縣,爭取到省市扶持資金1200萬元,用于19個試點村(項目)建設。

始終助推教育優先發展。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一步鞏固完善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支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加快學前教育發展,對138家幼兒園“民辦公助”,實行學前教育全免費。推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繼續實行普通高中學生“兩免一補”政策。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支持中職學生國家助學金免學費,加強中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

不斷完善社保就業體系。提高低保標準,農村、城鎮低保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313元、541元,同時對低保對象中的未成年人老年人、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四類人在原基礎上又提高10%。完善救助體系,資助低保對象、五保戶、重度殘疾人、低收入老人等困難群體“參合”“參保”,對重點救助對象和特殊困難家庭中的大病患者予以大病醫療救助,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或其他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群眾發放臨時救助。促進創業就業,對吸納城鄉勞動者的企業給予一次性就業補助,通過創業培訓、技能培訓、預備制培訓等方式培訓勞動者,安排大學生公益性崗位、4050公益性崗位和大學生見習期崗位,購買基層公益性崗位,有效緩解了就業難問題。

著力深化醫療衛生事業改革。加強城鄉衛生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451萬元用于村衛生室信息網絡補助及日常運轉補助、北義城鎮和川底鄉兩個衛生院業務用房項目建設、縣婦幼院改造工程。支持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安排改革補助資金3325萬元有效破除了“以藥養醫”狀況。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標準由人均541元提高到601元,縣財政補貼標準達到59元,全縣參保率達到99.58%。推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投入2700萬元支持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管理、中醫藥健康管理等12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設。

致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認真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累計投入2億多元開展污染防治工作。加強環保能力建設,重點支持環境信息與監控環保能力建設。加大環境整治力度,重點支持破損道路揚塵治理、危化品檢驗、小箕河治理,以及禁養區內養殖場關閉搬遷工作。開展冬季清潔取暖改造,重點用于全縣17個鄉鎮、3萬戶居民清潔取暖改造任務。

4、深化財政改革管理,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

深化財政預算編制改革。加大預算統籌力度,將政府性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使用。細化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預算編制相關表格達到37張,縣本級部門預算涵蓋79個部門、137個單位,實現了“預算表格更豐富、部門預算更細化、領導代表看得懂”的目的。

推進政府采購管理改革。加強政府采購資金管理,全縣政府采購預算1.29億元,實際采購1.18億元,資金節約率9.18%。規范政府采購行為,不再將投標人的注冊資本、資產總額、營業收入、納稅額等規模條件作為資格要求或評審因素,取消差別待遇和歧視待遇。實行協議供貨和定點采購,按照“放管服效”改革和支持中小企業自主創業的要求,降低協議供貨商門檻,協議供貨商由2016年的52家增加到目前的99家。

實施財政票據電子化改革。制定全縣財政票據電子化改革實施方案,開展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系統培訓,共為258家財政票據使用單位安裝系統,實現全覆蓋,基本達到“以票控費、以票促收”的管理目標。

規范政府性債務管理。成立全縣政府性債務管理領導小組,出臺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從組織、制度層面進一步防范和化解財政金融風險,維護全縣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申請置換債券資金6280萬元,用于縣澤鑫公司置換在國家開發銀行的存量債務;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億元,用于金村新區丹河西路、太岳街、周村工業園區道路工程等建設。

加強預算績效管理。開展預算績效評價,自評價項目111個涉及金額3.07億元;跟蹤監控項目30個,涉及金額1.82億元。強化評價結果應用,把績效評價結果作為財政預算的一項重要參考依據,2017年部門預算壓縮各單位公用經費支出、項目支出,平均降幅達10%左右。創新績效評價方式,重點對全縣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的申報項目進行事前績效評估,嚴把“入口關”,確保項目的完整性、可行性。

2017年全縣財政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財政運行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經濟結構亟需進一步優化,煤炭為主格局未發生實質性改變,非煤產業對縣級財力貢獻有限;二是政策性支出增長較快,保基本保民生壓力進一步增大,財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三是財政管理基礎工作還不夠扎實,資金使用績效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此,在今后工作中,將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8年預算草案

2018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更是建設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之年。編制好2018年預算,做好各項財政工作,關系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意義十分重大。

