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又逢五月初五

  • 劍道長夜
  • 有余有魚
  • 3009字
  • 2020-11-17 13:30:01

小小的火苗跳動著,旁邊少年和白發中年男子并肩而立,已是深夜。

“夜以深,早點回去吧,別讓你妹妹等著急了……”李景勝言語道。

少年望了望天,的確不早了,沖著白發中年鞠了一躬,背起背簍,抱著食物,沿著街道慢慢北上,歸家途中。

李景勝一直遠遠望著,看來老城隍沒錯,有些建議很好,還是個左撇子,大善。然后,身影一閃,消失在城中。

當莊俞回頭確認白發私塾先生,是否還在,才發現整個街道都空了,便大步大步的往家里趕去。少年不知道,今夜所遇到的就是曾經的少年天才李景勝。

到家時,石小可已經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懷里抱著煮好了的黃酒,余著溫熱。透過窗角,看得外面的月亮,這才想起好像再有幾日便是那五月初五了……

知曉了郡城私塾一事的,少年就放在了心上,思索著怎么個時間送小可去讀書識些字,總有用,萬一將來小可有家了呢,總不能跟著自己漂泊一輩子……

抽了些時間,少年就趕往南城門找李老爺子,問了清楚,入學不麻煩,只需記錄在冊,由監城押印即可。李老又聽聞莊俞前幾晚所遇白發中年人男子,心底就有了大概,當及記入載案。城印又不能隨時踹兜,便讓莊俞明天早上來取。

南城門很靜,沒有北門事兒多,李老上了年紀,自然也懶得去管,雖然城中大小事兒明面上都是在他,但他也沒怎么管過,城中一切自然而然。

得了李老的話,莊俞就很高興,回去的小道上都不由的哼起小曲兒。尋思著買點什么給小姑娘當入學禮物,筆墨斷不可少,莊俞想著,按照小姑娘的新奇勁兒,估計消耗起來很快,得備著……

第二天一早,少年早早來到南門候著,過了好久才看到李老隆著雙袖,頭發蓬松,似醒未醒,搖搖晃晃往城門這邊趕來,生活好不悠閑。

片刻后,李老和莊俞打了招呼,就落座下來,從袖里拿出來了城郡官印,提筆下書,當面寫下文案,于朱砂落印按押在紙上,遞給了少年。

又在冊子上記錄下來,大致是說今日官印用處,日巳時辰,在一次落印,封存起來。

得了文書,莊俞同李老爺子拜別,給小姑娘的準備讀書的物件都已齊全,就差告知了。又想著那塊圓玉胚子背面的幾個字還是不得頭緒,莊俞就有點著急,得加吧勁兒,把這個玩意兒也當做禮物一并送處更為合適。

所以近兩天,莊俞無論送貨吃飯睡覺都有點心不在焉,時時想著。石小可還以為少年不開心,問了好些遍。

準備好了物件,第二天一早,就拍醒了小姑娘,簡單的洗了漱,就拉這小可往城北的竹樓旁的私塾小院敢去,到了才知,臨近五月初五,管家交代過了再來,這幾天先生也不授課,莊俞也只好在多等兩天。

這天村子里熱鬧了太多,從外地趕來的客商也都放慢了行程,打算見一見這難得的盛況,北城門尤為明顯,張燈結彩,熱鬧非凡。朱砂紅紙一類的物品買賣,很是掙錢。

靠竹樓下方的一個寬大場地,聚集了不少人。今年一座雕像被新放在了這邊,高約莫十丈,由純色大理石雕筑而成,棱廓分明,幾個師傅仍搭著梯子,在上面進一步完善細節。

遠遠望去,很有神韻。石像雙手攏袖,大袖冗地,頭顱微抬,目視遠方。束發有序,棱角分明,身著長袍,似是中年人模樣,遠遠望去也是一副好相貌。

莊俞總覺得似曾相識,有點像前幾晚在城里遇到哪位白發私塾李先生,少年沒有多想。這肯定是哪位劍斬大妖的李景勝前輩石像無疑,那私塾先生根本沒瞧著有半點所謂神仙氣兒,斷然不會是,只是這城里李姓氏稍稍有些多,莊俞想著。

小姑娘得知自己要去讀書識字了,還多少有點憂慮,因為聽說讀書會很花錢,就有點不情愿,莊俞勸了好久,說了不花錢,就是以后得早起,每天他會專門送飯,時辰不多,結束了再去茶肆幫些忙,都趕的上,不耽誤她每天掙的一顆銅錢,石小可這才應了下來,很高興的,有些向往。這些時日在茶肆逢人就說:我要去讀書啦,很是自豪。歇腳喝茶的可人們也會順著小姑娘的小小心思,豎起了大拇指,或者言語一聲:真了不起。

