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小說語篇修辭闡釋
- 張偉
- 2294字
- 2021-01-05 14:15:56
序
2019年10月,與張偉在南寧中國修辭學會年會再次相會。這是她去年畢業離校后的第一次見面。金秋送爽,張偉帶來了秋的收獲信息。她喜上眉梢地訴說了畢業后的一系列好消息:升任中文系的領導,幾篇高水平的文章將要發表,等等。其中最讓我高興的是她的博士論文將要出版,而且是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這樣高層次的出版社。她邀我作序,我欣然應允。
張偉本科碩士都在武漢求學,后在湛江工作。2012年以前,我們算是素昧平生。她在福建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網上看到了我的信息,來郵件說想報考我的博士。當時,我是有些擔心的。一來報考人數眾多,競爭激烈。二來她是在職的,又是個母親,時間和精力恐怕難以保證。2012年3月,她來福州參加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時,剛剛送走了她的父親。頂著巨大的悲痛,她依然考出了令人滿意的好成績。9月入學后,我對她的期望是:認認真真學習,扎扎實實寫文章,順順利利畢業。張偉是在職讀博的,第一年脫產期結束后就回到原單位上班。她還有個特殊情況,與先生雙雙攻讀博士學位,這就意味著在繁忙的工作學習之余,還要照顧家庭和孩子。其壓力之大,不難想象。
在幾年的讀博生涯中,這個看似柔弱、文靜的湖北女子透露出一股不言放棄的韌勁兒。她肩負著家庭、工作、學業的多重壓力,從不抱怨,也不言放棄。工作方面,她教學成績斐然,深受學生喜愛,圓滿完成學校交辦的各項事務,從不尋求額外的照顧。家庭方面,她一手操持,撫育孩子成長,孝順家中長輩,支持先生安心讀書。學業方面,更是刻苦認真,一絲不茍,抓緊點滴時間攻讀。幾番寒暑假,是她集中寫論文的繁忙時節。要么凌晨4點起床,要么凌晨2點睡覺,一副拼命三郎的勁頭??此绱伺蛨猿?,我不忍再給她施加任何壓力,只愿她能身體健康,順利畢業。
張偉品學兼優。讀博期間,她尊重老師,團結同學,與同學們組成一個和諧的整體。記得當時她曾寫過一篇散文,記述漢語言文字學師生眾生相。憑著對師生的真切了解,其寫人記事之惟妙惟肖,文筆之幽默流暢,博得大家贊嘆。張偉學科基礎扎實,本碩階段讀的都是中文系,受過良好的漢語言文字學方面的學術訓練。多年的教書生涯也鍛煉了她的口頭與筆頭表達能力,培養了她與人溝通的能力。張偉悟性高,能快速領悟知識要點。表達能力強,能夠清晰地說明自己的所思和所惑。張偉學習勤奮刻苦,能夠靜下心來鉆研問題。讀博之前,她一直從事漢語語法和詞匯教學研究,小說修辭學對她而言可謂是全新的領域。為了彌補自己的短板,她閱讀了大量修辭學、文藝學、美學等方面的書籍,不斷夯實專業基礎,提升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前期的語言教學研究積累,為她奠定了扎實的語言研究根基;后期的專業方向充電,拓展了她的研究視野,為進一步深入研究蓄積了能量。
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張偉傾注了大量的心血?,F在呈現在大家眼前的這部書稿,是在博士論文基礎上修訂而成的。書稿特色鮮明。特色之一是研究視角的選擇。老舍小說作品量大,體例豐富。同時,關于老舍小說的研究成果不斷涌現。因此,視角的選擇是一篇博士論文新意、價值的關鍵。張偉在閱讀老舍小說和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選擇了“語篇修辭”這一視角。從語篇的整體角度來考察老舍小說的語境特點、銜接與連貫、起承轉合等,令人耳目一新。以語篇修辭為研究視角,既避免了前人研究的重復,另辟蹊徑,尋求老舍小說語言研究的薄弱之處,又便于對老舍小說語言作較為全面深入的整體考察。在這個視角的考察中,將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動態與靜態相結合。既有從老舍小說語篇整體特點著眼的語境審美分析,又有從語篇的各個組成部分,如詞際照應、句子調配、段落銜接、結構布局等方面的細致描寫分析。特色之二是多學科交融的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基于老舍小說語言研究必須著眼于多學科交融的特點,專著將語篇語言學理論與修辭學理論相結合,并融入文學、美學、語境學、心理學等學科相關理論,注重語篇的情境性、交際性和有序性等特點,對研究對象進行綜合分析。如語境差現象,是老舍小說語言突出的語境特色,專著將其作為老舍小說語篇的語境整體特點,作了較深入細致的分析。多邊緣學科交融,為老舍小說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拓展了老舍小說研究領域。特色之三是語料典型豐富。語言學的研究強調從語料出發,用事實說話。獨具慧眼,觀察尋找有價值的典型語料,并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合理闡釋,是研究課題成功的基礎。張偉花費大量時間,認真閱讀文本,以語篇修辭視角,尋找有價值的典型語料,體現了她扎實的基本功和求真務實的研究態度。在擁有大量語料的基礎上,進行多學科交融的分析研究,構建老舍小說語篇修辭的理論體系。沒有扎實豐富的語料根基,沒有多學科相關理論的知識儲備,是難以完成的。專著豐富充實的語料,為閱讀者提供了老舍小說語言的直觀資料,也增添了閱讀趣味,帶給人們良好的閱讀體驗。書稿的出版豐富了老舍小說研究成果,同時,也進一步充實了語篇修辭研究的理論體系。
研究之旅路漫漫,該書稿只是張偉在研究旅途中的一個里程碑。老舍小說豐富的語料資源對修辭學研究來說是挖掘不盡的寶藏,對老舍小說的時空語境、人物語境等方面的闡釋,老舍小說語言與其他同類小說語言的橫向比較,老舍不同時期作品語言的縱向比較等等,都可成為她未來的研究目標。我們期待著張偉后期成果的問世。
在張偉學術著作即將出版之際,寫上幾句話,以表示我真誠的祝賀與祝愿。博士畢業是學生時代的終結,卻也是另一段學術生涯的開端。專著出版是一項研究成果的展示,更是進行又一層面研究的起點。張偉的勤奮與踏實必將伴隨她走上更加美好的人生之路,也祝愿她的學術之路能夠越走越寬、越走越順,碩果累累。
祝敏青
己亥歲末于御園
本序作者系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