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直接以政體性質為源頭的法

第一節 三種政體的性質

有三種政體:共和政體、君主政體和專制政體。三種政體的性質,就算是最才疏學淺的人也能發現。我確立了三種定義,準確說來是三項事實:第一,共和政體是全體人民或部分人民掌控最高權力的政體;君主政體是一個人以確定不變的法為依據,獨立執政的政體;專制政體同樣由一個人獨立執政,但依據是此人自身的意志和變化多端的情緒,至于法律與規則,都是不存在的。

各種政體的性質就是這樣。應找出直接從政體性質中誕生的法,它們便是最重要的基本法。

第二節 共和政體以及跟民主相關的法

共和國的最高權力若掌控在全體人民手中,就是民主政體,若掌控在部分人民手中,就是貴族政體。

民主政體中的人民,在有些領域中是君主,在另外一些領域中卻是臣子。

人民要變為君主,必須借助表達自身意愿的選票。掌控最高權力的人,其意愿便是其自身。這種政體中確定選舉權的法,自然就是基本法。就投票的方法、投票者、被投票者、投票針對的事宜做出規定,這些事情的重要性不遜于在君主政體中要了解君主是什么人,及其治理國家的方法。

里巴尼烏斯[15]曾表示:外邦人若混進雅典的公民會議,會被判處死刑。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其用非法手段奪取了最高權力。

有件事非常重要,就是要確定公民會議是由多少公民組成的,如若不然,便可能搞不清楚究竟是全體公民還是僅有部分公民在發表見解。斯巴達[16]的公民會議是由一萬個公民組成的。羅馬從弱小走向強大,命中注定要歷盡磨難,有時其公民幾乎都在其圍墻外,有時意大利的全部領土和世界的部分領土都在其圍墻內,但其公民會議卻從來沒有固定的人數[17],羅馬之所以衰落,這是一項重要的原因。

對掌控最高權力的人民來說,能做好的所有事都應親力親為,做不好的事就應交給執行者。

人民意志的執行者一定要由人民任命,所以人民任命執行者,也就是官員,便成了這種政體的基本準則之一。

人民對參政會或參議院指導的需求,跟君主持平,甚至超越了君主。但應由人民選拔該這類機構的成員,如若不然,便難以建立信任。人民可以親自選拔,如雅典,也可以選出一些官員選拔,如羅馬在一些場合中的做法。

在選拔那些受委托代替他們行使部分權力的人員時,人民的表現讓人驚嘆,只需有一些眾所周知的實例和顯著的事實作為依據,他們就能做出決斷。人民很擅長選拔將軍,因為誰經常參戰且戰功顯赫,他們心知肚明。哪位法官工作勤勉,讓很多從法庭走出來的人很是滿意,且不接受賄賂,人民也都很清楚。人民從中得到了充足的依據,選拔官員。在了解到哪位公民氣魄、財富兼備后,人民便能以此為依據,選拔其擔任市政官。相較于王宮中的君主,人民在公共場合中對這些事情的了解要深得多。可人民知道該怎樣處理事務,該怎樣挑選地點、機會、時間,并進行利用嗎?他們并不知道。

那些對人民辨別有識之士的天分持質疑態度的人,應了解一下雅典人與羅馬人做出的一系列令人驚嘆的選擇,說這些全都是巧合是絕對說不通的。

盡管羅馬人民賦予了自身選拔平民做官的權力,但他們并未決定真去選拔平民,這點我們很清楚。盡管《亞里斯泰迪斯法》規定,雅典人民在選拔官員時可以不拘等級,但色諾芬[18]表示,下等平民申請擔當對雅典關系重大的官職的情況,從來沒有出現過。

大多數公民的能力足以參選,但不足以被選中。而人民的能力足以聽取相關管理事務的報告,但不適合親自參與管理,也是一樣的道理。

要做事,且要有條不紊地做事,可通常情況下,人民做的事要么過多,要么過少。某些情況下,人員太多太混亂,十萬只腳共同行動,結果卻像爬蟲一樣慢。

民主政體中的人民分成多個等級,偉大的立法者要展現自身無與倫比的才能,就要借助自己劃分等級的方法,無論何時,民主維持的時間與發達程度都跟等級的劃分存在密切關聯。

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19]以貴族政體精神為依據,劃分等級,蒂托·李維和哈利卡納索斯的狄奧尼修斯的作品說他將羅馬人民劃分為一百九十三個百人團,進而又劃分為六個等級。他將只占少數的有錢人分在最高等的百人團中,將人數比較多的不太有錢的人分在次等的百人團中,將人數眾多的窮人分在最次等的百人團中,每個百人團只能投一次票[20]。這樣一來,行使選舉權的就成了財富和資產,而非人。

