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文化在社會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文化共同體的發展與變遷影響了國家之間、民族之間和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關系,也深刻地影響了社會發展的目標和人類日常生活的方式。文化研究在20世紀的興起不是偶然的,它是現代社會文化空前繁榮的產物和標志。

雷蒙德·威廉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英國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家,同時也是文化研究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物。他站在了與精英主義文化觀念對立的社會立場,把文化定義為整體生活方式,強調文化的日常性,從而擴大了文化概念的外延,為文化研究作為一門新興學科開拓了疆域。他的文化唯物主義思想顛覆了關于文化的傳統思考,得到廣泛的重視,國內外公認威廉斯是文化研究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由于威廉斯本人在文化研究領域的重大貢獻以及他作品中富有原創性和啟發性的思想,他的著作一直是許多學者的研究對象,他的許多思想成為文化研究的重要資源。全面深入地理解這樣一位學者,對于文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無疑有著極有價值的參考意義。

威廉斯本人在大學的教職是文學教授,其主要研究領域是英國文學,他在戲劇研究和小說研究領域頗有建樹。身處一個充滿巨變的歷史時代,兼之受到英國知識分子普遍關注社會的傳統影響,威廉斯從文學研究出發,逐步切入對更為寬廣的社會變遷的文化分析,從而成為英國文化研究的奠基者之一。全面理解威廉斯,有必要對威廉斯學術興趣的轉變歷程和學術思想演進脈絡進行深度分析。目前對威廉斯文化思想進行分析和理解的國內外研究成果中,有一些問題至今還不太清晰。

第一,關于文化定義的問題。文化概念是文化研究中一個核心的基礎概念,威廉斯的主要理論貢獻之一就是他對文化的定義,他的文化定義為后來的文化研究廓清了研究空間。然而,威廉斯對文化的定義存在著內在沖突,他曾經先后對文化下了兩個定義。在早期的《文化與社會》中,威廉斯把文化定義為“一種整體生活方式”,[1]而在晚期的《文化社會學》中,威廉斯又把文化定義為“一種實現了的表意系統”,[2]如何理解這兩個定義之間的關系?威廉斯的文化定義在理論上、在現實中有什么價值和意義?

第二,關于文化研究源起的問題。威廉斯最初是作為文學批評家引起學界的關注從而確立了自己的學術地位,然而此后,他的一系列著作逐漸從文學研究發展到文化理論和文化研究,最終又以文化研究奠基人的身份贏得了世界性的學術聲譽。這純粹是威廉斯個人學術興趣發展的結果,還是有著更為內在的學科發展邏輯或者深刻的歷史文化原因?

第三,關于威廉斯多次強調并努力建構的文化社會學。這也是最復雜的一個問題,以這個問題為綱,又可以提出許多更為具體的問題。在威廉斯之前,歐美社會學傳統中均無專門的文化社會學,威廉斯所設想的文化社會學不是在普通社會學中引入文化作為一個局部的社會學研究領域,他想嘗試用文化的視角來考察社會生活的全部領域。《文化社會學》是威廉斯晚期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在這部作品中,威廉斯開始嘗試系統性地建立文化社會學。如果仔細閱讀威廉斯的全部作品就可以發現,《文化社會學》與威廉斯以前作品的關系并非是一種斷裂,而是存在著內在的密切聯系,其實建構文化社會學的努力在威廉斯的早期著作中就已經得到了體現,只不過當時還沒有成為一種自覺的意識。圍繞文化社會學這一主題,威廉斯許多重要的文化思想都可以被聯系在一起,他關于文化總體性的動態分析,關于文化生產與文化傳播的思考,關于電視文化形式的分析完全可以在文化社會學的建構中被結合和統一起來,然而如何建立威廉斯思想中的這種聯系仍然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復雜問題。

正是對這幾個問題的思考,成為本書寫作的緣起。

本書以文化研究的奠基者雷蒙德·威廉斯為研究對象,采取了文本細讀和史論結合的方法,主要梳理和討論了威廉斯的文化社會學思想。

第一章通過對威廉斯著作中的相關表述進行梳理和辨析,考察了威廉斯的兩種文化定義,并揭示了這兩種文化定義之間的內在關聯以及它們在理論上的價值與意義。此外該章還對劍橋文學批評傳統進行了歷史考察,解釋了從文學批評向文化研究進行范式轉變的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

第二章是對威廉斯的文學社會學方法進行理論和實證分析。威廉斯創造了一個重要的文化研究概念——“感受結構”,用以對具有時代性的歷史情感經驗進行分析,從而理解時代變遷與人的歷史情感體驗之間的關聯。對于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它在文化研究領域的方法論意義,以往還未得到足夠充分的分析,這是本書嘗試深入闡釋的一個重要問題。

第三章討論了威廉斯對馬克思主義基礎與上層建筑命題的反思,分析和評價了威廉斯的文化總體性思想,并從理論上探討了威廉斯如何從對文化的物質性理解出發走向了文化社會學,然后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威廉斯關于文化社會學的基本構想。

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以文化生產和文化傳播為線索研究了威廉斯的文化社會學思想。第四章以文化生產問題為核心,對文化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文化復制、文化創新、文化機制和文化構形等文化社會學問題進行了梳理和思考。第五章以文化傳播問題為紐帶,對文化傳播過程中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問題、資產階級大眾傳播觀念、現代廣告體系、傳播體制和電視文化形式進行了考察和分析。

本書出版獲西安石油大學優秀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


[1]Raymond Williams, Culture and Society 1780-1950, Penguin Books, 1963, p.311.

[2]Raymond Williams,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Schocken Books, 1982, p.2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研县| 唐海县| 深泽县| 东海县| 常山县| 门头沟区| 莱州市| 桦川县| 德清县| 海安县| 湖南省| 东乡族自治县| 徐州市| 肇东市| 天门市| 汾阳市| 美姑县| 惠安县| 清新县| 合水县| 南召县| 通海县| 临江市| 乐山市| 浑源县| 资源县| 松原市| 浏阳市| 陵水| 汝阳县| 梅州市| 镇坪县| 拜泉县| 洞口县| 汉源县| 中宁县| 安平县| 新化县| 湾仔区| 凤凰县| 恩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