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視域下黨的廉政教育實現路徑研究
- 謝俊
- 700字
- 2021-01-18 09:42:34
第四節 相關概念
腐敗被稱為一種歷史痼疾、一種世界性頑疾,嚴重危害經濟社會發展,惡化社會風氣。縱觀中外歷史,反腐敗斗爭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是各個國家和政黨面臨的重大難題,遏制腐敗始終受到世界各國政府和政黨的高度重視。關于腐敗的界定,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研究領域對腐敗有不同的詮釋。本書認為腐敗是指領導干部或公職人員為了謀取不當利益而濫用公權力的行為。
“廉者,政之本也。”廉政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廉潔政治,二是廉潔正直。廉政在中國古代政權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到現代社會廉政仍然是世界各國鞏固政權統治的重要手段。關于廉政,有學者認為“廉政,就是指廉潔的政治生活,是廉潔的政府和廉潔的社會、廉潔的個人和廉潔的群體以及以廉潔為導向的觀念、制度和行為方式的有機統一”[9]。廉政建設,是指統治階級為維護其自身統治的合法性與正當性,通過采取教育、制度規范、懲處等多種方式對掌握公共權力的群體、組織或個人行為進行約束而達到政府廉潔、社會和諧的一種狀態。
廉政教育是構筑拒腐防變的第一道防線,是從源頭上遏制腐敗現象產生和蔓延的根本途徑。廉政教育是廉政建設系統工程中的基礎性工程。廉政教育作為一種通過對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響,使受教育者樹立廉潔信念、養成廉潔習慣的活動,其本質屬于教育活動。狹義地看,它屬于一種思想教育活動。廣義地看廉政教育是集社會文化教育、領導干部政德教育、廉政監督、廉政法律體系完善于一體,從思想、行為、制度、法律共同構筑廉政教育的體系。廉政教育是統治階級有計劃、有組織地以理想信念教育、行為規范教育、黨紀國法教育等對執掌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的教育引導活動,目的在于建立廉潔的政府形象,預防腐敗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