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文化東湖文化東湖

東湖賓館。

一。

賓館臨湖四季春,白云黃鶴大江鄰。

號稱湖北中南海,四十八回居偉人。

注:東湖賓館在東湖之濱,因為毛主席生前四十八次下榻這里,在這里工作和生活,故有“湖北中南海”之稱。毛主席稱這里為“白云黃鶴的地方”。

二。

夙夜在公人在途,鐘情武漢愛東湖。

偉人駐足長江畔,梅嶺窗前繪彩圖。

注:毛主席在東湖賓館居住的地方又稱“梅嶺”。

三。

黃鶴白云飛晚霞,毛公伏案繪新華。

江城燈照不眠夜,路線構(gòu)圖興國家。

注:1953年2月,毛主席視察南方,這是建國后他首次到武漢。在調(diào)查研究之后,毛主席在武漢勾畫了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四。

東湖晝夜亮燈光,謀劃江城建武鋼。

見證高爐奔鐵水,偉人擘畫鑄輝煌。

注:1954年初,毛主席親自督促解決我國第二大鋼鐵基地選址問題,對武鋼建設(shè)十分關(guān)注。1958年9月13日,毛主席親臨武鋼,見證了第一爐鐵水奔涌而出。

五。

天塹隔開南北途,毛公揮臂在東湖。

一橋飛渡長江水,氣貫長虹達九衢。

注:武漢長江大橋是在毛主席親自關(guān)心下建成的,他不僅親自實地考察審定了橋址,還多次視察大橋建設(shè)工地。大橋通車后,又親自題詞:“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六。

海峽風云突變昏,東湖坐鎮(zhèn)擊金門。

指揮若定張馳度,力挽狂瀾不著痕。

注:1958年,臺灣在美國支持下,制造海峽緊張局勢。毛主席決定主動出擊,炮擊金門,毛主席在東湖給周恩來等人的回信中,提出了炮擊金門的集中打與打零炮相結(jié)合的策略,指揮金門炮戰(zhàn)。

七。

東湖三次過生辰,領(lǐng)袖平凡性情人。

粗食淡蔬長壽面,身邊勤務作來賓。

注:建國后,毛主席共度過二十七個生日,其中有三次生日在武漢度過。過生日時,也與平常一樣粗茶淡飯,不過多加了“長壽面”,身邊的工作人員與他共餐。

八。

東湖情結(jié)系毛公,鐘愛美評言表中。

江漢碧波連四海,河山萬里沐春風。

注:毛主席多次夸贊東湖是個好地方。1953年2月19日,他和中南局、湖北省委幾位領(lǐng)導談話時評論東湖:“你們的東湖不錯嘛,……特別是如此浩瀚的湖面,如此清澈的湖水,真是少見啊。”

九。

親水東湖在武昌,迎風驅(qū)涌斗長江。

驚濤自信三千里,浪遏飛舟在楚湘。

注:毛主席一生愛水,游泳是他的畢生樂事,韶山的池塘、水庫,湘江、長江、北戴河都有他游泳的記載。毛主席有詩曰:“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十。

開放故居風采雄,肅然瞻仰敬毛公。

人潮奔涌東湖浪,世界羨看中國紅。

注:東湖賓館現(xiàn)在已開放毛主席故居,每年都有幾十萬中外來賓參觀瞻仰。

珞珈山。

一。

東湖浪拍岸西南,蔥郁秀山清水涵。

橫亙連綿峰逸麗,華堂縹瓦碧如藍。

注:珞珈山在東湖西南岸武漢大學校園,由十幾個小山組成。

二。

原名落駕有來頭,率部莊王扎寨留。

改叫珞珈聞院智,相偕武大共春秋。

注:珞珈山原名落駕山,春秋時期楚莊王出征曾在此安營扎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武漢大學首任文學院院長聞一多將山名改為珞珈山。