梭倫把雅典人民分為四個等級,根據民主精神劃分等級的目的在于規定什么人能夠當選,而非什么人應參加選舉。為了在每個等級中都能選舉出法官,他規定所有公民都享有選舉權[21]。可行政官員卻只能從有錢人組成的前三個等級中產生。

鑒于共和政體中用一項基本法來劃分選舉權的擁有者,于是另外一項基本法便用來確定選舉權的方式。

民主政體的性質規定選舉要用抽簽的方式,貴族政體的性質規定選舉要用遴選的方式。

抽簽選舉賦予了所有公民效忠國家的合理期待,不會讓任何人覺得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可這種方式自身就存在不足,因此出色的立法者竭盡所能對其進行調整、修正。

梭倫在雅典規定,用遴選的方式選舉一切軍事官員,用抽簽的方式選舉元老院與仲裁官。他規定需要花費巨大資金的文官通過遴選產生,剩余文官通過抽簽產生。

但他另外還規定,唯有自薦者才能當選,且當選之后一定要接受仲裁官審核[22],以此彌補抽簽方式的不足。不管是什么人都能指控當選者沒有當選的資格[23],這種方法集抽簽與遴選的優點于一身。另外還要在官員任期將至時審核其在任期內的表現,才能不足的官員,自然無顏再自薦為抽簽候選人。

民主政治中規定投票方式的同樣是基本法。有個很重要的問題,選舉過程要對外公開還是保密。西塞羅[24]表示,羅馬共和國之所以崩潰,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法律規定選舉過程要保密[25]。不過,各個共和國有各不相同的秘密選舉方法,我認為有必要思考一番。

參加選舉時,毋庸置疑人民應公開投票[26],這點應作為民主政治的一項基本法。底層平民應從重要公民處獲得啟發,同時被部分優秀人物的嚴肅舉動約束。但秘密選舉毀壞了羅馬共和國的這一切,愚昧的平民根本無法獲得啟發。而貴族政治中的貴族團體選舉[27],以及民主政治中的元老院選舉[28],卻無法做到太過保密,因為這兩種選舉唯一要預防的就是陰謀詭計。

無論是在元老院還是貴族團體中,玩弄陰謀詭計都是很危險的,而在對感情過于看重的平民中間卻并非如此。在那些人民沒有參政權利的國家,人民把對國家事務應有的狂熱,放到了某個藝人身上。當陰謀詭計消失時,就表示共和國將迎來不幸。這種情況出現在人民被金錢收買之際。人民不再憤慨,對國家事務和政府漠不關心,同時不再理會其他人給政府的提議,只對金錢感興趣,專心等著拿報酬。

民主政體的另外一項基本法是,只有人民才能立法。不過在很多情況下,只能由元老院制定法律,而且一般說來,法律要先試行,才能正式確定下來。羅馬、雅典的制度都十分明智,元老院的決定只有一年的法律效力[29],要獲得長期的法律效力,必須得到人民的認可。

第三節 跟貴族政治性質有關的法

貴族政體的最高權力由部分人掌控,法律的制定與執行都由他們負責,他們跟其他人民維持著類似于君主政體中君主和臣民的關系。

貴族政體的選舉若不想制造麻煩,就不能采取抽簽方式。實際上,政體中若確立了惱人的等級,就算選舉采取抽簽方式,也不會將人們的厭惡減少半分,因為是貴族在遭人妒恨,而非官員。

應在貴族比較多的地方設立元老院,處置貴族團體中難以決定的事務,為貴族團體提供討論方案。據此可以說,元老院在實行貴族政體,貴族團體在實行民主政體,人民卻一點地位都沒有。

若能在貴族政體中借助間接路徑,讓人民得到一定地位,是非常好的。比如熱那亞的圣喬治銀行,由人民之中的重要角色打理大多數業務[30]。這導致人民在政府中形成了一定的影響,讓政府呈現出勃勃生機。

