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4.1 主流游戲廠商的應對之策

以下內容主要來自騰訊研究院出品的《云游戲發展與趨勢報告:未來戰略要塞》。

云游戲市場爭奪戰已經打響,國內外相關產業的頭部企業紛紛開始布局。

硬件廠商英偉達,云服務廠商阿里巴巴、華為、亞馬遜,游戲內容廠商騰訊和EA,游戲主機廠商微軟和索尼,游戲發行商Valve,以及互聯網頭部企業谷歌,都想在未來的云游戲市場中分一杯羹。

作為互聯網領域的兩大頭部企業,微軟和谷歌都在試圖爭奪云游戲的主導地位。雙方同時掌控云計算服務、渠道和內容優勢,實力雄厚。微軟在游戲內容開發及主機產品上占據了更多優勢,云服務市場也領先于谷歌,但谷歌坐擁Chrome和YouTube兩大流量入口,用戶基數龐大,雙方實力難分上下。

同樣是以云服務為依托的阿里巴巴和亞馬遜在云游戲的戰略上略有不同。阿里巴巴希望通過云游戲平臺、云服務、云解決方案的全鏈路構建生態閉環,而亞馬遜則更傾向于為云游戲提供在線托管,做優質的云服務商。

在游戲內容上占據優勢的騰訊、索尼、EA和Valve在云游戲的布局方向上也各不相同。騰訊通過云游戲平臺和云游戲解決方案雙重路徑來打造全周期的云游戲行業解決方案,鞏固在我國游戲市場中的龍頭地位;索尼的云游戲平臺開發和云游戲主機研究則更多是居安思危,以輔助游戲硬件的推廣為主;EA布局廣泛,涉及人工智能、云計算、分布式計算、游戲引擎等各個方面,希望建立一個完整的游戲生態;Valve則希望在全新的云游戲社區中獲取游戲內容開發創意方案,以便更好地為游戲內容服務。

1.微軟:瞄準市場主導權

微軟認為,Xbox、云計算、云游戲和斯嘉麗計劃是公司在游戲領域和云計算領域未來的基礎。配合美國等國家開啟的5G網絡建設,微軟能夠在新的游戲市場中更快地掌握主導權。

微軟對云游戲的布局在2016年之前就已經開始了。2018年微軟收購了至少8家游戲工作室,2019年再次收購了《瘋狂世界》(《Psychonauts》)的開發者Double Fine。目前,微軟共有13個第一方游戲工作室,為xCloud和Xbox Game Pass提供內容,結合主機游戲和云游戲市場共籌備了4個項目,具體如下。

1)游戲流媒體:2016年9月推出Xbox Play Anywhere,Xbox和PC存檔共享。

2)云游戲平臺:2018年10月公布Project xCloud,并于2019年開放測試。

3)通用賬號:Xbox Live,iOS、Android、Switch、PC通用。

4)硬件:Project Scarlet,配置AMD高端處理器,Xbox歷史上最強的主機。

在技術研發與硬件鋪設上,微軟與移動通信巨頭SK Telecom等展開了合作。

總體來看,微軟的優勢在于坐擁Windows和Xbox兩大主流游戲平臺,Azure云技術和云計算能力強勁,掌握核心技術,搭建大規模的專用云游戲服務時在成本上具有較大的優勢。但是,對手游市場涉獵不多,未來在手游市場面臨競爭時可能會顯得乏力。

2.谷歌:擴大市場占有率

谷歌對云游戲的布局主要以Chrome瀏覽器為核心展開。以Chrome瀏覽器為入口,借助YouTube的流量優勢,實現“點開即玩”,打破主機和客戶端的限制,擴大游戲市場的占有率,推廣操作系統,撬開更多終端渠道,與YouTube視頻業務進行整合,進一步擴大市場,為以后的廣告分成做準備。

谷歌云游戲的布局十分迅速,自2018年10月開始測試游戲流媒體技術Project Stream以來,不到一年的時間,谷歌就確定了云游戲平臺Stadia。目前,谷歌已吸引了超過100家工作室為其開發工具包,超過1,000名開發人員進行游戲創作,并建立了第一方游戲工作室Stadia Games and Entertainment。

谷歌在云游戲方面的進展具體如下。

1)游戲流媒體:2018年10月推出Project Stream,用戶可以在Chrome瀏覽器上玩PC游戲,2019年1月15日測試運行結束。

2)云游戲平臺:2019年3月發布Stadia,2019年11月正式開放。

3)通用賬號:利用Google賬號,可通過Chrome瀏覽器登錄Web端云游戲,iOS、Android、PC、Windows通用。

4)硬件:與AMD合作開發Stadia專用GPU;研發Stadia控制器。

總體來看,谷歌的優勢在于其擁有強大的云計算能力和遍布世界的數據中心,為云游戲擴張提供了基礎支撐;Chrome瀏覽器歷史積累雄厚,可節約物理維護成本;同時坐擁YouTube用戶和YouTube創作者資源,可推出直播聯動的功能。但是,缺乏第一方游戲內容,在引進第三方內容時議價能力降低,同時缺乏游戲發行經驗。

