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張其成講易經
  • 張其成
  • 1654字
  • 2020-12-11 18:17:38

序言
《易經》:百姓日用而不知

大家一定都聽說過《易經》這本書。毫無疑問,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自己的《易經》。

《易經》究竟是一本什么書呢?是占卜的書,還是歷史的書?是哲學的書,還是科學的書?是管理的書,還是養生的書?或許它什么都是,又或許它什么都不是。當你靜下心來,真正走入《易經》,你會發現這部距離今天這么遙遠的古書,原來離我們是這么的近。在不經意的一餐一飯、一呼一吸、一言一行當中,或許你已經在運用《易經》了。正如《易經》所說的“百姓日用而不知”,老百姓每天都在使用《易經》,但自己卻不知道。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其實都與這部書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然而,我們對它卻有太多的不解和誤解。其實我和大家一樣,也是從這種不解和誤解中慢慢走出來的。

經過幾十年的研讀,我發現:《易經》是一部“天書”,一部蘊藏天道大規律的書;《易經》是一部“人書”,一部教人做人做事、健康快樂生活的人生指南。它不僅告訴我們什么時候吉、什么時候兇,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怎樣趨吉避兇、趨利避害。

西方有《圣經》,東方有《易經》,《易經》是中華文化的第一經典。任何一個偉大的民族都有一部原創的偉大經典,這部經典奠定了這個民族的性格和精神,而如果只能選一部奠定我們中華民族的性格和精神的經典的話,那肯定就是《易經》了。因為《易經》奠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基因,所以作為中華兒女、炎黃子孫,不可以不讀《易經》。

《易經》是中華文明的源頭,相傳三皇中的伏羲創作了八卦,神農炎帝創作了《連山易》,軒轅黃帝創作了《歸藏易》,直到周文王姬昌才給我們留下了《周易》。因為《連山易》《歸藏易》早已失傳,現在我們所說的《易經》就是指《周易》。

《易經》對春秋戰國時諸子百家的形成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孔子明解《易經》而開創儒家,老子暗解《易經》而開創道家。西漢末年,佛教傳到中國以后,與以《易經》為代表的中華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中國化的佛家。從此,中華文化就被稱為“一源三流,三教合易”,“一源”就是《易經》,“三流”就是儒家、道家和中國化的佛家。

《易經》不僅是中華文明的源頭,而且是中華文明的靈魂,它倡導的“天人合一、陰陽中和”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

《易經》中的八卦、六十四卦究竟潛藏著什么秘密?陰陽五行、河圖洛書、太極圖又究竟暗藏著怎樣的人生密碼?讓我們靜下心來慢慢體悟來自遠古的智慧,體悟古圣先賢對宇宙人生的感悟。學習《易經》,我們會有什么收獲呢?我想至少會有三點收獲。

第一,穿越時空,感悟遠古文明的大智慧。當今社會人心浮躁不安,如果你能用余暇的片刻看一看這部來自遠古的經典,你就會不知不覺地進入另一個奇妙的世界。當你的心慢慢靜下來的時候,你會遇見遠古祖先的大愛、大智、大美,你會和古圣先賢進行生命的溝通、靈魂的對話,真切地感受那遠古文明的神奇和溫暖。

第二,敬畏天道,感知宇宙變化的大規律。“舉頭三尺有神明”,宇宙是浩瀚的,天道是威嚴的,古圣先賢用六十四卦神秘符號展現了宇宙周期變化的大規律,孔子稱之為“天命”,老子稱之為“天道”。當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易經》的一卦一爻時,你會驚奇地感受到原來天道距離我們并不遙遠。

第三,改變命運,掌握趨吉避兇的大法則。《易經》的魅力不是算命,而是“改命”。孔子五十歲讀懂了《易經》而知天命。今天,當我們讀懂了《易經》,也可以盡早一點“知天命,改人命”——“我命在我不在天”——人的命運原來是可以改變的。

我想很多人都試著讀過《易經》,可是一看到《易經》里那些難懂的卦爻符號和古奧文字就讀不下去了。《易經》本來是容易讀的經典,現在卻變成了“難經”——最難讀的經。可是,當你換一種閱讀方式,當你有恰當的引領,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感受,你會發現原來看不懂的《易經》卻可以看懂了。《易經》真的很容易,它其實是在喚醒我們靈魂深處的簡單、容易和純粹。

最后,衷心地歡迎對中華傳統文化有興趣的人,對宇宙生命有好奇心的人,對人生有困惑、煩惱的人,能和我一起走入《易經》,走入遠古文明,也一起走入生命的深處,與古圣先賢來一場親密的對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峨眉山市| 肇东市| 安化县| 福贡县| 灌阳县| 华安县| 宝山区| 弋阳县| 蒙城县| 平顶山市| 罗源县| 蒙城县| 滦南县| 辛集市| 温宿县| 涪陵区| 武夷山市| 蛟河市| 琼海市| 南乐县| 灵丘县| 延川县| 蓝山县| 漳浦县| 汉中市| 招远市| 贵南县| 石城县| 普格县| 岚皋县| 鄂托克旗| 安乡县| 雷山县| 太仓市| 陈巴尔虎旗| 聂荣县| 阿克陶县| 亳州市| 铅山县|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