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質自由與社會發展:阿馬蒂亞·森正義思想研究
- 劉曉靖
- 1854字
- 2021-01-06 20:48:48
總序二
政治學是研究社會政治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學問,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在前輩學者開拓和建設的基礎上,在政治學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政治學已經成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重要學科,成為我國治理現代化建設的支撐學科,培養了一大批治國理政和政治學學術人才。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構建具有科學性、民族性、原創性、時代性和專業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學學科體系,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政治學學科,是新時代政治學學科發展和建設的目標之所在。
同時,我們清醒認識到,我國政治學學科發展和建設面臨的任務相當艱巨,所涉及的內容和范圍也十分廣泛。從宏觀來看,按照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規律,任何一門社會科學學科的發展,首先集中在學科基本理論的發展和突破,研究方法的更新和擴展,重要研究領域的選擇和深化這三個方面。按照這一基本規定性,可以認為,我國政治學的學科發展,應該把著眼點放在基礎理論的深化發展、研究視角和方法的拓展以及具有重大現實和實踐價值的領域確定和研究方面。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基于時代的發展和政治實踐的進步,深入研究政治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以期在政治學基本理論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進而形成具有相對成熟和科學的政治學基本理論。其次,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和方法指導下,圍繞政治學基本理論問題,結合時代和實踐,針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改革開放事業發展提出的重大實踐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力求獲得重大突破。再次,需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實踐形成的經驗加以總結提煉,上升為政治學的理論形態。
政治學本質上是經世致用之學。政治學的生命力不僅在于其學術價值和理論價值,更在于其實際應用價值,這是政治學研究保持強大生命力的源動力。在這其中,尤為重要的是,我國政治學研究應該特別關注中國社會和政治發展的獨特性。中國作為具有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東方文明古國,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基礎上建設起來的社會主義國家,作為從傳統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國家,它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殊屬性,其發展和變革在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史上亦具有獨特之處,其在發展和變革過程中面臨的許多問題,更是史無前例。這些獨特之處,既是我國政治學學科發展和建設的巨大挑戰,又為政治學科的發展和建設帶來了獨特機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代,為我國政治學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也呼喚著政治學研究者的新探索、新理論、新創造和新貢獻。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十九大報告具有鮮明的政治特性,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新時代銳意開拓發展的中國立場、中國氣派、中國風格和中國智慧,周詳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和發展的目標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發展方向、方式動力和實際步驟,是新時代中國政治學發展前行的航標和指南針,確立了中國政治學研究的歷史方位、根本依據、指導思想、人民屬性、主要命題、總體目標、核心精髓以及重大使命。
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下,我國政治學人應該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為宏遠視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根據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社會的歷史發展變化,深入研究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社會政治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政治發展規律,緊緊把握“新時代治理什么樣的國家和怎樣治理這樣的國家”這一重大時代和實踐課題,從政治意義上分析和定性新時期、新階段和新時代的各種矛盾,推進人民民主與國家治理的有機結合,為深入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治理模式和深入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貢獻智慧和力量。
鄭州大學政治學團隊堅持本土化與國際化相結合,立足扎根中國的深厚土壤,以中國的實際問題為首要關切,著力研究“互聯網國際政治學”“政治安全學”“文化政治學”,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學科帶頭人余麗教授的專著《互聯網國際政治學》入選2016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對學術前沿問題互聯網國際政治學、網絡空間政治安全管理進行了探索性、戰略性、前瞻性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研究報告多次被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相關部門采納。
在鄭州大學政治學學科榮獲河南省重點學科之際,鄭州大學政治學學科團隊出版“鄭州大學政治學叢書”,相信必將助力推進鄭州大學的“雙一流”建設,必將助力我國政治學科的發展和建設。為此,特聯系我國政治學科發展的時代和實踐使命,以序志賀,并且與全國政治學界同仁共勉!
王浦劬
2019年8月于北京
- 馬克思政治哲學與后現代政治哲學的關系
- 重大時代課題與科學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當代中國書系)
- 中國式現代化的哲學透視:第四屆中國哲學家論壇文集
- 辯證法的和諧訴求: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理論的當代研究
- 馬克思人本思想的歷史軌跡及其當代價值
- 馬克思主義哲學論叢(2014年第1輯 總第10輯)
- 《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導讀
-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學術自傳: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卷、文哲學部卷(全2冊)
- 歷史唯物主義與政治哲學
- 沉思與批判:盧卡奇走向馬克思的道路
-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個體理論:語言哲學的分析
-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Ⅲ(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料第37卷)
- 勞動價值新論:理論和數理的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庫·第二輯)
- 希望的原理(第一卷)
- 經典著作編譯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料第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