最能長久延續弊病的是自己填補空缺的權利,因此不應將這種權利賦予元老院。最初,羅馬實行一種貴族政體,由監察官任命元老院的新成員[31],元老院無法自己填補空缺。

若共和政體中的某個公民忽然得到了極高的權力,那共和政體就有可能變為君主政體,更有甚者,會比君主政體更過分。君主政體的法律服務或是適應于基本政體,君主被政體原則約束。但共和政體中某個公民權力過高[32],就會出現更糟糕的濫用權力的狀況,法律沒辦法阻止,因為其根本沒預料到會出現這種狀況。

以上規律會在國家基本政體需要一批手握大權的官員時,引發一種特殊狀況。如羅馬獨裁者和威尼斯國家監察官,全都屬于這種恐怖的官員,借助野蠻的手段,讓國家再度獲得了自由。可為什么這兩個共和國的官員如此獨特?為了維護貴族政體的殘留力量,羅馬跟人民抗衡,為了保護貴族政體,威尼斯通過國家檢察官跟貴族抗衡。由于推動人民行動的不是預謀,而是憤慨,因此羅馬的獨裁政體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實行獨裁時,掌控大權的羅馬官員需要做的是恐嚇人民,而非懲罰人民,因此他們一定要虛張聲勢。更何況羅馬的獨裁都是針對某種意外狀況,獨裁官只是為某項事務設立的,其權力僅限于該項事務。威尼斯卻剛好相反,要籌劃、執行、中斷、重新執行一項預謀,要將一個人的野心變成整個家族的野心,再變成多個家族的野心,一定要設立一個長久存在的執政官。威尼斯要設立一個秘密的職位,因為該職位懲處的罪行都是秘密犯下的嚴重罪行。威尼斯的執政官要開展廣泛調查,畢竟其目的是預防那些秘密的罪行,而非制止那些公開的罪行。簡而言之,威尼斯的執政官懲處的是自己質疑的罪行,而羅馬獨裁官在處置罪行,甚至是那些已被招認的罪行時,都重視威懾多過懲處。

一切權力太大的官職,為抵消其權力,都應設立較短的任期。絕大多數立法者都規定了一年的任期,不到一年會背離事物性質,超過一年則會造成威脅。什么人愿用這種方式處置國家內部事務呢?臘古扎共和國[33]的元首任期是一個月,其他官員任期是一個星期,城堡的首領任期是一天。只有在小型共和國中才會出現這種狀況[34],因為周邊強大的國家很容易就能拉攏到那些級別不高的官員。

最好的貴族政體是,跟權力毫不相干的人民人數少,又貧窮,統治者甚至不必去壓迫他們。安提帕特借助以下規定[35]建立了最好的貴族政體:雅典人要擁有選舉權,必須要有超過兩千德拉克馬[36]的財產。這是一個相當低的標準,極少有人會因貧困得不到選舉權,城中但凡有點身份的人都能參加選舉。所以貴族家庭應盡量融入平民。越靠近民主政體,貴族政體就越優越;越靠近君主政體,貴族政體就越不完備。

最不完備的貴族政體如下:處在服從地位的人民,全都成了發布命令的人民的私人奴隸,如波蘭貴族政體中的農民都是貴族的奴隸。

第四節 法律和君主政體性質的關系

君主政體也就是由一個人根據基本法治理國家的政體,過渡權力、從屬權力、依附權力共同構成了這種政體的性質。由于君主政體中的君主是所有政治權力與公民權力的源頭,因此我說到了過渡權力、從屬權力、依附權力。有了基本法后,為確保順利行使權力,一定要借助某些中間渠道。畢竟若任憑某個人隨心所欲地治理國家,那國家中的一切就都不能確定,基本法便無從談起。

貴族的權力是最自然的過渡權力和從屬權力,從某種程度上說,君主政體的實質是由貴族構成的。君主政體有如下準則:無君主則無貴族,無貴族則只有暴君。

部分歐洲國家中曾有人想廢除領主的所有司法權,其實英國議會已經這樣做了。這些人卻沒意識到:將君主政體中的領主、僧侶、貴族、城市特權全部廢除,會馬上建立平民政體或專制政體。

數百年來,歐洲有個大國[37]一直在打擊領主的司法權與教會的權力。對于這些聰明至極的官員,我們不想指責什么,不過我們可以讓他們來判斷,到底基本政體能實現多大程度的改變。