三。

風云際會抗倭時,周蔣舊居新煥姿。

山墅林間龍鳳臥,激揚多少振華辭。

注:國共合作抗戰(zhàn)時,武漢曾是全國抗戰(zhàn)中心,周恩來、蔣介石曾在珞珈山住過,舊居仍在。郭沫若、郁達夫等一批文人志士也在此寫下激揚文字。

四。

清白黌門蒙塵埃,洗銷前恥又重栽。

揚眉吐氣邦交禮,粉雪櫻花再度開。

注:抗戰(zhàn)中,武漢淪陷后,珞珈山成為侵華日軍中原司令部,并從日本運來一批櫻花樹種下,被國人視作恥辱。中日邦交正常后,珞珈山又種下日方贈送的櫻花樹苗。

櫻花大道。

柔枝濃密落英紛,雪白胭紅染彩云。

櫻路綿延三百丈,人潮花海涌歡欣。

注:珞珈山有著名的“櫻花大道”,旁邊種滿櫻花樹。花開時節(jié),游人如織。

浪淘石。

珞珈山腳石崢嶸,探入湖中浪不驚。

駝背浮牛分列峙,陸離斑駁恍蓬瀛。

注:珞珈山山腳下有一大片巖石伸入東湖,隨水位高低出沒。

武漢大學。

一。

最美風光武大榮,山湖輝映校園菁。

百年學府才層出,不負鐘靈毓秀名。

注:武漢大學坐落在珞珈山,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

二。

武大溯源文脈長,學堂起自晚清張。

人才培育為雄起,一百余年憶自強。

注:武漢大學溯源自1893年張之洞所辦的自強學堂。

李四光。

土木興工李四光,艱難建校辟墳岡。

竭精勵志為圓夢,黌舍園林鑄煒煌。

注:1928年,李四光擔任武漢大學籌委會委員、武大新校舍建筑設(shè)備委員會委員長。由他主持選定了新校址,并完成了新校舍的建設(shè)。

王世杰。

求賢蕙圃育芝蘭,校長當推首任難。

敬業(yè)躬行王世杰,清名刻墓不標官。

注:武大首任校長王世杰,治學嚴謹。他一生當過國民黨政府多任高官,去世前留言在墓碑上只可刻上武大校長的職名。

李達。

肅膺校長十三年,倍重師資集俊賢。

哲學奠基當路石,赤心辦學代相傳。

注:李達從1953年至1966年,執(zhí)掌武大13年,是武大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校長。1956年他主持重建哲學系,成為全國高校有影響力的學科。

凌波門。

凌波門外水云連,架起棧橋圈四邊。

花樣跳湖人浪漫,清涼世界度炎天。

注:武漢大學凌波門緊挨東湖邊,凌波門外東湖棧橋處是一個天然游泳池。

武大老圖。

一。

一宮四翼仿皇家,雄踞山巒映彩霞。

內(nèi)接回廊歐式柱,中西合璧取精華。

注:武漢大學老圖書館,簡稱老圖。位于武大的制高點,1935年竣工,為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筑。

二。

雙聯(lián)廊柱拱門寬,落地玻璃石曲欄。

頂部塔樓藍綠瓦,重檐八角似皇冠。

六一亭。

一。

殷紅六柱樹碑亭,蒼柏長隨翠頂青。

暴政當年滋慘案,憤悲武大祭冤靈。

注:六一慘案紀念亭在武漢大學校園內(nèi),建于1948年,是紀念1947年6月1日武漢大學師生在反抗國民黨反動派血腥鎮(zhèn)壓中犧牲的三名學生而建。亭內(nèi)立有大理石碑,正面刻有“六一慘案紀念碑”七字,背面記載著“六一慘案”的經(jīng)過。

二。

無辜學子正韶年,盼亮身亡拂曉前。

七十余年碑志在,師生耿耿與心連。

宋卿體育館。

一。

三檐滴水透風光,中式歇山西式墻。

跨度寬長三絞拱,壯觀明麗至今強。

注:宋卿,黎元洪的字。宋卿體育館位于珞珈山南部,屋頂采用三絞拱鋼架結(jié)構(gòu),側(cè)墻為巴洛克式舵形山墻,又有中式三檐滴水,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

