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導論

一 問題的提出

1984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召開的一次探討公共衛生政策概念的會議上,基于Duhl和Hancock研究的健康城市概念或模型得以明確提出(Ashton,Seymour,1988;Kickbusch,1989)。受此啟發,世界衛生組織(英文縮寫為WHO,以后統一用此簡稱)歐洲區于1985年提出了開展一個健康城市項目的想法并進行了可行性論證(Tsouros,1990;Hancock,1993),項目正式發起于1986年葡萄牙里斯本論壇(WHO,1988)。在過去近30年中,WHO歐洲區健康城市五年為一期的項目已發起了六期,目前已完成了五期(1987—1992年、1993—1997年、1998—2002年、2003—2008年、2009—2013年),第六期(2014—2018年)正在進行中,有近100個城市是WHO歐洲區健康城市網絡的項目城市,還有1500多個城市是歐洲區30個國家的健康城市國家級網絡的成員(Grady,Goldblatt,2012)。同時,開始于歐洲和北美發達國家或工業化國家的健康城市也“像野火般擴展到除南極外的各大陸”[Duhl言,見Tibbetts(2003)的文章],發展中國家的健康城市項目也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WHO,2002),并且除了WHO項目和其他有正式指導結構的健康城市外,還有其他一些獨立的、自稱的健康城市和網絡(Taylor,2010)。總的來說,世界各地都在開展健康城市建設,從而形成了地方層次的全球公共衛生運動(WHO,2003)或健康城市國際運動(de Leeuw,2012)。

我國很早就關注健康城市項目,據WHO歐洲區項目負責人Kickbusch(1989)的文章所言,在WHO歐洲區創立健康城市項目之初,其他區也表示出極大的興趣,曾有南美、埃及以及中國向他們詢問了有關情況。WHO西太區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采取促進城市健康的舉措(Nakamura,2011),從1994年到1998年,WHO的健康城市中國項目(The Healthy Urban China Project)有上海嘉定等六個城市區入選(WHO,2000)。2003年“非典”之后,全國各地大批城市紛紛啟動健康城市建設,中國健康城市建設進入了實質性發展階段(Kreisel,Duhl,傅華,2006),同年,WHO西太區成立“健康城市聯盟”,中國蘇州成為5個聯盟理事城市之一。2005年,健康城市聯盟中國分會成立,成為健康城市聯盟所設五個分會之一,第二屆健康城市聯盟大會也于2006年在中國蘇州舉辦。2007年年底,全國健康城市(區、鎮)試點啟動,上海等十個市(區、鎮)成為全國第一批健康試點城市(區、鎮)。2010年4月7日世界第61個“世界衛生日”,主題為“城市化與健康”,中國460多個城市開展了一系列活動。2012年健康城市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在京舉行,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副主任、衛生部部長在會上指出,健康城市建設工作是我國醫改的應有之義,是促進“健康中國2020”戰略規劃實施的有效載體。在新醫改推行和實現“健康中國”目標的形勢下,我國健康城市建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隨著健康城市項目在全世界城鎮的擴張,可以認為“健康城市”在數量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并在WHO和參與城市中取得了一種聲望(de Leeuw,2009)。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理論和研究的發展相對滯后,“一個成功的失敗,因為實踐比理論和研究發展得快”(Hancock,1992)。對健康城市的研究,不僅成果不多,而且缺乏對健康城市舉措政治過程的更復雜分析(Baum,1993),在關于什么起作用、如何實際地實施改變等關鍵問題上,現有文獻是相對較弱的(de Leeuw,2003),還不能夠建立明確的驗證,以便給城市健康的決策制定提供信息。

關于健康城市領域研究缺乏的原因,de Leeuw(2001)認為或許這就是組成運動的東西,理解缺乏理論基礎而由巨大的熱情彌補了。其他人也認為健康城市是由實踐者進行的活動,是行動主義的。如Davies和Kelly(1993)認為健康城市不是作為一個研究項目而發生的,而是一場由一系列當地社區實驗組成的實踐者行動,Hancock(1993)也持類似看法,認為比起研究來說,健康城市的參加者對行動更感興趣,由于健康促進是由實踐而不是由研究產生的,健康促進實踐者最初考慮到的是健康促進不充分性方面的失敗,因而需要政策、計劃和活動的改變,以便更有效地加強健康。健康城市項目主要由社區層次的積極分子所采納,他們是政治家、公務員或社區成員。學術思考和研究不是一般健康促進的內容,當然也不是健康城市的,行動主義并不是健康城市項目的傳統。Harvey(1994)也認為“健康城市”研究很差的部分原因在于項目的精神是行動主義的而不是為了反思的。

但對于健康城市的研究亟待加強,其原因不僅在于健康城市建設是一個摸索發展的過程、城市本身也在發展,所以是沒有終點的事業(de Leeuw,2003),相關的研究就是終身工作、有上千問題可以問(de Leeuw,2003),更主要還在于,雖然目前健康城市確實在全面地進行,并且效果確實是顯著的,但在健康城市成為現實之路上也遭受了一些困難,這就需要研究來給健康城市實踐提供理論指導(Takano,2003)。另外,健康城市理念起源于西方發達國家,現在擴展到了發展中國家,而發展中國家有特定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條件,相應地健康城市一般概念也需要調整以便更好地應用于發展中國家,而做到這些就需要相應的研究。所以,WHO呼吁各地區加強對健康城市的研究(Takano,20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方市| 三都| 浙江省| 黔江区| 灵武市| 丹阳市| 项城市| 南澳县| 府谷县| 临安市| 固原市| 舒城县| 华池县| 望江县| 连州市| 会泽县| 牡丹江市| 临桂县| 微山县| 南漳县| 体育| 通河县| 乐清市| 河曲县| 远安县| 简阳市| 石柱| 红原县| 青浦区| 德化县| 花垣县| 都匀市| 定西市| 鹰潭市| 北京市| 靖远县| 福海县| 云和县| 防城港市| 庆安县| 嘉禾县|