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人生篇(14)
- 解語道德經
- 清遠小鹿
- 821字
- 2020-11-27 10:11:20
所謂的道其實是
事物演化自然形成的軌跡
道生之而德畜[1]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也,夫莫之爵[2],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長之遂[3]之、亭[4]之毒[5]之、養之復[6]之。生而弗有[7]也,為而不恃也,長而弗宰也,此之謂玄德。
解字:
[1]畜:養育。[2]爵:封爵。[3]遂:成。[4]亭:安定。[5]毒:毒害。[6]復:更新。[7]有:占有。
解文:
事物總是循著自身的軌跡,作出恰當的行為;事物總是被環境所刻造成型,在外界的空間中生發成長。
所以,事物所需注重的是自己的軌跡,所應推崇的是恰當的行為。其尊貴在于它們是事物內外交互中自然作用的結果,而不是某種讓人仰望的概念。
事物的演化沿循自身的軌跡。軌跡是事物生發的依據,也是事物育養的襁褓;使事物成長,也使事物成功;使事物安定,也使事物掣肘;使事物長養,也使事物更新。
以此,我們知道了萬物演化的因由,從而了解我們行動的界限。處理事物時孕育它,卻不占有它;栽培它,卻不倚仗它;發展它,卻不主宰它,這才是精深微妙的德行。
解意:
我們應該理解:事物的演化總是循著自身的軌跡,作出恰當的行為,在內外交互中自然地發展成型。內外的因素造就了事物的屬性,恰當的行為積蓄著成長的力量,利害的關系刻畫了事物的走向,交匯的空間提供了事物展現的舞臺。
一切的發生都是事物自然而然的成長,一切的因素都化為軌跡中的養分或者毒藥。主觀的愿望并不能改變外在的事實,外在的干擾也無法改變事物的屬性。
當我們與事物發生交集,需考慮物我之間的關系;當我們作出自己的行為,考慮我們所發揮的作用。
我們可以孕育事物的生機,卻不能以此認為可以占有它;我們可以發揮我們的作用,卻不能以此認為可以倚仗它;我們可以促使事物長養,卻不能以此認為是自己主宰了事物的成長。
事物在內外的交互中自然地發展成型。我們無法占有它,只是在與事物形成某種交契;我們無法倚仗它,只是在擷取利于我們的因素;我們無法主宰它,只是事物軌跡中的某種外力。明白了這些,我們的行為才能夠達到精深微妙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