二。

武大教師袁澈庵,籌資建館苦當甘。

玉卿二子興公德,十萬大洋成美談。

注:武大教師、體育教育家袁浚(號澈庵)當年為建館多方奔走,爭取到黎元洪的兩個兒子捐資十萬大洋,體育館才得以在1936年建成。

武大牌樓。

一。

八方四柱寓迎賢,石刻祥云蘊夢圓。

熠熠琉璃春意勃,校名氣派勢沖天。

注:武漢大學牌樓建筑皆有寓意,校名前冠以“國立”二字,更顯得氣勢不凡。

二。

幾番銷鑠幾番興,情結(jié)牌樓學子凝。

再刻石碑銘校訓,殷殷囑托點心燈。

注:武大校名牌樓自1931年建立,其中包括天災毀壞、人為拆遷等,經(jīng)歷了四次興建。現(xiàn)存牌樓在2013年落成,并配有校訓石、紀念墻等景觀。

寶通寺。

一。

洪山林麓廟堂雄,典范皇家寺院宮。

起建南朝悠遠史,千年僧俗市廛融。

注:寶通寺緊連洪山公園,毗鄰東湖,始建于南朝宋年間,距今己有一千六百余年歷史,是皇家寺院典范,也是中南地區(qū)城市中占地面積最大的寺院。

二。

坐北依山次第峣,山門過后圣僧橋。

藏經(jīng)鐘鼓樓連殿,堂室宮亭彩繪雕。

注:寶通寺的佛教建筑群坐北朝南,依山就勢層層疊起。

三。

兵燹多番浴火生,僧伽朝野護禪情。

宋鐘元塔明獅在,鐵佛唐朝鑄就成。

注:寶通寺歷史上屢毀屢建,寺內(nèi)現(xiàn)有文物唐鑄鐵佛、宋代萬斤鐘、元代石塔、明代石獅等。

洪山寶塔。

一。

七級八方紅塔樓,石雕斗拱鐸鈴鉤。

萬斤銅頂金光燦,一柱擎天云四浮。

注:洪山寶塔位于洪山南坡,俯瞰東湖,七層八方,每層八角懸以風鈴,用鑄銅一萬三千斤結(jié)頂。

二。

初名靈濟元朝興,建塔只為懷圣僧。

七百余年風雨過,巍峨矗立亮心燈。

注:寶塔于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動工,歷時十一年建成,為紀念開山祖師靈濟慈忍大師所建。

洪山公園。

一。

洪山原本叫東山,巍峙江湖水云間。

尋古探幽沖要道,鬧中取靜獨悠閑。

注:洪山臨東湖、望長江,地處繁華街道武珞路要沖,古稱東山。

二。

連脊蛇山尾接龍,相鄰名剎響晨鐘。

李邕故宅書香衍,古木虬枝挺岳松。

注:著名的江南龍脈以蛇山為頭,洪山為尾。洪山公園與寶通寺相鄰,有唐代書法家李邕故居遺址,有宋朝岳飛駐武昌時親植古松。

施洋烈士陵園。

一。

肅穆牌樓連廣場,鋼筋鐵骨塑施洋。

冢陵蔥郁蒼松繞,石壁浮雕刻慨慷。

注:施洋烈士陵園位于洪山南麓,有施洋烈士陵墓和全身塑像、紀念館等。

二。

展陳遺物汗青留,董老題詩在上頭。

瞻仰先賢銘血史,洪山紅色不閑游。

注:董必武于一九五七年為施洋烈士塑像題詩。

無影塔。

一。

四層八角砌青磚,古塔玲瓏宋代傳。

原立遺墟興福寺,拆零逐塊復原遷。

注:無影塔始建于晚宋,原址在洪山東麓興福寺故址內(nèi)。因塔身傾斜破裂,于1962年由文化部門化整為零搬遷至洪山西麓。

二。

鎮(zhèn)水降龍壓尾端,記文建塔以安瀾。

江城古建生奇跡,無影千年猜謎團。

注:無影塔建在“江南龍脈”的龍尾上,是武漢市現(xiàn)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江夏縣志》記載:該塔下有一浪花井,常沸涌如浪,其脈通江,“建塔以安瀾焉”。原址是否無影或為何無影已成不解之謎。

帆船基地。

波平浪緩助飛舟,動靜相宜畫境浮。

點點白帆如箭發(fā),健兒水上競風流。

注:東湖帆船基地位于東湖湖心亭附近郭鄭湖水域,在建筑造型、亮化工程、燈光變化,以及現(xiàn)代科技的運用上都堪稱國內(nèi)最好的內(nèi)湖帆船基地,可開展眾多水上項目培訓,承接大型帆船賽事活動。

水上馬拉松。

斬浪劈波看弄濤,千人擊水博酣鏖。

長湖十里由魚貫,畔岸圍觀吶喊高。

注:東湖已舉辦了三屆武漢水上馬拉松比賽,從2019年起,這項賽事被納入中國游泳協(xié)會常規(guī)賽事體系,成為全國性體育賽事并固定于每年6月第一周周日舉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涧| 宝应县| 建昌县| 睢宁县| 都江堰市| 湖南省| 西盟| 太原市| 新竹县| 霍邱县| 进贤县| 和硕县| 成武县| 台中市| 通榆县| 常宁市| 长泰县| 芒康县| 舟曲县| 香河县| 鲜城| 志丹县| 德令哈市| 康平县| 苏尼特左旗| 武陟县| 通许县| 中江县| 偃师市| 洛浦县| 伊宁市| 台前县| 澄城县| 盘山县| 剑阁县| 四会市| 通河县| 昌宁县| 博乐市| 吉木乃县| 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