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秦二世/胡亥

秦二世·胡亥 趙斯逼亥
趙(趙高)
趙高,本是戰國時期趙國后裔,流離至秦國,后入秦為宦官(這一說法存在爭議)任中車府令(現交通部部長),兼行符璽令事。因得秦始皇賞識,立其為秦二世胡亥之師,教以法律。其曾犯下重罪,蒙毅不敢阿法,按律當處于死刑,始皇嬴政卻特赦,免去其罪過、且復其原職。
“指鹿為馬”這一典故就是關于趙高當丞相后為區分異己而使用的政治手腕。
斯(李斯)
李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因“觀鼠”感慨:“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故而辭任小吏,前往齊國拜于荀子門下,學習“帝王之術”。后入秦國,受當時秦相呂不韋賞識。因獻離間六國君主之計,并以“先滅韓,以恐他國”的邏輯提出了吞并其他諸侯國的順序,而為嬴政所器重。佐于秦王。
逼(沙丘政變)
秦始皇三十七年,嬴政在第五次出巡路上病倒,命趙高派使者發密詔傳位長子扶蘇,卻因趙高私心而扣下。七月丙寅,秦始皇駕崩于沙丘平臺(今河北廣宗西北太平臺),丞相李斯封鎖消息。趙高帶著始皇遺詔見隨行的胡亥,勸其取而代之。后策反李斯,唆使其與之同謀,改詔立胡亥為太子,又另外炮制一份詔令送至上郡,以“不忠不孝”之罪名賜死扶蘇與蒙恬。
亥(胡亥)
胡亥為秦始皇第十八子,巨鹿之戰爆發后,趙高命其弟趙成與女婿閻樂以護駕名義,包圍胡亥,迫使他自刎。
口訣聯想詞:

口訣記憶法:虎孩打拳,招式比較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