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導讀

明末清初之際,隨著清軍入關,一路南下,江南無數官軍和義兵展開了前赴后繼的抗清之戰。夏完淳是那段歷史中涌現的一位出類拔萃的少年英雄。

夏完淳生于1631年,是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人,乳名端哥,原名復,字存古,號小隱,又號靈首。“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的天賦才華使他自幼便有“神童”之稱。在父親夏允彝(字彝仲)和師父陳子龍(字懋中)的熏陶下,夏完淳很早就懷有報國之志。

當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自盡之后,清軍入關,中原大地生靈涂炭,年僅十四歲的夏完淳隨父投軍。南明弘光小朝廷的迅速覆滅也沒有消磨夏完淳的斗志,尤其父親夏允彝沉塘殉國之后,懷抱家仇國恨的夏完淳更為勇敢地投入到了抗清事業當中。

在夏完淳身上,最為充分的表現就是“有志不在年高”和視死如歸的頑強意志,所以他從來不會因挫折而放棄自己的救國選擇。在中國歷史上,像夏完淳這樣甘愿毀家籌餉、親臨戰場的少年并不多見。

在時代的激變潮流中,夏完淳有志扭轉乾坤,先隨義軍首領吳志葵攻打蘇州,后隨吳易的水軍義師攻克海鹽,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舉起義旗,與岳父錢栴(zhān)及師父陳子龍歃(shà)血為盟,發誓要恢復大明江山,直到兵敗被俘。在入獄受審中,夏完淳怒罵降清的洪承疇,最后走上刑場,凜然不跪,從容就義,年僅十六歲。

夏完淳不僅為抗擊清軍走上戰場,還以詩詞歌賦的創作表達家國淪亡帶來的滿腔悲憤。他創作的《大哀賦》文采斐然、慷慨激昂,為悼念陳子龍創作的《細林夜哭》情詞哀婉、悲壯動人,充分展示了這位天才少年的非凡才華。

可惜的是,夏完淳壯志未酬,不屈而死。盡管他十六歲的年齡令人扼腕唏噓,但在那個時人謂之天崩地解的時代,夏完淳如流星般放射出燦爛的光華,并照耀和激勵著后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口市| 奇台县| 通辽市| 宁乡县| 隆回县| 云南省| 汝州市| 林芝县| 淳安县| 达孜县| 沭阳县| 民丰县| 德兴市| 天津市| 吴川市| 通州区| 兖州市| 南开区| 德兴市| 武宣县| 澄迈县| 平安县| 聂荣县| 基隆市| 城口县| 浠水县| 宁蒗| 松江区| 南川市| 互助| 新龙县| 宝鸡市| 中方县| 太原市| 西吉县| 沁阳市| 即墨市| 抚松县| 阿荣旗| 邮箱| 高碑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