3.索尼:穩扎穩打運營PS系統

索尼在游戲領域的耕耘時間已經超過30年,旗下的PS4游戲主機與微軟的Xbox、任天堂的Switch瓜分了主機游戲市場,成三足鼎立之勢。索尼在云游戲方面的進展具體如下。

1)游戲流媒體:2013年于紐約舉行的“PlayStation Meeting 2013”發布會上正式公布索尼將提供云游戲服務;2014年9月,索尼為旗下的Z3系列手機推出了PS4 Remote Play服務,將Z3設備作為PS4游戲機的第二屏,玩家可以通過無線網在Z3設備上游玩PS4游戲。

2)云游戲平臺:2015年1月,索尼正式發布名為PS Now的云游戲服務平臺。

3)通用賬號:PSN賬號。

4)硬件:PS5,定制版AMD。

云游戲的一些玩法,例如,遠程同玩、多人同屏、在低配電腦上玩原本只能在高配電腦上才能運行的游戲等,都是Gaikai在2012年就想做的事,但是Gaikai在2012年被索尼以3.8億美元收購,Gaikai當時最大的競爭對手OnLive也被索尼于2015年收購。但是這些年以來,索尼在2015年推出PS Now后,并沒有很大的動作,這期間只用到了Gaikai的一個邊玩邊下載的技術專利,而后轉移重心去做了PS VR。索尼當時的目標也只是讓用戶在PS商店買游戲時能夠提前試玩其中的游戲。

其實,索尼的PS Now不僅支持玩家游玩當代游戲作品,而且支持玩家游玩其出品的老游戲(PS2、PS3的游戲)。索尼早在2012年就斥巨資購買了兩家云游戲公司,在VR還沒有火起來的情況下,PS VR也是VR外設里賣得最好的,所以未來索尼有可能會結合PS VR和PS Now,為玩家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

4.騰訊:打造云游戲全系生態

騰訊的目標在于打造全周期的云游戲行業解決方案,并為用戶提供全鏈路的云游戲平臺與生態。以騰訊云為依托,在云游戲技術開發的基礎之上,引入第一方和第三方游戲內容,借助應用寶等渠道,建立云游戲平臺和云游戲解決方案的雙重路徑。

騰訊的云游戲開發始于2016年,目前投入了數百位研發人員,組建了4個團隊,從不同的方向進行探索,目前已推出超過4個云游戲相關的項目。

(1)云游戲平臺與解決方案

1)START。騰訊旗下端游、主機游戲方向的云游戲服務,覆蓋多終端場景以解決玩家硬件不足的痛點和滿足玩家移動化游戲的需求,為游戲業務提供更多元的運營能力與場景。目前已上線《堡壘之夜》《波西亞時光》等游戲,獲得了不錯的玩家口碑與業務數據。

2)TENCENT GAMEMATRIX。騰訊的云游戲解決方案發起者,旨在打造云游戲技術中臺,探索游戲業務分發和運營新場景、跨平臺游戲體驗,并為第三方平臺提供多端云游戲技術方案。深耕移動云游戲業務,同時儲備PC云游戲技術能力。代表產品:騰訊先游。

3)騰訊即玩。為騰訊游戲內部業務提供移動云游戲技術支持,成功推出《龍族幻想》云創角項目,聯合企鵝電競推出直播互動活動,協助《王者榮耀》在應用寶平臺推出新英雄試玩體驗,未來還會持續支持騰訊移動游戲云化,為玩家提供即點即玩游戲體驗。

4)騰訊云·云游戲。依托于騰訊云,該方案采用騰訊云深度優化的視頻傳輸技術Tencent-RTC,是國內首個實現無須定制SDK即可“全端接入、無縫更新”的解決方案,致力于為全球游戲廠商及平臺、游戲開發者提供一站式端游+手游的云游戲PaaS解決方案。

(2)硬件

與雷蛇、AMD、Intel、Nvidia等企業合作進行硬件開發;與Unity Technologies合作在國內開發云服務,并于2020年6月15日為開發者提供游戲云;2019年7月與高通無線通信技術(中國)有限公司合作開發5G版游戲手機以及云游戲、AR/VR、5G游戲用例等其他相關技術;與音頻解決方案開發商Audiokinetic合作打造語音聯合解決方案。

(3)游戲內容

與拳頭、育碧、Epic、藍洞、動視暴雪等多家游戲廠商達成戰略合作,引入優質內容。

總體來看,騰訊的優勢在于其擁有優質的自研和代理的游戲內容;囊括了WeGame、應用寶、微信等用戶基數龐大的游戲發行渠道;國內領先的騰訊云技術及其在國內位居第二的公有云市場。但是,騰訊缺乏硬件基礎,主機游戲創新能力較弱,需要與第三方合作。