(一)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和財政相關政策

1、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縣委重大決策部署,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為主線,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減輕企業負擔;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集中財力保基本保戰略;加快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全力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推進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勇于擔當,攻堅克難,為古韻澤州高質量轉型跨越發展提供財力支撐。

2、財政相關政策

(1)科學合理組織收入。切實加強稅收征管,完善稅源控管體系,挖掘稅收增長潛力,依法征收,應收盡收。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完善監督體系,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助推實體經濟降成本增后勁。

(2)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財政支出的公共性和普惠性,堅持厲行節約,堅持過“緊日子”,嚴控行政事業運行經費等一般性支出。逐步改變支出項目只增不減固化格局,將有限的資金用于縣委、縣政府確定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集中財力向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生態環保、惠民實事等方面傾斜。

(3)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合理安排財政收支預算,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逐步增強財政可持續性。進一步提高預算約束力和透明度,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做到預算安排與績效管理相結合,以績效為導向,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進一步強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

(二)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情況

1、預算安排情況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和相關財政政策,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163344萬元,同比增長7%。

按現行財政體制有關規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16334萬元,上級補助收入40464萬元,調入政府性基金4681萬元、國有資本經營收益20000萬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5189萬元,上級專項補助27204萬元,減去原體制上解2735萬元和其他上解1257萬元,縣本級可用財力276890萬元。

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276890萬元。其中:人員經費115818萬元;標準公用經費5281萬元;巴公鎮體制下劃16506萬元;專項經費139285萬元。

2、支出項目安排情況

(1)教育支出58653萬元。其中: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經費200萬元;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350萬元;中職學生免學費全覆蓋經費200萬元;中職學生助學金200萬元;普通高中“兩免一補”資金1400萬元;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469萬元;學前教育三年免費資金600萬元:學前教育“民辦公助”資金180萬元;中小學幼兒園專職保安經費669萬元;班主任津貼420萬元;中小學校冬季取暖經費200萬元;高中標準化經費200萬元;澤州一中綜合教學樓及操場建設項目資金300萬元。

(2)農林水支出51052萬元。其中:農村集中供水工程高水價補貼180萬元;鄉鎮老農機人員生活困難補貼201萬元;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運行費156萬元;畜禽規模養殖污染綜合治理資金210萬元;六大造林工程租地費1800萬元;原種場區域試驗站項目變更綜合費用179萬元;高標準農田建設147萬元;土地確權登記400萬元;產業扶貧1073萬元。

(3)科學技術支出400萬元。其中:校縣共建農業科技扶持資金100萬元;光伏發電補貼200萬元。

(4)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813萬元。其中:文物保護、修繕經費635萬元;文化館、圖書館總分管制建設100萬元;國保單位規劃費150萬元。

(5)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43394萬元。其中:退崗鄉村醫生生活補助158萬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246萬元;村衛生室日常運轉、信息化網絡補助174萬元;60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經費350萬元;獎勵政策兌現資金1000萬元;縣醫院門診綜合樓及急救中心工程1400萬元。

(6)節能環保支出5279萬元。其中: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經費500萬元;農村節能減排130萬元。

(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6536萬元。其中:五保供養機構人員經費222萬元;老年日間照料中心運營補助291萬元;殘疾人護理補貼及生活補貼480萬元。

(8)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6541萬元。其中:政府信息中心費用100萬元;離任千部生活補貼130萬元;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整頓專項經費120萬元;“五好”村黨組織專項經費200萬元;村級場所維護基金296萬元;政府投資審計項目經費380萬元;檢驗檢測工作經費100萬元;房屋租賃費365萬元。

(9)公共安全支出888萬元。其中:村居法律顧問業務經費145萬元;法院檔案數字化工作經費120萬元。

(10)城鄉社區支出5032萬元。其中:易地扶貧搬遷1045萬元。

(11)交通運輸支出9257萬元。其中:“鎮村通、景區通”兩通工程1000萬元;公路養護200萬元;周村工業園區環區道路建設2000萬元。

(12)資源劫探信息等支出3492萬元。其中:鄉鎮安監站經費299萬元;安全培訓150萬元;執法檢査業務經費180萬元。

(13)商業服務業等支出1033萬元。其中:“兩節”供應肉食價差補貼35萬元。

(14)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4240萬元。其中:土地開發項目150萬元;國土收益業務費400萬元。

