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人生篇(10)
- 解語道德經
- 清遠小鹿
- 487字
- 2020-11-27 10:11:20
真正追求的并不是外在的事物
不出于戶,以知天下。不窺于牖[1],以知天道。其出也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見而明,弗為而成。
解字:
[1]牖:窗戶。
解文:
不通過出門尋訪,去感知天下的事物;不通過偷窺于窗戶,去理解世界的運行。
向外在求取得越多,所收獲的就越少。所以圣人不依靠向外的求索去獲得真知,不依靠向外的觀察去洞明世事,不依靠向外的改造去實現人生。
解意:
人生的收獲不是外在的積累,如果沒有對內心的感知,一切的收獲都將毫無意義。
世界的運行不是事物的累積,如果沒有對道理的體悟,一切的理解都將陷入定式。
當我們奮力地向外追尋,也許我們并不知道,我們所爭取的越多,我們的感知就愈加淡薄,我們的體悟就愈加混雜。
當我們耗盡了所有精力,也許我們并不知道,我們只是在用繁忙躲避內心的空虛,只是在用教條替換真正的事理。
智者才會知道,應該追求什么,放棄什么;應該理解什么,忽略什么。所謂的外在并不意味著我們真正的追求;所謂的現象并不意味著事物真正的意義。
真正的追求不是外在的行為,而是行為中顯現的自我。真正的事理不是眼見耳聞,而是內心對事物的感受。真正的成功不是外表的改變,而是自我生命的進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