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互聯網平民創業
- 李笑來
- 2239字
- 2020-12-04 15:35:49
2.你應該把微信當作什么?
微信已然吞噬了整個世界。
那么,你有沒有認真想過,我們所生存的世界,它的構成究竟是怎樣的呢?若是你想要有一個概覽式的了解,那么,倒是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去看看一份主要的報紙是由哪些版面構成的,然后你就明白了。我們所在的世界,其實就那么幾個方面而已:
- 政治
- 經濟
- 娛樂
- 教育
- 情感
- 其他
李笑來現在所寫的文字是面向平民的,也只能是面向平民的,因為我自己就是個平民,不是平民的事兒我也的確不懂。對一個平民來說,買來一份報紙,通常情況下,前兩版都是直接跳過的——第一版,政治,真的跟自己沒有任何關系;第二版,經濟,唉,想來想去也沒有半毛錢關系……就算有關系也真的不大。然后呢?然后才是平民世界的重點,娛樂,然后再跳過一版,把教育跳過去,看看情感……剩下雜七雜八,就看心情嘍。
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望過去,一切都是經濟。政治與經濟緊密相關,娛樂同樣與經濟緊密相關,或者說,從平民的感受來看,相關更大。教育呢?教育依然與經濟相關,不是嗎?至于情感版塊,某種意義上都在躲避一個現實:在整個社會總體經濟情況良好的時候,人們的情感和情緒都沒有那么激烈。
話說回來,我真正想說的是:
- 微信吞噬了整個世界;
- 整個世界都是由經濟構成的;
- 微信是一個經濟世界。
不管是否有人相信,不管是否有人喜歡,不管是否有人重視,都不重要;它就是它,一個本質上由經濟提供支撐的世界。
在過往的三五年時間里,微信支付的異軍突起促成了微信商業生態的完善,直接催生了大量的“微商”。而在這個過程中,這個稱呼即便是在現在依然在很多人嘴里多多少少帶著一絲絲貶義,甚至,很多人干脆認為這個身份完全處于整個社會鄙視鏈的最底端。
可事實上呢?事實上,微商,只不過是“在微信這個經濟世界里從事商業的人群”而已——這樣的描述就是完全中性的,不必包含任何情緒和價值觀上的判斷。在任何一個現代經濟世界里從事商業都是不丟人的,重農輕商,在2020年來看,顯然不合時宜,難道不是嗎?
當然,這些年來,微商之所以口碑不佳,是有原因的。這是事實,任何一個經濟環境都一樣,它剛剛開始崛起的時候,能夠吸引來的總是整個社會里最底層的人們。這沒辦法,因為只有底層的人們才渴望機會,渴望改變;既得利益者不需要機會——他們已經過得很好了,不需要改變,最好也別有什么變化。話說,誰希望自己的好生活被改變呢?
頗有些遺憾的另外一個事實是,底層的人們雖然的確積極向上,但終歸能力有限、資源有限,所以,在遇到機會的時候,“能力有限、資源有限”的這個事實會被放大,遇到的機會越大,這個缺陷被放大得越厲害,于是,一不小心就“露餡”了,一不小心就犯錯了,一不小心就“被甩了出去”。最為常見的是,他們因此會傾向于急于求成,或者他們會因此一不小心就在自己并沒有獲得太多收益的情況下損害了別人的利益。
其實,哪兒哪兒都是一樣的。1980年代,中國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所有聞風而動的商人在今天看起來都是非常非常LOW的。都是小商小販,再說難聽一點,就都是“二道販子”。
別說微信了,整個互聯網都是一樣的。
在人們尚未反應過來,還用怪異的眼光看著那些在微信這個經濟世界里經商的人們的時候,很多真正的創業者和企業家是不一樣的,思路不同,行動也不同。你看,是不是絕大多數企業都開通了服務號,很多服務提供者都研發了小程序?只要是你生活中必需的服務,就有企業在微信生活提供給你,美團、滴滴、京東、火車票機票、酒店……從定義上來看,這些都是微商啊!你有想過最牛微商是誰嗎?剛剛上市沒多久的拼多多啊!你有什么不服氣的?
你可以瞧不起或者瞧不上某個商人,但,你沒有任何理由鄙視商業,鄙視所有商人——這才是關鍵。
這是個經濟世界,這是個商業社會,請問,平民在商業社會里最現實最靠譜最常見的出路是什么?
做個商人,做好一個商人,做一個好商人。
不對嗎?
我們的觀念多少有點扭曲——人們好像總覺得錢是臭的,賺錢是低人一等的,甚至連平日里提起錢都是俗氣的。
若干年前,我有一個朋友提起我的前老板,新東方教育的創始人俞敏洪,撇了撇嘴,評價說,“他就是個商人而已!”我差點當場暈過去。首先,商人怎么啦?然后,啥叫“一個商人而已”?!做好一個商人多難啊!做一個好商人更是難上加難啊!人家拼了那么多年才最終竟然成為一個好商人,你撇撇嘴,加上一個“而已”到底什么意思?
總是有80%以上的人認為自己的駕駛水平在平均水準之上(心理學上把這個叫作“烏比岡湖效應”),這不明顯是因為有很多人高估了自己造成的嗎?人們為什么會莫名其妙地高估自己呢?另外一個心理學效應叫作“杜寧-克魯格效應”,說的就是,能力不強的人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李笑來的總結就是,“越差越牛逼,越強越謙虛”。
上學的時候,我們都見過那些學渣的典型論調,他們不服氣,背后咬牙切齒地評價那些自己怎么也打不過的學霸,說,“有什么了不起?除了會學習還會啥!”說得好像學習不是最重要的事兒似的。他們同樣也會找來幾個根本就沒有統計代表性的反例來給自己打氣,你看那誰誰誰不就是高中都沒畢業也一樣成了億萬富翁?
同樣是這些學渣,就是同一群人,后來發現自己沒賺到錢,或者說,大致能夠體會賺錢的困難,然后,再次拿出同樣的“武器”——“有錢了不起啊?”或者“有錢人不一定幸福”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說得好像“沒錢很了不起”或者“沒錢一定能幸福”一樣。
我是想說,腦子要清楚一點,心態要健康一點:
- 我們就應該把微信理解為一個商業世界;
- 我們應該在這個商業世界里做個好商人。
換個更為簡單直接的說法吧:
我們是平民,微信是我們的賺錢工具。
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