(15)住房保障支出6933萬元。其中:小區管理及公共設施維護費70萬元;農村危房改造補助25萬元。

(16)糧油物資儲備支出213萬元。其中:糧食財務掛賬利息補貼66萬元。

(17)國防支出263萬元。其中:國防教育30萬元;民兵訓練經費30萬元。

(18)預備費3371萬元。

(19)債務付息支出6500萬元。

3、“三公”經費預算安排情況

“三公”經費安排1279萬元。其中: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135萬元;公務接待費142萬元;因公出國(境)費2萬元。

(三)政府性基全預算安排情況

政府性基金收入15092萬元,上年凈結余617萬元,上級專項補助296萬元,收入合計16005萬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1324萬元(本級支出11028萬元、上級專項支出296萬元),調入一般公共預算4681萬元,支出共計16005萬元。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安排情況

社保基金預算總收入安排62798萬元,加上上年滾存結余134858萬元,收入總計19765萬元。社保基金預算總支出安排50867萬元。收支相抵,滾存結余預計146789萬元。

社保基金預算總收入安排62798萬元。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7957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9296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5545萬元。

社保基金預算總支出安排50867萬元。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5532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3206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2129萬元。

(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安排情況

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安排2000元,全部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使用。

三、堅定信念,勇于擔當,為古韻澤州高質量轉型跨越發展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

(一)時刻町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7%”這一新任務,協稅護稅,強化監管,如期實現財政收入有質量的穩定增長

扎實開展綜合治稅。堅持量質并舉的收入理念,抓好綜合治稅工作,完善財稅聯動、部門聯動征管機制,加大對組織收入工作的考核獎懲力度。做好水資源稅、環境保護稅等新型稅種的征收,緊盯新投產的煤炭企業稅收,關注3年前開工建設的企業新形成的稅收,協調重點項目建設稅源,全力爭取省市稅收向澤州傾斜。鼓勵引導屬地企業在外設立的公司把稅交回澤州。積極爭取太焦高鐵、通用機場等在我縣范圍內施工企業稅收,切實做大財政“蛋糕”。

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做好天安、天泰、王坡等國有控股、參股公司國有收益征收工作,合理制定金村新區公司、文旅公司、產業園區公司、澤鑫公司四大投融資公司上繳收益標準,確保國有資本資產保值增值。繼續做好土地文章,強化土地收儲、綜合開發與出讓管理,增強政府綜合財力。

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按照促進發展、鼓勵競爭的原則,密切跟蹤中央、省、市政策制定、資金分配相關情況,認真做好上下對接和政策資金配套銜接工作,爭取中央、省、市在轉型綜改、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環境治理、脫貧攻堅、地方債券等方面給予我縣更大的政策資金支持。

(二)緊緊圍繞“兩帶四板塊”“四化”同步推進轉型發展戰略這一新戰略,高位布局,定點調控,強力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轉型跨越發展

服務產業發展。統籌整合各類專項資金,積極支持“兩帶四板塊”“四化”同步推進轉型發展戰略的全面實施,全力支持“轉型項目建設年”活動的順利開展,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民企和社會資本參與做大倒貸周轉金,為全縣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融資擔保服務。

發展園區經濟。將園區企業作為今后財源建設扶持的重點,吸引各方資金、人オ、技術聚集園區,形成規模財源。對入園企業給子電價、氣價、水價優惠以及投資獎補,稅收達到規定程度按政策給予獎補。

推動創新創業。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落實眾創空間等稅收優惠政策,引導小微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鼓勵小微企業壯大規模。發揮政府采購政策作用,加大對科技創新、節能環保和中小企業發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三)牢牢把握“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這一新舉措,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不斷增強全縣人民獲得感和幸福感支持鄉村振興戰略。

