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藝術三昧[41]

有一次我看到吳昌碩寫的一方字。覺得單看各筆劃,并不好。單看各個字,各行字,也并不好。然而看這方字的全體,就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好處。單看時覺得不好的地方,全體看時都變好,非此反不美了。

原來藝術品的這幅字,不是筆筆,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個融合不可分解的全體。各筆各字各行,對于全體都是有機的,即為全體的一員。字的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或肥或瘦,或濃或淡,或剛或柔,都是全體構成上的必要,決不是偶然的。即都是為全體而然,不是為個體自己而然的。于是我想象:假如有絕對完善的藝術品的字,必在任何一字或一筆里已經表出全體的傾向。如果把任何一字或一筆改變一個樣子,全體也非統統改變不可;又如把任何一字或一筆除去,全體就不成立。換言之,在一筆中已經表出全體,在一筆中可以看出全體,而全體只是一個個體。

所以單看一筆一字或一行,自然不行。這是偉大的藝術的特點。在繪畫也是如此。中國畫論中所謂“氣韻生動”,就是這個意思。西洋印象畫派的持論:“以前的西洋畫都只是集許多幅小畫而成一幅大畫,毫無生氣。藝術的繪畫,非畫面渾然融合不可。”在這點上想來,印象派的創生確是西洋繪畫的進步。

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藝術的三昧境。在一點里可以窺見全體,而在全體中只見一個體。所謂“一有多種,二無兩般”(《碧巖錄》)就是這個意思吧!這道理看似矛盾又玄妙,其實是藝術的一般的特色,美學上的所謂“多樣的統一”,很可明了地解釋,其意義:譬如有三只蘋果,水果攤上的人把它們規則地并列起來,就是“統一”。只有統一是板滯的,是死的。小孩子把它們觸亂,東西滾開,就是“多樣”。只有多樣是散漫的,是亂的。最后來了一個畫家,要寫生它們,給它們安排成一個可以入畫的美的位置,——兩個靠攏在后方一邊,余一個稍離開在前方,——望去恰好的時候,就是所謂“多樣的統一”,是美的。要統一,又要多樣;要規則,又要不規則;要不規則的規則,規則的不規則;要一中有多,多中有一。這是藝術的三昧境!

宇宙是一大藝術。人何以只知鑒賞書畫的小藝術,而不知鑒賞宇宙的大藝術呢?人何以不拿看書畫的眼來看宇宙呢?如果拿看書畫的眼來看宇宙,必可發現更大的三昧境。宇宙是一個渾然融合的全體,萬象都是這全體的多樣而統一的諸相。在萬象的一點中,必可窺見宇宙的全體;而森羅的萬象,只是一個個體。勃雷克〔布萊克〕的“一粒沙里見世界”,孟子的“萬物皆備于我”,就是當作一大藝術而看宇宙的吧!藝術的字畫中,沒有可以獨立存在的一筆。即宇宙間沒有可以獨立存在的事物。倘不為全體,各個體盡是虛幻而無意義了。那末這個“我”怎樣呢?自然不是獨立存在的小我,應該融入于宇宙全體的大我中,以造成這一大藝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银市| 绵竹市| 胶州市| 原阳县| 扬州市| 宁海县| 贵阳市| 清涧县| 南平市| 青川县| 西平县| 陆良县| 永昌县| 贺兰县| 东港市| 北票市| 同德县| 临漳县| 玛沁县| 冷水江市| 油尖旺区| 荃湾区| 淮安市| 旌德县| 滦南县| 云阳县| 临泉县| 鸡泽县| 湖北省| 藁城市| 曲松县| 新余市| 元朗区| 乌兰察布市| 临泉县| 江安县| 新绛县| 梨树县| 德化县| 溆浦县| 昭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