我希望能確定僧侶的管轄權,盡管我并不堅持維護他們的特權。之前設置這種管轄權是對是錯,并非問題的關鍵,關鍵在于要搞清楚這種管轄權是不是已經確定下來了,是不是已經成了國家法律的一部分,是不是跟國家法律處處存在關聯,在公認的兩種相互獨立的權力中間是不是應有相互補充的條件?維護君主的司法權和維護司法權確定的界限,對好公民而言是不是統一的?對共和政體而言,僧侶的權力極具威脅性,但對君主政體,特別是正在朝專制政體靠攏的君主政體而言,僧侶的權力卻十分恰當。當西班牙、葡萄牙的法律遭到破壞時,只有僧侶的權力站出來阻止專制勢力,不是嗎?若沒有僧侶的權力阻止,這兩國會演變成怎樣的狀況?這是唯一的阻礙,因此它將永遠都是好的阻礙。鑒于專制政體造成的無數恐怖的災難,就算是弊病,只要能阻止專制主義,也是好的。

海岸邊的草和沙子阻擋了想要覆蓋整片陸地的海洋。微小的阻礙卻能壓制看似無窮無盡的君主權力,讓其在面對人民的怨言與懇求時喪失天生的傲慢,也是同樣的道理。

為維護自由,英國人廢除了構成君主政體的所有中間力量。這種維護自由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自由的喪失會將他們變成全世界最受奴役的民族之一。

截至目前,歐洲最重要的專制政體倡導者是約翰·勞先生,他對共和政體和君主政體一無所知。他實施了粗魯、毫無成效、此前從未有過的改革,還試圖消除所有中間力量,毀滅政治團體,他借助虛無縹緲的還款承諾,徹底瓦解了君主政體[38],但他又好像有心想使這種政體恢復。

只有中間力量對君主政體來說是不夠的,另外還要有法律的保障機構。該機構只可以出現在政治團體中,法律制定好以后,由該機構負責頒布,人們忘記法律時,由該機構負責提醒人們記起。要有一個機構不停地提醒貴族記起被他們遺忘的法律,因為貴族生性愚蠢,稀里糊涂,且不將民事機構放在眼里。從性質上說,君主的樞密院保障的是朝三暮四的君主命令,而非基本法,因此并非恰當的法律保障機構。再加上樞密院頻頻更換成員,成員又少又多變,無法讓人民信賴有加,所以無法在困難時期撫慰人民,或再度讓人民聽從君主的號令。

專制政體國家沒有基本法和法律保障機構,所以宗教往往力量龐大,因其在這類國家中構成了常設性法律保障機構。如果沒有了宗教,那在專制政體國家中受尊重的便不會是法律,而是風俗習慣。

第五節 跟專制政體性質相關的法律

專制政體的性質決定了權力的行使者和執行者都分別是唯一的。自我感覺太好,看不起別人,以自己為中心的人,一定是懶散、愚蠢、沉迷于享樂的人。這種人不會去理會政務。若將政務交由多個人處理,為了爭取成為第一奴仆,這幾個人一定會用盡手段,彼此算計,那君主就只能親自處理政務了。所以把權力交托給一名宮相[39],讓其掌握跟君主一樣的權力,就成了最便捷實用的方法。設立宮相在專制政體國家中是一項基本法。

相傳一位教皇在當選后再三推脫,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擔此大任。最終,他還是上任了,卻讓侄子代為處理所有事務。他得意地表示:“原來做教皇這么簡單,真是出乎我的預料。”東方的君主同樣如此。王宮就像監獄一樣,王子們在太監的侍奉下,過著近乎遠離塵世的生活,沒有志氣,精神不振。登基之初,他們都滿心惶恐。可等到選出一位宮相后,他們便在后宮之中過著越來越驕奢淫逸的生活,面對沉悶的大臣,他們情緒多變,行事愚蠢,原來做一國之君是這樣簡單的一件事,這可能超出了他們此前的想象。

帝國越龐大,后宮也就越龐大,君主也就越驕奢淫逸。所以這些國家中人口越多,君主就越疏于管理朝政,對越重要的事就越不重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昌县| 宜黄县| 共和县| 萨嘎县| 喜德县| 谢通门县| 泊头市| 华安县| 十堰市| 广丰县| 沂南县| 晋宁县| 通海县| 万州区| 资中县| 保靖县| 泰来县| 奈曼旗| 湟源县| 泸定县| 宁夏| 南丹县| 彭泽县| 泸水县| 灵山县| 宁波市| 泽库县| 晋城| 上林县| 武山县| 藁城市| 汝城县| 巴林左旗| 长沙县| 千阳县| 读书| 搜索| 收藏| 锡林浩特市| 肃北| 鄂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