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重塑“問題觀”

如前所述,在“焦慮”蔓延的VUCA時代里,斜杠大神們引領潮流,被追捧、被膜拜,甚至被羨慕嫉妒恨。人們把他們超群的能力和斐然的成績歸為“天賦”“運氣”或“騙術”。人們經常發出以下疑問。

●為什么他們面對任何問題都有思路,而且聊起來頭頭是道?

●這些人是如何做到輕松跨界的,沒有專業知識怎么可能?!

●麥肯錫怎么能給不同行業的公司做重大決策建議?這些公司難道沒有專家嗎?

這些疑問不同程度地映射了我們看待問題的態度,也就是“問題觀”。不難看出,人們質疑斜杠大神的理由是“術業有專攻”,跨界必須掌握專業知識;沒有專業知識而跨界是不可思議的,甚至是疑似“無源之水”類的障眼法。“問題觀”上類似的偏頗,有時會直接引發個體面對挑戰時行為上的差異,成為我們成長的桎梏。既然“問題觀”如此重要,那就應該正本清源地從這里開始理解結構化戰略思維。

我們不妨回想一下自己平時在面對形形色色的問題或主題時的自然反應。當面對熟悉的問題時,大家往往很容易打開話匣子,樂于分享觀點,比如醫生談藥理、碼農聊IT、創業者訴苦難,以及任何人聊娛樂八卦或中西醫差別之己見;而面對超出自己舒適區的、自己不太懂的問題,比如問醫生和碼農“如何提升企業盈利能力”之類問題,大多數人會覺得自己缺乏專業知識和相關經驗,因而謙虛地承認自己“不懂”或“不是專家”,然后把話語權移交給真正的專家。

當話語權轉移時,我們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甚至關閉了大腦的主動思考活動,而處于等待輸入并準備接受信息的被動依賴狀態。在得到專家的權威觀點后,出于對權威的信任,人們大多時候會習慣性地接受觀點,并樂此不疲地重復并傳播。自古以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和“不恥下問”就是被鼓勵的美德。這種根深蒂固、約定俗成的被動式學習和不加思考的傳播甚至會使人們在體內產生一定數量的多巴胺,從而身心愉悅。就這樣,人們成了知識的搬運工,像個做好事而不留名的快樂的人。

而思辨者卻不這么認為。他們認為,人們面對超越舒適區的跨界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對專家權威觀點的依賴和機械重復實質上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吃瓜”行為,也就是單向接受信息。在對待問題的態度上,思辨者有截然不同的表現。他們首先把自己定義為“解決問題的人”,在內心里拒絕做個安靜的受眾,而是對問題保持亢奮的“進攻”狀態。

只有態度是不夠的,對待問題,還要有體系化的方法。思辨者除了擁有永遠懷疑和勇于解決問題的心態,還通曉不同思維方式及其局限性。按照認知的過程和方向,可粗略地把思維方式分為兩大類:自下而上的專業思維和自上而下的結構化戰略思維。

2.1.1 專業思維

專業思維是人們最熟悉的一種思維方式,這種自下而上的方法在主流教育體系中隨處可見。回想上學的時候,每門課程的老師都會從教材的第1頁開始,按順序線性講解到最后1頁,最后測驗學生理解內化的程度。自下而上是指學習知識的過程是厚積薄發的線性過程,把所有底層(“下”)細節知識點都掌握了再提煉對整體(“上”)的理解,只有在這時才能做出專業的判斷。這種學習方法也催生了“專業思維”這種思維模式:只有學全學透后才能表達觀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所以在不懂專業知識的時候不要參與討論。沒有專業背書的意見一律會被斥為“忽悠”。

專業思維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在面對重復發生的有關具體技術或技巧類問題時,有良好知識和經驗積累的熟手是解決這類問題的不二人選。比如,病患要做手術的時候,誰會希望實習生拿自己練手?所有人都希望由經驗豐富的醫生操刀。面對重復發生的技術類問題,專家們“見怪不怪”,用以往的“最佳解決方案”避免了“重新發明輪子”的浪費。這種方法在確保解決方案質量的同時還可以多快好省地批量復制。

專家的自信源于其相關的專業性和過往經驗,這也是人們信任專家的主要原因。遇到問題時,專家通常有如下反應。

●我是學這個專業的!

●我成功做過N個類似的項目!

●我看別人成功地做過類似的項目,可以借鑒!

但自下而上的專業思維方式的局限性也十分明顯。首先是學習周期長。隨著學科細分和知識積累的指數倍增加,單個個體已經很難成為多領域的專家。VUCA時代已經不可能再見到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般的傳奇人物——可以在繪畫、生物學、植物學和建筑學多個領域成為泰斗。活在當下的人們連某一細分領域都難以精通,更沒有多余的時間線性學習多個領域,因此專業思維的長周期積累就成了跨界的壁壘。有人將這種自下而上的“慢工出細活”形容為“把海水煮熱而取一瓢水”,在時間壓力大的情況下不可行。

專業思維還有一個局限,如果專業和經驗運用不當會嚴重限制創新。自下而上線性發展本身就排斥盒外思維[1]的沖擊。代代相傳的經典不容置疑,就算已經脫離了社會現實和需求也無法自我修正。另外,過往專業的成功經驗也會被不自覺地濫用。正如武林中的所謂“一招打遍天下無敵手”,專家習慣從過往的方案出發考慮所有新問題。“手里有錘子,什么看著都像釘子”,頻頻揮舞大錘,潛在的危害巨大。

2.1.2 戰略思維

戰略思維這種自上而下的方法從認知方向、順序上顛覆了厚積薄發的傳統專業思維。戰略思維是“結構化戰略思維”的簡稱。這種思維方式不會因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而糾結,往往直接從問題本身(“上”)著手,仔細推敲問題本身的定義和準確性,用結構化戰略思維“切”的方法分解問題,并用嚴謹的邏輯全面地提出假設,而后或通過對數據的采集與分析證實假設,或推翻已有假設并建立新的假設(“下”),如此循環而深入地驗證假設。不斷探究深“挖”問題核心,以獲取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思維方式沒有優劣之分,專業思維和戰略思維彼此互為補充。在許多場景下,我們會反復應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彼此驗證。但在特定的環境下,比如在時間壓力大、缺乏專業知識、資源受限、無可借鑒經驗、問題偏重全局或大方向等情況下,自上而下的戰略思維就顯示出快速認知的優勢,尤其在面對跨界的戰略類問題時,戰略思維則更容易成為思考方式的首選。

值得指出的是,戰略思維能夠賦予人們難得的“能做”的跨界自信。由于思維方式的不同,思辨者的自信并非基于專業知識和經驗,而源于超越具體技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論在行業、企業階段、狀態、科技、產品等方面存在多大的差異,在思辨者眼里,戰略問題和前文所述的各種“百萬美元”的重要問題在本質上都同樣是問題,而只要是問題,就都可以憑借結構化戰略思維和自上而下的方法找到解決方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山市| 四会市| 怀柔区| 中山市| 河津市| 磴口县| 枝江市| 益阳市| 皋兰县| 剑河县| 大新县| 南郑县| 九龙城区| 吉林省| 鱼台县| 张掖市| 化州市| 阜平县| 白河县| 清水河县| 亚东县| 维西| 江孜县| 怀化市| 绥阳县| 宽甸| 西吉县| 陆丰市| 延寿县| 楚雄市| 濮阳县| 五寨县| 淳安县| 肥东县| 繁峙县| 德化县| 乃东县| 宣城市| 崇文区| 申扎县| 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