實現農業強。進一步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完善農業補貼制度,健全農業風險分擔機制,加快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重點向特色種植片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特色家庭農場等方面傾斜支持。實現農村美。繼續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重點支持金村新區、特色小鎮、“四好農村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等項目建設。實現農民富。不斷深化農村綜合改革,進一步抓好省級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加大扶貧資金投入,確保縣本級專項扶貧資金持續增長。加大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力度,盡可能將納入整合范圍的各類資金“大類間打通”“跨類別使用”,進行實質整合。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和資產收益扶貧等工作,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幫扶制度。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統籌安排冬季取暖上級專項獎補資金,用于“煤改氣”“煤改電”獎補。加強水污染防治,積極引入社會資本,重點支持丹河、長河綜合治理,支持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強生態修復治理,主動爭取省對縣級生態轉移支付,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支持社會事業發展。發展教育事業。統籌推進縣城內城鄉教育一體化,完善生均撥款制度,健全學生資助制度,支持棗園學校建設,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強化就業和社會保障。統籌安排各級就業專項資金,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繼續調整城鄉低保標準和優撫補助標準,足額安排困難群眾各類救助資金,加強對特困人員、殘疾人等群體的“兜底”保障。加強健康澤州建設。城鄉醫保財政補助標準達到每人49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標準達到每人55元,足額安排資金支持醫療集團改革、澤州中醫院建設。加強三基建設。在落實好已出臺的對政投入保障三基建設有關政策的基礎上,繼續提高鄉鎮人員工作補貼,改善鄉鎮干部工作生活條件。

(四)嚴格按照“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這一新要求,創新驅動,精準施策,持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推進支出經濟分類科目改革。按照上級財政部門統一部署建立完善支出經濟分類體系,分別編制政府預算和部門預算兩套經濟分類科目預算,提高預算透明度。

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嚴格執行預算法,遵循統籌兼顧、勤儉節約、量力而行、講求績效、收支平衡的原則,科學合理編制預算,增強預算執行剛性約束,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實施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堅持中期財政規劃與全縣的重大決策部署緊密衠接、與各類事業發展規劃緊密衠接,并增強對年度預算編制的指導、約束作用。

支持其他領域改革。根據上級安排部署,發揮財政保障作用,統籌支持推進農村改革、國資國企改革、金融體制改革、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用好政府券資金,新增債重點支持教育、交通、水利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置換債用于降低貸款利息。嚴格落實償債責任,將政府債務余額管控在限額之內。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嚴禁以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

(五)主動掌握“全面實施績效管理”這一新路徑,強化監管,合規運作,健全完善財政管理體制機制

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將績效管理逐步擴展至財政管理各領域,健全財政部門、資金主管部門和使用單位、監管部門等績效主體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強化績效結果應用剛性約束,加大績效信息公開力度,推進績效管理制度化、信息化、標準化,提高績效管理在預算管理中的“話語權”。

加強財政支出進度管理。緊緊圍繞上級政策規定和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明確資金投向,優化撥付流程,完善考核機制,督促各部門落實支出主體責任,提高財政支出的時效性和均衡性。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支出堅決杜絕不合理開支。

助力PPP規范發展。嚴把PP模式適用范圍和邊界,科學規范開展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把好項目入口關。強化項目動態監管,開展示范項目資本企“回頭看”,確保項目資本金按時足額到位。加強案例宣傳推廣,對于實施效果好、代表性強、創新性突出的項目,認真做好經驗總結和提煉,持續擴大示范效應。

強化財政監督檢查。繼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進一步加強與預算單位的溝通銜接,推進工作落實和服務優化。加大財政監督力度,做好重點專項資金的監督檢查,從嚴管好扶貧、低保等民生資金,依法依規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強化會計監督檢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

各位代表,2018年財政預算管理改革任務艱巨,意義重大。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不忘初心,埋頭苦于,努力完成各項預算任務,為古韻澤州高質量轉型跨越發展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市| 体育| 淮安市| 巴塘县| 枣阳市| 抚顺县| 凯里市| 莲花县| 仲巴县| 运城市| 安乡县| 施甸县| 金湖县| 六安市| 罗源县| 郴州市| 屯门区| 苏尼特左旗| 玉龙| 铁岭市| 璧山县| 灵川县| 沛县| 望都县| 亳州市| 安平县| 鄂伦春自治旗| 云和县| 辽阳市| 寿宁县| 张家川| 桦南县| 积石山| 崇阳县| 三亚市| 内江市| 留坝县| 淮滨县| 金山区| 合水县| 神农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