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見醉美古詩詞:美得令人心醉的100首詩經(jīng)
- 王光波
- 928字
- 2021-12-30 17:19:54
青草之上,與悲傷同行《唐風(fēng)·葛生》
葛生蒙楚①,蘞②蔓于野。
予美亡此③,誰與獨(dú)處。
葛生蒙棘,蘞蔓于域④。
予美亡此,誰與獨(dú)息。
角枕粲⑤兮,錦衾爛⑥兮。
予美亡此,誰與獨(dú)旦⑦。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后,歸于其居⑧。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后,歸于其室⑨。
【注釋】
①蒙:覆蓋。楚:灌木名,即牡荊。
②蘞(liǎn):攀緣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藥。
③予美:我所美之人。亡此:死于此處,指死后埋在那里。
④域:墳地。
⑤角枕:用獸角裝飾的枕頭。粲(càn):同“燦”。
⑥爛:燦爛。
⑦獨(dú)旦:獨(dú)處到天亮。
⑧居:墳?zāi)埂?/p>
⑨室:墓冢。
十年生死兩茫茫。蘇軾寫亡妻,起句便是蒼茫。他與妻子之間,隔著茫茫生死和遙遠(yuǎn)時空,無法觸及,這樣無可奈何的娓娓深情訴諸詞中,便成就了一曲《江城子》綿延千年的感動。
死者長已矣,生者空思念。若再往前回溯千年時光,《葛生》中那個思念亡夫的女子,或許早已將悼亡的悲戚與凄涼道盡。
墻外的葛藤長得正盛,相互纏繞著一點(diǎn)也不放松,野外的蘞草更是肆意地長著,蔓延整個山坡。心上人葬在此處,身旁有沒有人陪伴?他一個人會不會感到孤獨(dú)?女子并不傾訴自己如何因愛人的死而悲傷,卻去設(shè)想亡者無人相伴的孤獨(dú),哀情可謂入骨入髓。
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都變成了孤苦伶仃的可憐之人,四下里舉目無親。女子內(nèi)心的獨(dú)白聽起來十分沉重,在荒涼的墓地,她悲慟地悼念亡夫,茫茫大地上野葛遮蓋了一層又一層,那野草下面隱藏著的,是一個多么讓人傷痛的現(xiàn)實(shí)啊!她想象他枕著角枕,蓋著錦衾,在荒野蔓草之下獨(dú)自長眠,又聯(lián)想到此后漫長的歲月再無人相攜相伴,內(nèi)心想必是倦怠極了。
死去的不再回來,生者卻須忍受在世的羈留和煎熬。自己一生唯一愛著的丈夫,就長眠在野草之下。往后的日子是多么難熬,自己將與悲傷同行,只有等到百年之后,同眠地下,才是最后的歸宿與解脫。每一個夏日的白天,每一個冬日的夜晚,都是如此漫長,生有何歡,死有何懼,若生離死別皆只是今生的遠(yuǎn)行,那么,只要盡快熬到百年的盡頭,便能盡早和地下的丈夫聚首,來世再得一個圓滿的終局。
這首悼亡詩,全篇不提悲傷、思念的字眼,卻彌漫出一股無以復(fù)加的此生無歡的悲切。傳說梁祝化蝶翩躚飛舞,墓復(fù)合攏,不知《葛生》是否也能某一天感天動地,風(fēng)停雨霽,彩虹高懸,主人公如其所愿,歸于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