5.網易:打造云游戲解決方案

網易游戲擁有多年的游戲研發經驗,又有頂尖的游戲資源和優秀的游戲平臺、游戲應用研發團隊。在5G時代來臨之際,網易抓住機會做獨立自研的云游戲平臺,充分發揮平臺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實屬必然。

1)網易云游戲平臺:2019年11月29日上線,該平臺的主要特點為免安裝、跨平臺、省資源。截至2020年5月26日,旗下已有熱門PC游戲25款,手游108款。

2)大屏體驗:2020年1月,網易與海信達成合作,網易云游戲登陸海信聚好看,為用戶帶來在大屏電視上玩游戲的非凡體驗。

3)數字娛樂創新:2020年6月,網易與華為以推動“云、AI、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合作契機,圍繞數字娛樂創新,就新技術和生態進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動游戲、音樂和教育業務的發展。

總體來看,網易既擁有多年的游戲行業研發經驗,又有頂尖的游戲資源和優秀的游戲研發團隊。網易在云游戲平臺方面的布局已顯雛形,順應5G云游戲的時代趨勢,網易云游戲未來可期。

6.阿里巴巴:構建生態閉環

阿里巴巴集團的重心在于構建完整的游戲云生態閉環,而不僅僅限制于云游戲本身。阿里巴巴希望覆蓋云游戲從開發到維護的所有路徑:包括云游戲平臺、云計算及云服務、定制云游戲解決方案等。

阿里巴巴的云游戲開發始于2014年,其推出的電視“云游戲”平臺允許用戶無須下載即可在云服務器(基于Android平臺)上直接運行游戲。而后,阿里巴巴的重心逐漸轉移到了云游戲服務上。

阿里巴巴提供的云游戲服務,包含了定制的云游戲解決方案(即把經典游戲轉化為云游戲),以及基于阿里云提供的云游戲PaaS服務(即以較低成本快速構建云游戲平臺)。阿里巴巴基于云游戲服務打造的項目具體如下。

1)平臺:2018年推出游戲云3.0和GameMaster智能服務,可協助廠商生成智能場景、智能UI設計等。

2)硬件:與Nvidia聯合開發KVM環境下的vGPU技術;阿里云ECS服務器。

3)安全防護:與Intel合作開發“傲騰”黑科技。

4)游戲開發:2018年與Intel、iTechClub、巨人網絡合作推出“TOP游戲”云生態培育計劃,從硬件、云計算等角度扶持游戲開發者。

總體來看,阿里巴巴的優勢在于,作為全球第三大云服務提供商,擁有全面、先進的云游戲解決方案和云計算技術,以及流量巨大的淘寶、優酷等發布渠道。但是,阿里巴巴對于云游戲本身涉足不夠深入,且缺乏第一方優質游戲內容生產能力。

7.華為:搭建云游戲基礎設施

華為計劃開發包含云手機、云手游、云電腦等在內的八項云服務產品,為云游戲廠商提供基礎設施、運維、推廣等一體化服務,在云游戲領域扮演最強的整體技術解決方案服務商角色。

華為于2016年開始云游戲研發,并做出了云游戲的產品原型,核心技術都是由華為自研的,包括芯片、AI算法、云端的計算渲染以及網絡的傳輸優化等。云手游在內部正式立項于2018年3月,華為配備了幾十人的研發團隊專門進行云游戲的開發。目前的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1)云布局:2019年3月推出Cloud X戰略,包括云PC、云游戲和云AR/VR開發。

2)云游戲研究平臺:2019年6月,華為X實驗室與網易雷火合作建立5G云游戲實驗室。

3)云游戲解決方案:2019年8月,華為與Cocos合作推出Cocos Play。

4)硬件:鯤鵬芯片、Taishan服務器、麒麟處理器、鴻蒙OS。

總體來看,華為擁有自研的鯤鵬處理器,不存在兼容性問題;擁有核心的網絡技術,包括網絡優化、弱網環境下的網絡傳輸以及網絡加速;擁有較強的華為云服務。但是,華為在游戲內容研發方面存在不足,在游戲產業布局與發行上也缺乏經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荫县| 调兵山市| 耒阳市| 通城县| 柏乡县| 德州市| 黄龙县| 崇礼县| 河南省| 牟定县| 玉龙| 灵丘县| 綦江县| 宁南县| 思茅市| 志丹县| 客服| 高州市| 云南省| 嘉义市| 巩义市| 白城市| 如皋市| 库伦旗| 呼图壁县| 太保市| 禹州市| 兴化市| 小金县| 上饶县| 旅游| 夹江县| 呼和浩特市| 佛山市| 平定县| 县级市| 廉江市| 东乡族自治县| 邛崃市| 汾西县| 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