山下百姓,骨字里沒什么彎彎繞繞,也沒怎么想過讀書識字求得功名,從而達官顯貴,豐衣足食。山下沒那講究,只求得日子平穩,闔家幸福,平平安安就好,什么讀書識字有點遠了,也沒那個時間,更別談什么官場應試,考得功名,從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太過不現實,這些都應是那王朝子嗣,山上神仙要做得,凡人平民得認。所以,他們很佩服回去讀書的孩子,能堅持讀下去了孩子……

日子一天過著,距離銘刻于心的日子也越來越近。

五月初五,大荒歷。

百年前李景勝劍陣大妖,直到今天仍是被記起,舉城同慶。

北城門鑼鼓喧天,竹樓下方的場地更是人群密集,雕像左側旁豎起來了一面石碑,最左側刻著李景勝三字,之后鐫刻著些小字,大抵刻著山主百年前五月初五斬殺大妖的事跡。莊俞擠了好久,才到最前邊,仰著脖子,仔細的讀著,生怕漏掉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細節,看了好久,發現和自己所聞出入不大。

這才悠悠的眼神移開,望向雕像前新放置的白玉長桌,做的很是精細,上面擺放簡單,多是些水果祭放。

再往前是一個不矮于白玉長桌的四方四腳大鼎,古樸蒼然,上柱一根一米多燃香,裊裊直上,香氣四溢。

李老緩緩走了上前,面朝眾人。

“今五月初五,筑像于此,感念李前輩恩德,造化長佑生靈,上表天理,下得民心,功德無量,子孫后代當世世感念,永世不忘,銘記于心。”說完轉過身面朝十丈雕像深深鞠躬,后方不遠處就是山上竹樓。

十丈雕像大袖冗地,左右各刻著一句話,是少年李景勝合道長佑時說過的一句話。

我以我血薦軒轅

敢教日月換新天

豪情萬丈,風流不羈,時擱多年,當這一句被鐫刻下來,少年親眼目睹時,心神中又是一種別樣的感觸。

山下熱火朝天,山上冷冷清清,竹樓安安靜靜。百年來,李景勝幾乎消失在了人們眼前,也沒有人再去討論過往曾經,但每逢五月初五已經成了最好的習慣,他們也許不單單感念像李景勝這樣的山上修士,更是感懷著無數為我人族先賢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真神仙,值得被銘記。

舉城同慶,一派祥和升平,少年感覺如是。

“我希望有朝一日,山主可以下山,莫要為了修行,為了我們如此普通百姓,身心俱疲,那樣太過不值……”李老面朝著十丈雕像喃喃道。

從小就一直聽得父親說著少年天才李景勝事情的李老,其父眼見得李景勝劍斬大妖,震撼于心,耳喧目染,更是有幸見得李景勝本人機會,便成了李前輩的俗世處理的人,掌管大夏官受的城印。

可能山主從來不在意這些事,但對于如今年紀大了李老了不一樣,這一輩子,就這么一件事,始終如一。李景勝大道斷絕,凡人身軀的李老不求得什么,只問心安,既然有山上神仙為我等螻蟻生靈放棄天地悠悠歲月,那么就該有凡人的我們努力去保護這長佑郡。

長佑郡以北的幾個大城郡時不時都有大亂,同樣有那王朝客卿坐鎮,但真正拼命時刻又有幾人?就連監城司職都逃的無影無蹤,拋城棄民。但長佑不會有,這里有李景勝,有為凡人出劍出拳的仙人李景勝,所以生活間間單單,所以能成為南邊最大最祥和的都郡,任何人都得掂量掂量。

石小可沒有擠過去,而是和曾經遇到那個店小二兒大壯一起坐在最邊上的臺階,等著莊俞,很安靜,因為面前這些人在李老話罷后都很安靜。

落針可聞。

少年由衷佩服十丈雕像李景勝,期待著有一天能真正見到這般神仙人物,定要問他一路騰云駕霧是如何感覺。

五月初五就如此劃過,城中百姓沒有等到李景勝出山,也并不失望,因為山上人總得修行。一整個天街道上人都很多,也有從外地來的茅道卜算人氏,擺起了小攤,吆喝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自成半仙,惹的一陣笑話。

蓬頭垢面,衣著陋爛,那有半點所謂的神仙樣,眾人言語戲弄于他,也不趕人,只是一個勁兒嚷道。

“你知道個屁啊,還見過神仙?你知道神仙啥樣?神仙都我這樣,都算好的了……”

竹樓里。

白發中年人卻無奈的搖了搖頭,真是好久不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溪县| 伊宁市| 富宁县| 德阳市| 富平县| 景东| 鹤壁市| 连平县| 堆龙德庆县| 辽阳市| 翁牛特旗| 响水县| 长垣县| 花垣县| 镇江市| 宝清县| 彰武县| 调兵山市| 和硕县| 礼泉县| 沅江市| 乐平市| 北京市| 莎车县| 双辽市| 延吉市| 裕民县| 罗田县| 光泽县| 车险| 通许县| 长兴县| 永胜县| 鹤岗市| 桑植县| 洱源县| 衡水市| 修水县| 保山市| 广汉市| 定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